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淑杰,鄧書平,荊 珂
(營口理工學院,遼寧 營口 115014)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規模躍居世界第一。據統計,截至2018年3月30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879所,其中包括:普通高等學校2595所,成人高等學校284所。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快速推進使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加,據人社部統計,我國2018 屆高校畢業生人數為820萬,而 2019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達到了834萬人。大學生就業難現象愈發突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愈發嚴峻。然而,各地的調查顯示,很多企業又難以找到所需的大量人才,這一現象說明高等學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與社會所需求人才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人才供給與社會需求在人才培養規格上出現了錯位,導致了大學畢業生的結構性失業,出現這一問題的根源來自于現有高等教育體系內部本身。
因此,就需要高等院校必須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在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手段、考評體系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變革。我校自動化專業為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要,以OBE-CDIO工程教育理念為指導,校、企深度融合,確立逆向設計和正向操作的原則,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研究與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借鑒OBE-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充分考慮教育利益相關者(既包括政府、學校和用人單位,也包括學生、教師和學生家長等)的要求與期望的基礎上,調研遼寧沿海產業經濟帶自動化相關企業數量、崗位設置、崗位能力要求,梳理和凝練出自動化專業學生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1],獲得自動化專業職業能力培養體系框架,進而找準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確定人才培養規格和培養目標。在教學運行過程中,由行業/企業專家、高校專家、用人單位、畢業生代表定期對培養目標的合理性進行評價,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根據評價結果對培養目標進行修訂。
對照根據地方經濟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要,設計和確定能支撐培養目標的達成的畢業要求,畢業要求覆蓋工程知識、問題分析、設計/開發解決方案、研究、使用現代工具[2]、工程與社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職業規范、個人和團隊、溝通、項目管理、終身學習等方面內容。
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細化自動化專業學生的畢業要求(學生學習成果)[1],在此基礎上系統、具體地分解、落實人才培養的知識結構、能力體系和素養要求,制定課程與畢業要求支撐矩陣表,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制定出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
(1)理論教學體系,包括思政教育課程模塊、通識教育課程模塊、學科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和專業課課程模塊。
(2)實踐能力培養教學體系,包括:基本技能訓練(實驗、實習、實訓)、綜合技能訓練和創新能力培養三大模塊,構建一個“三層次、六類別”的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教學體系[3]。第一層次為基本技能培養,由金工實習、認識實習和基礎實驗組成。第二層次為綜合能力培養,它由課程設計、專業綜合和專業綜合設計組成。第三層次為創新能力培養,通過科研項目、科技競賽等引導進入自己喜愛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室或實驗室[3],研究自己擬定的課題和大學生創業項目,三個層次依次遞進。六個類別分主要包括基本實驗、基本訓練、課程設計、系統設計、科研和科技競賽。
1.4.1 實施以“以項目為引領,以任務為驅動”的人才培養模式
校內外教師合作,以項目(實例)為引領,以任務為導向,以知識點為紐帶,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項目任務,通過"工程實踐項目"將整個課程體系有機地、系統地結合。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緊密圍繞任務活動,提出項目建議、完成項目策劃、開展案例研究和進行口頭報告等,使學生成為項目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學生獨立或以小組形式自主完成一項工作任務,并在完成過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自主學習[1]、合作探究,實現知識的內在建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1.4.2 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實現教學從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為中心的轉變
傳統教學以教師、教科書為中心,以教師的個性為驅動,強調教師希望的學習內容,缺乏連續性,學生學習積極性差;為改變以往傳統教學模式,自動化專業建設團隊將基于OBE的理論,以學生為中心,采用案例教學、頭腦風暴、翻轉式課堂、小組討論、項目推演、企業課堂等教學方式,讓學生提出項目建議、完成項目策劃、開展案例研究和進行口頭報告等,使學生成為項目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咨詢者,以學生不斷反饋為驅動,強調學習結果,這樣教學和學習過程可持續改進[1]。
1.4.3 制定各種標準,規范教學過程,改變教學考評體系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探索,我們應采用多元和梯次的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評價。將傳統的“理論試卷+實踐操作”考核模式變成“理論設計+動手操作+工作態度+創新能力”等多方面考核評價,其中還應包括學生自我評價和小組成員評價兩種評價,這樣可以讓學生從多層次、多方面了解自己的工作效果和不足,教師可根據評價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適時調整[1],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教學環節都要進行評價。人才培養目標的評價通過“校內評價、校外評價、標志性成果評價”實現三方評價。而主要教學環節的評價提倡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重點關注學生的預期學習結果的達成度,通過教學環節評價促進畢業要求的達成;定期進行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質量的評價。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統以外有關各方參與的社會評價機制,對培養目標是否達成進行定期評價。在此基礎上,形成教學反饋與改進措施,指導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以及教學方式的調整,形成培養方案-教學方式-教學評價-教學整改,循環改進和動態調整的人才培養機制。
一是制定科學、可行的師資培養計劃。主要有健全機制,提升青年教師師德素養;雙導師制,以老帶新,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采取專任教師與企業技術專家互聘互學的途徑,定期選派專任教師到企業一線工作,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加快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引培并舉,專兼結合,優化教學團隊;鼓勵青年教師學習深造等舉措;二是鼓勵青年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業務水平的政策與措施。主要有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鼓勵教師開展科研、教研活動;“名師課堂”活動;教育系統內培訓、企業實踐、校本培訓、學歷提升"四位一體"的師資培訓措施;三是校企合作組建“雙師教學團隊”。
能否有效實現OBE教育,關鍵是如何執行CDIO教學模式。我校基于OBE-CDIO的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促進了自動化專業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自動化專業連續3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均在95%以上,學生在工作崗位的薪資待遇較高。隨著社會的發展,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還會遇到各種問題,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