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娟
(山西工程技術學院,山西 陽泉 045000)
山西工程技術學院安全工程專升本專業是2018年開始招生的,《安全人機工程》這門課作為必修的專業課程之一,主要從安全的角度,以多種學科為基礎,運用安全學科的原理和系統工程學科的方法,研究人、機、環境三大要素的特性及相互之間如何才能達到最佳匹配,探討使人-機-環境系統總體性能達到最優的工程方法與措施,強調系統性、注重工程應用型、是一門跨門類、多學科交叉的新興分支學科[1]。
安全工程專升本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從煤礦學院的通風與安全專業升學上來的,該課程從原來第三學期調至第二學期,使得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嚴重不足,且該課程理論24學時,實踐8學時,學時少內容多,因此需要投入的精力比較多。根據現有的教學經驗和參考別的院校,需要重新進行教學設計,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和意義。
國家對于新時期高校課程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是傳統的思想政治課,其它的課程也要具有思想教育的功能。并且要利用專業課知識豐富、應用性強,更容易與學生引起共鳴等特點,在專業課課程思政的道路上展現別樣的風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
安全人機工程這門課程涉及到生活領域和生產領域的方方面面,是一個跨門類、多學科交叉的一個分支學科。可挖掘的思政元素就有很多。例如在介紹第一節課中,通過日常生活中人機工程學問題導入,如辦公桌的尺寸、衣服尺碼、沙發靠墊、主副枕頭、廁所沖水、聲控開關、各式各樣的剪刀等問題,讓學生分析利弊,同時舉例說明其他的常見的人機工程學問題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引入熱門時事政治問題,如環境污染或討論現有疫情的防控措施,讓同學們分析原因提出解決措施,這就涉及到人、安全、環境,自然就引入安全人機工程學概念,會讓學生更清晰地了解課程的重要性;再加入我國在人工智能、航天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都與我們的專業息息相關,這些都激勵學生們刻苦鉆研,勇攀高峰,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國責任。安全人機工程涉及到人、機、環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因此可探索的問題就很多,這樣容易讓學生接受,由現象表面,深入到實際,最終達到安全高效經濟。
根據內容體系,把課程分為12個子項目。每一個項目都有對應的目標體系和知識技能點。例如人體測量項目,人的尺寸如何有效測量,而每個人又不同,那么測量的數據如何在工程中應用自然就引起學生的關注,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閉環系統,一步一步逐漸提高,使學生在課堂上容易接受,形成主動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發散思維、大膽探索的能力[3]。從人、機、環、到人機結合、人機系統、人機環相互匹配,各個項目之間有機聯系,構成一個整體,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掌握。
課本文字性內容較多,講起來比較枯燥無聊,興趣不高。可以在具體課程教學中,應通過多媒體、視頻、圖片等內容,最大程度展現實際情景,使枯燥的知識變成動態趣味的知識;并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如對學校宿舍的安全舒適性評價分析;手機電腦的顯示器、控制器功能進行調查分析;實驗室的環境因素分析等讓學生找出一些評價性指標,進行人機匹配、人機環匹配等課程講述的原理和知識點,發現設計缺陷,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同時對同學的人體生物節律進行調查分析,了解學生在目前階段的狀態以及如何調整。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了他們發現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他們動手實踐創新的能力。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目前的一些教學平臺(如雨課堂、學習通等),開展簽到、典型案例視頻播放、線上選人、隨堂測試、主題討論,文獻查閱等多種教學活動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3]。另外做好課程的答疑與輔導,除規定時間外,也可以通過班級微信群、釘釘群找教師答疑。
安全人機工程這門課程應用型很強,需要開設相關的實驗課程與之配合[4]。開設的實驗項目有4個:人體測量實驗,了解人體測量儀器,熟悉測量方法,掌握人體尺寸在設計中的應用;握力試驗,了解、檢驗用力感的個體差異;聽覺測試,熟悉測量人的左、右耳對不同頻率樂音響度的絕對閾值;皮膚電測試實驗,測量情緒、緊張和喚醒水平的強度。
另外可以開設一些開放型實驗項目,實驗室還購買了一系列北大青鳥的人體心理學儀器,如彩色分辨視野計、暗適應儀、空間知覺測試儀、注意分配實驗儀、手指靈活性測試儀、記憶廣度測試儀等,可以對個人的心理感知、注意、思維、個性等心理因素進行測試,使學生認識自我,有助于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增強學習的主動性[5]。
提高教學質量、檢驗教學效果和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環節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課程考核[6]。本門課程涉及知識面廣,故采用了較為靈活的全方位綜合評定方式[7]。課程考核指標為:平時成績占32%,考試成績占48%,實驗成績占20%。平時成績包括簽到、視頻觀看時間、互動與討論、章節測試和作業;考核成績采用考試試卷的形式給定,減少單純記憶性知識的考查,加大判斷、計算、綜合分析題的比重;實踐成績通過實驗操作、實驗報告、實驗態度、創新精神等全方面考察,形成實踐評價體系[8]。
由于我校安全工程專業開設比較晚,教學團隊經驗還不足,需要不斷總結和探索,因此課程改革的必要性不可缺少,既打破了傳統枯燥的理論教學,多方面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積極性,不斷充實課程實踐基地,最大程度發揮安全人機工程的課程功能,為以后從事安全方面的工作奠定堅實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