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英 謝慶華 呂梅桃
江西省興國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江西興國 342400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常發生在妊娠20 周后,臨床表現為蛋白尿、水腫、頭暈、眼花,嚴重時昏迷、抽搐[1-2]。及時有效地進行血壓管理是保障患者自身健康與圍生兒安全的重要措施。360°無縫隙護理是當前新型護理模式,其在冠心病、脊髓損傷護理中的有效性已有國內外文獻證實[3-4],但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尚少。本研究將360°無縫隙護理應用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隨機分成普通組(37 例)和研究組(39 例)。普通組中,年齡21~38 歲,平均(28.3±4.7)歲;孕齡20~38 周,平均(29.0±2.7)周;疾病程度:輕度25 例,重度12 例;初產婦26 例,經產婦11 例。研究組中,年齡22~39 歲,平均(28.7±4.5)歲;孕齡21~37 周,平均(28.6±2.3)周;疾病程度:輕度26 例,重度13 例;初產婦27 例,經產婦12 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診斷標準[5],經血壓測量確診,收縮壓(SBP)/舒張壓(DBP)>140/90 mmHg,表現為眼花、頭暈或抽搐,眼底改變,單胎宮內妊娠,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其他妊娠疾病,肝腎功能異常,心腦血管疾病,精神異常,溝通能力障礙患者。
普通組給予普通護理。包括監測病情、指導用藥、圍生期衛生知識保健等,根據醫囑與患者需要適當調整護理措施。研究組在普通組基礎上采用360°無縫隙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疾病認知教育:使用板報、宣傳手冊、現場講座等方式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因、對母嬰的危害、治療方式、預后效果講解給患者與家屬;對比較內向的患者增加溝通頻率,確保患者切實了解;加強對患者家屬的教育,促進其在護理中配合度的提升。②心理狀態干預:了解患者年齡、性格、家庭情況,分析其心理狀態,針對性開展心理干預;將負面情緒對母體與胎兒的影響告知患者,使其認識到積極心態的意義;介紹病友預后情況,增強其治療信心;將家庭支持對患者恢復的作用告知家屬,囑家屬多開導、陪伴患者,減少患者孤獨、無助心理。③血壓監測:使用功能監測儀定期監控患者血壓水平,基于患者實際情況適當提升監測頻率,一般為每天早中晚3 次,詳細記錄每次血壓,掌握波動情況,為治療方案制定提供依據。④飲食與運動干預:了解患者飲食習慣,糾正錯誤;患者水腫程度決定食鹽攝入量;減少高脂高糖食物攝入,多補充鈣與磷等微量元素;根據患者口味制定飲食計劃,要求家屬嚴格執行;每天進行30 min輕運動,散步、孕婦瑜伽為主,可適當加大運動強度。⑤用藥指導: 準確掌握硫酸鎂等使用方式與使用禁忌,出現副作用時及時處理;應用利尿劑等藥物時記錄出入量,避免水電解質紊亂。兩組均護理至分娩。
護理前后兩組血壓。包括SBP、DBP,測量方式:早上8∶00,中午12∶00,下午4∶00,晚上8∶00 經血壓計測量,求4 次測量平均值[6]。兩組產程。包含第一產程:宮縮至宮口全開;第二產程:宮口全開至胎兒娩出;總產程=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分娩結局。巨大兒:新生兒出生后1 h 內體重≥4.0 kg;產后出血:產后24 h 出血量>500 ml。
采用SPSS 26.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SBP 和DB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SBP 和DBP 水平低于護理前,研究組SBP 和DBP 水平低于普通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血壓的比較(mmHg ,±s)

表1 兩組護理前后血壓的比較(mmHg ,±s)
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SBP護理前 護理后DBP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普通組t 值P 值39 37 149.63±8.13 149.76±8.21 0.069 0.945 124.57±7.41*136.01±6.92*6.947 0.000 97.58±6.42 97.03±6.27 0.378 0.707 76.30±5.19*83.57±4.20*6.940 0.000
研究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和總產程短于普通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產程的比較(min,±s)

表2 兩組產程的比較(min,±s)
組別 例數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總產程研究組普通組t 值P 值39 37 529.01±40.27 586.32±45.76 5.804 0.000 70.34±10.86 108.63±25.01 8.735 0.000 614.98±48.97 712.65±50.04 8.599 0.000
研究組胎兒宮內窘迫、早產、剖宮產、新生兒窒息、巨大兒、產后出血發生率低于普通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分娩結局的比較[n(%)]
臨床研究認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和妊娠年齡、病史、生活方式、情緒狀態、肥胖、腎素-血管緊張素-前列腺素系統失衡及子宮-胎盤供血不足等多種因素相關[7-8]。部分患者由于健康知識不足、心理狀態不佳,治療效果并不理想[9-10]。360°無縫隙護理將普通護理模式作為框架發展而來,包含職能方面、運作過程、靜態組織結構3 方面內容,提升護理品種的多樣化與靈活性,盡量模糊部門分割界限,滿足患者更高層次的護理需要,探討其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本研究中,護理后兩組SBP、DBP 均降低,研究組低于普通組(P<0.05),提示360°無縫隙護理可促進患者血壓的降低。趙秀芳等[11]研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負面情緒導致強烈的應激反應,影響血壓控制效果。360°無縫隙護理通過多樣化的疾病認知教育可糾正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誤區,與心理狀態干預相配合促進患者負面情緒的緩解,減輕機體應激反應;加強對血壓的監測可及時掌握患者血壓波動情況,避免延誤治療時機;飲食與運動干預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護理的重要內容,促使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自覺規避可能導致血壓升高的因素;用藥指導可有效減少患者用藥副作用,提升用藥配合度。
本研究還顯示,360°無縫隙護理可促進產程的縮短及妊娠結局的改善。在高血壓狀態時,患者小血管處于痙攣狀態,血管通透性增強,血流速度減慢,胎盤血流灌注減少,子宮血供不足,給胎兒生長發育造成影響[12-13]。360°無縫隙護理的應用在維持患者血壓上有優勢,將高血壓對胎兒與患者的影響降至最低,從而縮短產程、減少不良妊娠結局。與僅使用普通護理比較,增用360°無縫隙護理可顯著提升護理的全面性,秉持將患者作為中心的現代護理理念,提升護理質量作為宗旨,增強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血壓管理效果,改善妊娠結局[14-15]。
綜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護理中360°無縫隙護理的應用可降低患者血壓,縮短產程,改善妊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