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獻升 許一帆 李宗洪
廣東省陽江市人民醫院神經內一科,廣東陽江 529500
急性腦梗死在腦血管疾病中較為常見,其發病率、致殘率、致死率以及復發率都較高。我國急性腦梗死的新發病例可達250 萬例/年,死亡人數多至150 萬例/年,且大城市的死亡率高于中小城市,該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構成了嚴重威脅[1]。急性腦梗死主要采用藥物治療,臨床常用的包括溶栓、降纖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以及神經保護等藥物,其中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急性期中最有效方案[2]。前列地爾可以十分顯著地擴張病變的腦血管、減少血小板聚集、減緩動脈粥樣硬化和提高腦血流量等,對末梢循環障礙的治療效果較好。研究顯示,靜脈應用前列地爾注射可以治療頸動脈斑塊[3]。本研究旨在探討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 例。其中男72 例,女28 例;年齡18~57 歲,平均(65.3±11.5)歲;發病時間2~24 h,平均(14.6±3.7)h;伴糖尿病者21 例,伴有高血壓者19 例,伴冠心病者9 例。對照組中,男35 例,女15 例;年齡18~54 歲,平均(64.8±10.2)歲;平均發病時間(13.8±3.1)h。觀察組中,男37 例,女13 例;年齡22~57 歲,平均(66.2±12.1)歲;平均發病時間(15.3±3.9)h。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入選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經CT 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診斷為缺血性腦卒中者[4];②患者腦卒中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評分為0~1 分者;③從發病至入院治療≤72 h 者;④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為4~20 分者。排除標準:①CT 或MRI 檢查顯示占位效應、顱內腫瘤、腦炎和其他腦組織器質性病變者;②正在進行溶栓治療者;③血小板明顯降低,合并有血液系統疾病,有系統出血傾向者;④疑似蛛網膜下腔出血或主動脈夾層者;⑤昏迷、阿爾茨海默癥以及其他神經精神疾病者;⑥有心臟疾病,如房顫、心肌梗死、心臟瓣膜疾病、感染性心內膜炎者,且心率<50 次/min;⑦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氨酶(AST)水平持續升高,高于正常值上限3 倍以上者;⑧肌酐清除率<30 ml/min 者。
兩組患者均給予急性腦梗死的基礎治療,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壓、調脂、控制血糖等。對照組采用上述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前列地爾注射液(商品名:凱時,北京泰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H10980024)10 μg 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 ml 中靜脈注射,1 次/d,14 d 為1 個療程。治療期間監測患者的血糖、肝腎功能和電解質,定期測量心肌酶譜、心電圖,全血細胞計數,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缺血病灶、NIHSS 評分及mRS 評分。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NIHSS、mRS 評分以及實驗室指標; 比較兩組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①采用NIHSS、mRS 評估患者的神經功能情況,NIHSS 評分0~42 分,mRS 評分0~5 分,NIHSS、mRS 評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②實驗室指標包括血小板聚集率、血漿Ⅷ因子相關抗原、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和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采用光度比濁法檢測二磷酸腺苷(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率,誘導劑濃度為10 μmol/L;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血漿Ⅷ因子相關抗原的含量;采用發色底物法檢測血漿中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和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③不良反應包括腹瀉、皮疹、頭暈等情況。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3.0 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NIHSS、mR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第15、30、90天的NIHSS、mRS 評分低于治療前,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第15、30、90 天的NIHSS、mR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mRS 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mRS 評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同時間段比較,#P<0.05
組別 NIHSS 評分 mRS 評分觀察組(n=50)治療前治療后第15 天治療后第30 天治療后第90 天對照組(n=50)治療前治療后第15 天治療后第30 天治療后第90 天21.9±5.9 12.7±3.0*#10.8±2.4*#6.3±1.5*#4.0±0.3 1.3±0.2*#1.1±0.2*#1.0±0.1*#20.8±4.7 15.9±2.8*13.5±3.3*9.4±2.6*3.9±0.4 2.1±0.3*1.8±0.2*1.4±0.2*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漿Ⅷ因子相關抗原、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和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第15 天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漿Ⅷ因子相關抗原水平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第15 天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高于治療前,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水平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第15 天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和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第15 天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漿Ⅷ因子相關抗原和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水平低于對照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實驗室各指標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實驗室各指標的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同時間段比較,#P<0.05
組別 血小板聚集率(%)血漿Ⅷ因子相關抗原(mg/L)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kU/L)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kU/L)觀察組(n=50)治療前治療后第15 天對照組(n=50)治療前治療后第15 天81.45±10.91 39.80±12.52*#1.15±0.28 0.43±0.16*#0.44±0.07 0.65±0.12*#1.08±0.06 0.62±0.13*#79.34±11.31 57.52±10.57*1.06±0.25 0.72±0.18*0.46±0.06 0.44±0.07 1.15±0.13 1.12±0.14
兩組在治療期間未見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應,觀察組出現2 例腹瀉,1 例皮疹,1 例頭暈,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8.0%(4/50);對照組出現1 例腹瀉,1例頭暈,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4.0%(2/50)。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χ2=0.979,P=0.237)。經對癥治療后,患者病情好轉。
急性腦梗死的主要病變為腦動脈內的血栓形成,引起供血區對應組織的缺血,其供血停止5 min 即可造成腦細胞不可逆壞死,即形成缺血中心區,壞死的周圍組織由于旁系血管的殘余灌注而遭受中等程度損傷,并且側支循環存在,細胞膜可以呈完整狀態,為缺血性半暗帶[5]。急性腦梗死的治療主要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以減少血栓再次生成,或者通過提高側支循環的血流量,建立新的側支循環來改善腦組織缺血[6]。迅速恢復腦血流量,限制組織進一步損傷,保留好缺血卻未壞死的腦組織十分重要[7]。前列地爾的治療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可以延緩血栓生成的速度,改善腦組織缺血半暗帶的供血,改善側支循環,降低血漿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保護神經功能[8];②可以擴張局部血管,增加血流量[9];③可以減少體內血小板的聚集,降低其高反應性及血栓素A2[10],同時增加纖溶性物質的分泌[11],發揮溶栓、減少血栓生成的作用;④可以促進受損神經的恢復[12]。
隨著前列地爾臨床研究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安全性及不良反應等[13]。相關研究顯示,前列地爾注射液可使血小板體積、血漿纖維蛋白減少,緩解高凝狀態來幫助提高腦梗死的治療效果[14]。臨床研究顯示,前列地爾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腦梗死的預后[15]。且該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在很多隨機對照試驗中得到了驗證。前列地爾具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輕內皮細胞損傷的作用,但因其生理活性強,化學性能不穩定,未經處理的前列地爾經靜脈滴注后迅速代謝,有觀點認為在肺內氧化酶作用后,該藥物經肺循環即失活90%,防治血栓的意義不大,隨著技術的發展,該藥將前列腺素E1(PGE1)封入直徑為0.12 μm 的脂微球中,使該藥具有靶向性,可在病變處聚集并緩慢釋放,使病變部位的藥物濃度迅速提升發揮治療效果,其研究再次受到了廣泛關注。
本研究通過對比使用前列地爾注射液的急性腦梗死患者第15、30、90 天的NIHSS、mRS 評分,為評價其對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提供更確切的依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第15、30、90 天的NIHSS、mRS 評分低于治療前,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第15、30、90 天的NIHSS、mR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漿Ⅷ因子相關抗原的水平降低提示內皮細胞的損傷改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與血小板的活化釋放有關,急性腦梗死早期該抑制物活性增加。急性腦梗死早期可發生血管內皮損傷、血小板活化、血黏滯度升高及纖溶活性降低等。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第15 天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漿Ⅷ因子相關抗原和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水平低于對照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應用前列地爾后可明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血漿Ⅷ因子相關抗原及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發揮抗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形成,保護內皮細胞等作用,從而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了神經功能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為指導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了積極的參考。
綜上所述,前列地爾在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治療中,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安全性較好,但需較大樣本量的試驗進一步驗證其療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