韋小英
為了更好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各學校在組織教學時,必然把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德育放在首位來抓。這里所說的德育教育,既包括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又包括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等方面。在學校里,素質教育主要是通過學科教學來完成的。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美德和優良傳統,也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強大動力和精神支柱。教學中,應教育學生要熱愛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要有共產主義理想,并自覺地抵制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這方面的教育可以結合我國古代和現代數學家對世界科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以及數學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應用來進行。如: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沖之為了求得圓周率,他先算出圓內接正六邊形的周長,然后將正多邊形的邊數陸續增加,從而求得了圓周率的比較精確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后面的第7位數字) ,這個結果要比歐洲早1000多年。又如,向學生介紹著名數學家陳景潤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2”的成果,他被世人稱為摘取“哥德巴赫猜想”皇冠上的明珠的人,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因此,在教學中,通過教材中有關內容與相關事例的有機結合,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擴大知識視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巧妙地把德育教育融入數學教學之中。
一、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教育
教學質量。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激發學習的積極性,能促使人們學習探索,決定著人們從事學習活動的情緒。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推動學生主動地學習,以達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為此,在講述教材內容時可選擇有關的數學史料,在教學中時設法創設情景,設置一些精巧的問題,激起學生的懸念,誘使學生主動地、積極地、愉快地思考,在輕松的環境中,引發學生觀察、分析問題以及探索,發現規律的欲望,讓學生享受到參與問題解答過程的快樂,增添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力,從而能夠使學生水到渠成地獲得發現真理的能力,并自覺地將學到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這樣,在實際應用中,又能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數學的
二、嚴謹性、科學性教育
數學是講究真實的一門嚴謹的科學,有著嚴密的組織系統,在數學中每一個概念都是在無數具體實例的基礎上概括抽象出來的;存在著大量的數量關系與形式,它們都是用數學語言、數學公式表述的,因而比較抽象、難懂;例題的演算、公式法則的推導都離不開嚴格的推理論證,容不得半點馬虎否則便會“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結合具體內容,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類比、論證等邏輯思維能力,指導學生要通過科學的分析和準確的計算得出正確的結論,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學風。
三、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數學來源于實踐,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而產生和發展的。因此,學習數學,不能僅僅認識它的個別定義、公式、定理,而是要通過揭示有關概念、公式、定理間的聯系與區別,認識數學以及其它事物產生、發展的一般規律及其相互間的辯證關系,從而使學生學會用運動的、變化的的、聯系的觀點去分析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如學習“負數”時讓學生了解人們引入“負數”的目的是為了區別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又如,在學習“數學歸納法”時,可以認識到“數學歸納法”是建立在“不完全歸納”這個特殊基礎之上的,而它的應用卻又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變過程,這樣有助于學生的認識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再 如:小學數學教材中的一些內容:整數與分數、正數與負數、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近似與精確等等,是相互對立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樣,在教學的同時,若能充分挖掘教材所蘊含的辯證思想,就可以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
四、創新精神教育
當前各國都面臨著高科技的挑戰,世界范圍內的競爭激烈,這種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創造力尤其是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的競爭。數學被人們稱為鍛煉思維的體操,應當擔負起培養創新能力的任務。從數學的發展來看,“觀察、猜測、抽象、概括、證實”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數學教育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應該讓學生學習和掌握,特別的,應要求學生能夠應用已知的知識和方法,分析眼前的一些問題和內容,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形成新的比較高級、系統的知識層次,用以嘗試解決新的問題,這也正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體現。因此,我們必須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方面的教育可以結合數學教材中的一些典型例題和習題來進行,如:在學生抓住題目所包含的要點掌握解題方法的基礎上,采用變式教學,對學生進行“題多解”、“一題多變”及“多題一解”的訓練,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應變能力。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把思維過程展現給學生,加強學生的直接思維、逆向思維以及猜測的訓練,要求學生自己觀察分析,以此激發學生的靈感,激勵學生去探索新思維、新方法,創造性地綜合應用知識,靈活、敏捷地解決問題。
當然,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真正的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尤其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教師必須堅持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其次,教師必須精通課程業務,了解數學發展前景,以新成果和發展遠景鼓勵學生;最后,教師要積極探索數學教學的新手段、新方法,不斷地改進教育教學技術,以適應教育發展的需求??傊?,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必須大力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活潑的成長,從而使素質教育能夠得以貫徹實施,進而達到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