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蒿,梁永恒
(1.平陸縣農業農村局 044300;2.平陸縣畜牧服務中心 044300)
隨著我國畜牧業的不斷發展,養羊規模在逐步擴大。 同時,越來越多先進的養殖新技術被應用于實際工作中。 在新時期,養羊新技術不僅可以提升養殖質量, 也可以有效解決養殖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以下內容分析了新時期我國養羊業的重要作用, 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生態環境的保護建設中養羊新技術應用要點。
養羊是我國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我國畜牧業的不斷發展,羊的總量、肉質以及皮絨毛等副產品的產量均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同時,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羊肉、皮絨毛等副產品的需求量逐步增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國養羊戶的養殖積極性。 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如貧困山區等,養羊業已成為人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甚至成為促進當地經濟增長的關鍵行業。 隨著羊養殖量的逐步增加,草場的生長周期逐步縮短,草場蓄草量逐步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生態環境惡化風險。 因此,新時期,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加大養羊新技術應用力度,方可以更好地平衡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二者之間的關系。
各個地區的養殖環境均具有差異性,因此,各個地區的養羊生產者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 因地制宜的選擇生態型養殖方式。 對于一些天然草場資源較為稀少的地區,可以在圈養方式基礎之上,適度采用放養方式,進而給草場提供充足的修復實踐。 而草場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則可以適度延長放養時間。
所謂的高效養殖方式是指在現有生態資源的基礎之上,充分發揮天然林應有作用,進而在滿足天然林發展需要的同時,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 目前常用的高效養殖方式有“四位一體”與“五配套”兩種方式。 所謂的“四位一體”養殖方式是指養殖人員要選擇優質的品種、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確保飼料的充足性與采用科學合理的經營方式。 “五配套”則是指將圈舍設施、運動場地、加工設備、貯草棚窯及優質牧草。 通過科學合理地運用這些養殖方法,可以將養羊業的潛力充分地發揮出來,進而給養殖者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
過往傳統的常年封山或者單純的圈養等方式, 都無法有效均衡生態環境與養羊經濟效益二者間的關系。 因此,新時期,有效調整養羊方式與養羊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 養殖人員可以結合當地生態環境現狀,制定出適宜的養殖措施,進而大力提升當地天然草場的整體利用率。 同時有效融合舍飼與放牧兩種養殖方式。 這樣不僅可以為天然草場爭取到充足的恢復時間,最大程度上改善羊的肉質, 也可以將草籽踩入土中, 增加新草的成長率。 草場是養羊業持續性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資之一。 因此,堅持科學生態養殖理念,將會為養羊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具體措施如下:
首先,有效融合山羊習性,選擇出適宜的養殖方式。比如,山羊在年齡、體質與新陳代謝等習性都存在著差異性,養殖人員可以結合羊的具體特征選擇出適宜的飼料與生長環境, 進而提升飼料的轉化率。
其次,科學合理的配置日常飲食。 在日常養殖過程中,除羔羊以外,其他山羊的日糧中,粗飼料占據50%左右的比率,且粗飼料中的優質青干草占據了大部分比率。 在枯草期與繁殖期,為了保證山羊營養的均衡性, 需要為山羊補充充足的胡蘿卜與礦物飼料添加劑。
再次,確保草場與飼料的充足性。生態的養羊技術不僅需要養殖人員為羊群提供充足的粗飼料,也需要適當補飼精飼料。
最后,科學合理規劃養殖規模,并加強管理力度。 為了確保生態養殖工作的順利進行, 養羊經營者需要結合自身情況與養殖地的實際情況確定出適宜的養殖規模。 從管理工作來看,管理技術越好,越能夠充分保證養殖效益。 在確定養殖規模時,養殖經營者需要將勞動力、管理水平、飼料資源、養殖場地、自然條件等充分地考慮進去。
總之, 養殖業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同時,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養殖質量與環境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養羊業是我國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上內容分析了養羊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礎上闡述了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對養羊新技術提出的新要求。 希望可以給相關人員帶來一定的借鑒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