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麗琴
摘 要:語文教學必須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文章分析語文課外閱讀的現狀和意義,并從四個方面提出推進課外閱讀的策略:減少家庭作業,增加閱讀安排;互相交流閱讀;增加閱讀量;營造閱讀氛圍,培養學生興趣;重視閱讀方法;課內課外有效結合。
關鍵詞:課外閱讀;語文教學;閱讀量;閱讀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1-0130-02
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作為中華民族一直以來非常重視的文化傳統,更具有別具一格的魅力。作為語文學習的基礎,當代學生更要明白閱讀對自身修養的深遠影響力。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應該力求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和繼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要結合課外閱讀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教師要做到讓書香浸潤學生的人生,引導并推進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要轉變教學觀念,不能僅僅局限于考試思維,一味地傳授課本知識,不給學生提供自主思考閱讀領悟的機會。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必須合理有效地推進課外閱讀,讓閱讀有機融入到日常教學中。本文就加強語文課外閱讀教學進行深入探究。
一、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現狀及意義
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往往強調學生在教師帶領下進行學習,無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方式以知識灌輸為主,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并不重視。就目前的語文教學而言,“應試教育”還是許多教師的教育理念,他們習慣于以分數為唯一標準衡量學生的能力,并且學生僅僅依靠課上的教材吸收知識,時間大多被作業、輔導班所占據。這樣的狀況局限了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另外從家長的角度看,有些家長以學習成績為孩子的唯一考量標準,只關心孩子的考試成績,沒有全局意識,這也造成了學生閱讀習慣的缺乏。雖然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意識,提倡學生多讀書,讀好書,但是在實際中卻沒有很好地執行。從學生的角度看,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很多學生有了自己的愛好,把精力用在游戲等方面。如果教師和家長不加以管教,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那么將來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狀態很可能不佳。因此,加強學生課外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鑒于此,推進課外閱讀就顯得尤為必要。
目前,語文閱讀教學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不高,對課堂內容產生厭倦,外界干擾對學生的閱讀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等等。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努力,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積極性。
在語文學習中,課外閱讀無疑有著重要意義,它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語文作文成績,也能使學生們開闊眼界,提升表達能力與文學素養。與此同時,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之路。因此,教師不可忽視好的閱讀習慣的培養。閱讀對語文教學有重要推動作用,學生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影響著他們在課堂上知識吸收的程度,對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也有積極作用。基于此,教師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系統、科學、有效的指導,讓他們體驗閱讀的樂趣。
二、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推進手段
1.減少家庭作業,增加閱讀安排
從現狀看,學生的家庭作業負擔沉重,他們太多沒有額外時間來進行閱讀。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為學生減負,教師要布置有效作業,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量多。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能有時間來進行課外閱讀,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讓學生逐漸喜歡閱讀,愛上閱讀,樹立課外閱讀意識。教師還要注重增加閱讀安排,引導學生積極進行閱讀積累并運用到平時的寫作中,讓文章更加生動,論證也更有說服力。具體來說,語文教師可以相對減少課下作業的布置,轉而增加每日閱讀一篇美文的任務,并鼓勵學生摘錄優美語句,增加語言積累。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教師何樂而不為呢?
2.互相交流閱讀,增加閱讀量
每個學生的課外讀物有限,不足以滿足長久的閱讀需求,這樣一來就不容易養成閱讀習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交換閱讀,讓每個學生把自己的課外書籍與同學們進行交流閱讀,同時教師要告訴學生愛惜他人物品,不要在閱讀過程中損壞書籍。例如,定期組織學生帶來自己讀過的書籍進行交換交流,并且說出閱讀這本書后的感悟和理解,以及推薦這本書的理由。大家通過交換閱讀,豐富了課余生活,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同時,也要建立學校圖書室,班級建立閱讀角,來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通過各方面的支持,學生才能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3.營造閱讀氛圍,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學生來說,閱讀要有趣才會吸引帶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了興趣才會有進一步探究的想法和欲望。閱讀興趣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才能深入理解書中的內容,并且能夠長期保持閱讀的好習慣。創造閱讀氛圍引導學生閱讀顯得尤為重要,要給學生創造各種有利條件促進學生閱讀。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可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名人事跡,以生動形象的視頻來吸引學生的眼球,然后引導學生去閱讀相關的名人傳記,拓展知識面。另外教室的環境也要有書香氛圍,如在教室里懸掛一些名人名言條幅。
4.重視閱讀方法
重視閱讀方法,是課外閱讀成功的關鍵。而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的關鍵就是教師的引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需要合適的方法作為指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要去關注每一位學生,了解其特點,然后為他們選擇適合的閱讀方法,然后引導學生形成自身特有的閱讀方式。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開展閱讀活動。在閱讀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定期進行仿寫訓練,培養他們對詞語表達的敏銳性;定期進行讀后感的寫作訓練,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訓練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為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好的閱讀方法一定要和寫作聯系起來,只有讀寫結合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達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良性循環效果。
5.課內課外有效結合
課堂上教師重在教授學生閱讀方法,閱讀大量內容都需要學生在課下進行。學生將課堂上教師所教的方法,合理有效地運用到課下閱讀過程中,才能逐步提高閱讀能力,使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爭取做到用課外閱讀來促進整體閱讀水平的提升,達到拓寬視野、積累素材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鼓勵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每日十分鐘,日積月累,就能形成很好的語感。教師要以課本內容為基礎,再進行適當的課外引申,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例如,在課堂訓練中,教師可以給出一段有排比和比喻的有關花朵的描寫,然后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找到類似的表現手法,并利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進行仿寫訓練。例如,在教學《我的祖國》一課時,教師要先引導學生,用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引起學生興趣,然后從課文中找出一段文字讓學生仿寫,或者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找到同類型的段落進行抄錄,從而使得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
三、結束語
總之,在語文學習中,學生的課外閱讀起著積極作用,課外閱讀在家長和教師心中得到了極大認可和重視。教師要積極鉆研推進課外閱讀活動的創新手段,如:減少家庭作業,增加閱讀安排;互相交流閱讀,增加閱讀量;營造閱讀氛圍,培養學生興趣;重視閱讀方法;課內課外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惠蘭.有效開展小學課外閱讀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1(20).
[3]趙文麗.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與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策略探討[J].內蒙古教育,2018(20).
[4]嚴宇飛.淺析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J].江西教育,2017(12).
Discuss on Strengthening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Outside Class to Make Books Infiltrate Life
Dai Liqin
(Saliu Street Central Primary School, Sanmen Coun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anmen 317100, China)
Abstract: Chinese teaching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carry out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ctiviti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improve students' subject accomplish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nd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to promot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from four aspects: Reducing homework and increasing reading arrangements; Exchange reading with each other; Increase reading volume; Creating Reading Atmosphere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est; Pay attention to reading methods;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in-class and out-of-class.
Key word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Chinese teaching; the amount of reading; reading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