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旖楠 王瑩 王艷華



【摘?要】 社會老齡化對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同時也對養老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機構養老已經成為養老服務系統中的重要內容。本文作者在研究中對齊齊哈爾地區的養老護理機構的護理人員采取問卷調查,收集相關的信息,總結存在的問題,并且制定了有效的培養策略,對提高我國養老護理人才質量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養老護理;人才培養;策略
文章編號:WHR2019042037
養老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能夠做好養老服務,是保持社會穩定發展的關鍵[1]。為了了解當前養老護理人才的培養現狀,筆者對齊齊哈爾地區的養老護理機構的護理人員采取問卷調查,收集相關的信息,總結存在的問題,并且制定了有效的培養策略。
1?齊齊哈爾地區的養老護理機構的護理人員調查分析
1.1?調查對象
齊齊哈爾地區的養老護理機構的護理人員采取問卷調查,收集相關的信息,總結存在的問題。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1)床位200張以上的老年公寓的養老護理員;2)在養老院工作1年時間,具有獨立護理老人的基本技能但仍需要進一步加強業務水平的養老護理員。
1.2?研究方法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采集相關信息。問卷調查主要從3個方面展開。技術護理,針對養老護理的基礎知識、生活照顧、基礎護理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評價護理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不足。康復護理:針對養老護理的康樂活動、功能鍛煉、心理疏導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評價護理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不足。
心理護理:針對養老護理中的心理疏導、心理保健進行問卷調查,評價護理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不足。
1.3?調查結果
此次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成功回收190份,其中有效問卷數量為180份,調查結果如下所示。
1.3.1?技術護理調查?1)培訓情況:在培訓方面,有58人經受過培訓并且經過了考核,所占比例為32.22%,有112人經受過培訓,但是并未經過考核,所占比例為62.22%,沒有經過考核的人員數量僅為10人,所占比例為5.56%。見表1。
2)工作年限:在工作年限方面,有143人工作在1~3年,有24人工作在3~5年,有10人在5~8人,8年以上的護理人員數量僅為3人。從工作年限分析,養老護理人員的工作年限普遍偏低。見表2。
3)基礎知識:從基礎知識的角度分析,大多數護理人員都沒有經受過系統的護理,在能力素質方面相對不足。見圖1。
1.3.2?康復護理調研?1)康樂活動:從康樂活動的培訓調研分析發現,有125人及受過康樂活動的專業培訓,所占比例為69.44%,沒有經受過康樂活動專業培訓的護理人員多達55人,所占比例為30.56%。見表3。
2)功能鍛煉:從調查的情況分析,接受過功能鍛煉培訓調研的養老護理人員為118人,所占比例為65.56%,沒有接受過功能鍛煉培訓的養老護理人員為62人,所占比例為34.44%。見表4。
3)心理疏導:心理疏導方面,有64人接受過心理疏導的專業培訓,所占比例僅為35.56%,有116人并沒有接受過心理疏導的專業化培訓,所占比例為64.44%。見表5。
1.3.3?心理護理調研?1)心理疏導調研:在心理疏導方面,有72人認為自己具備心理疏導的能力,所占比例為40%,但是也有108人認為自己能力還無法達到心理疏導的效果,需要別人進行輔助,才能夠達到預期的心理疏導效果,所占比例為60%。見表6。
2)心理保健調研:從心理保健方面,有50人認為自己可以通過心理護理,讓老年人保持心情舒暢的預期護理目標,所占比例僅為27.78%,130人認為自己還不能夠達到這個要求,所占比例高達72.22%。見表7。
2?齊齊哈爾地區養老護理機構護理人員存在的問題
2.1?養老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大多都是憑借著生活經驗,缺乏科學有效的標準去學習和遵從,導致護理質量良莠不齊。
2.2?人才流失現象嚴重
工作時間在1~3年的人數比例 多達79.44%,這說明養老機構的人員流失現象極為嚴重[2]。究其原因,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休假時間很少,工作責任重,工作壓力大,缺少固定的休息時間,在社會福利方面也相對較差。
2.3?缺少專業化的培訓
大多數護理人員都沒有系統的接受正規心理培訓,而且大多數護理人員認為自己沒有辦法通過心理護理,讓老年人保持心情舒適的狀態。
3?齊齊哈爾地區的養老護理機構的護理人員培養策略
3.1?加強崗前培訓,提高基礎知識
針對護理人員基礎知識差的問題,加強崗前培訓極為重要,可以調動護理人員學習的積極性,進而為提升老年人的護理質量創造有利條件。
3.2?優化培訓體系,完善培訓制度
優化培訓體系,完善培訓制度非常必要。政府應該牽頭,開設培訓課程,要求當地養老機構相關人員參與,培訓內容包括心理護理、康復護理、急救知識、安全護理等多項內容,提高綜合專業素質。
3.3?實施人性管理,提高福利待遇
為了能夠留住人才,實施人性化管理,提高福利待遇非常重要。因為老年人的生活狀況相對較差,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不強的老年人,對護理人員的依賴性很強,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相對較大[3]。建立休假制度,讓護理人員能夠有固定的休息時間。與此同時,提高護理人員的福利待遇,如繳納五險一金、提高薪酬待遇等,通過這樣的方式,留住養老護理人才。
4?結語
為了能夠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保障,設置養老機構,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對養老護理人才的需求力度也在不斷的提高。目前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專業能力不強問題尤其明顯,為此,加強專業護理技能培訓,是促進養老機構長遠發展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彭蘭化.發達國家老年護理經驗及對我國老年護理的展望[J].護理研究,2011,(05):1133-1134.
[2] 高巖.機構養老服務的國際比較研對[J].勞動保障世界,2011,22F(08):25-27.
[3] 劉利君.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策略研究[J].社會福利,2012,20(0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