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民間文學的文學地理學批評轉型
——以壯族民間文學為例

2020-02-20 10:18:43李志艷
云南社會科學 2020年2期
關鍵詞:文學性文本研究

李志艷

得益于政治、經濟、文化乃至科技等多元語境的支持,民間文學研究在學術界的關注熱度日益高漲,成果逐漸豐富。但民間文學的理論批評并沒有實現“適我性”建設,以壯族民間文學為例,學術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秉承文化批評的角度,發掘其中的宗教價值、民俗價值、社會價值、法學價值、醫學價值、史學價值等。這其中存在的問題是:民間文學首先是文學藝術文本,以此為中心來承載和溢生非文學文本。民間文學的文化研究在不斷取得成果之余,卻掩蓋遮蔽了其本源性和自我指涉研究的嚴重不足。因此,針對于民間文學的母體性質和始源地位,回歸民間文學的文學性研究本身,進而探索適合民間文學研究的批評方法,呼喚民間文學的文學地理學批評轉型,是文化反思與理論自省的必然要求。

一、文學性研究的知識梳理與批判

“文學性”是雅各布森在19世紀20年代研究現代俄羅斯詩歌時提出的一個概念,強調:“文學科學的對象不是文學,而是‘文學性’,也就是說使一部作品成為文學作品的東西。”①[俄]羅曼·雅各布森:《現代俄國詩歌》,選自[法]茨維坦·托多羅夫《俄蘇形式主義文論選》,蔡鴻濱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第24頁。雅各布森以語言學為基礎來追問文學性問題,“詩學”是其首要研究對象,他將文學性嵌合在語言-意義的表達活動之中,以此來確定彼此之間的關系屬性。與雅各布森不同的是,什克洛夫斯基則明確宣稱詩歌是“形象思維”,文學藝術的載體是語言文字,“陌生化理論”雛形顯現,它更加具有元語言學的性質,語言在形象與形象思維的扶持之下,演變為藝術創作的手段與目的。

形式主義之后,英美新批評將文學性問題研究推向了深入發展。新批評寄希望于將文本打造成相對獨立的語言實體,以生活語言及其常規性為對比參照,在歷時性與共識性的維度上,針對于藝術語言的突變與異質,考量語言結構的橫組合、縱組合關系,并在區分轉喻、隱喻的基礎上,厘清散文與詩歌、非文學性與文學性。一切以文本為中心,以及對文本的語言結構性研究是他們堅持的立場。

新批評對結構異常重視,以語言結構為核心構成相應的文本/文體結構成為他們研究的重心和思路,結構主義在這一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發展。英加登的文學作品四層次論①[波蘭]羅曼·英加登:《論文學作品》,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49頁。極具代表性,他在發展文學性結構性存在延及整個文本的同時,同樣重視文學作品意義對讀者的建構,這瓦解了文學性由語言學、結構主義所憧憬的明確性意義闡釋與科學性獲取,也為結構主義的顛覆從內部埋下了危機。韋勒克的研究催熟了這個危機,他提出了文學的本質在于“已經詩化的語言”,它離不開與之契合的組織結構,文學的突出特征就是“‘虛構性’(fictionality)、‘創造性’(inventiong)或‘想像性’(imaginationg)”②[美]勒內·韋勒克 [美]奧斯汀·沃倫:《文學理論》,劉象愚等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4-16頁。。在充滿矛盾基礎上提出的文學外部研究和內部研究,雖然以動態結構主義研究把文學性的思考推向了高峰,但質疑也就日漸隆盛。

解構主義“如約而至”,反思和批判從內部發源,直指問題核心。當然,解構主義不是結構主義的對立,而是在反先在論、去本體化、消解靜態性等基礎上,對語言學研究將其還原為根本的語言活動的又一次思考。德里達在這一方面走得更為徹底,他率先捅破了能指與所指之間的森嚴壁壘,認為文字并不能指代、等同言語活動,但卻能顯現言語活動的蹤跡,由文字尋找言語活動、勾連意義脈鏈,文字在實現意之后,理應從在場形態消泯退去。文學“是一種傾向于淹沒建制的建制。”③[法]德里達:《文學行動》,趙興國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第4頁。

耶魯學派繼承了文學研究對語言學問題的關注,將德里達的理論從哲學與文學的交界處又重新拉回了較為純粹的文學批評,把解構主義演變得更為文學化了。如保羅·德·曼提出文學研究的任務是如何超越形式主義④[美]曼(Man.P.D):《閱讀的寓言》,沈勇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頁。;哈羅德·布魯姆則強調“一部文學作品能夠贏得經典地位的原創性標志是某種陌生性”,文學作品的價值還是在于審美的力量,它的承載對象自然是以語言為中心的關聯體系,并且離不開歷史文化的傳承與開拓。

相較于西方,國內學者對文學性的關注也不遑多讓,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國內學界大體經歷了理論接受、批評實踐運用和理論反思等階段。尤其是21世紀以來,國內學術界對文學性的研究在理論思考與批評實踐領域都有著突出貢獻,如余虹提出后現代批判重建的文學性思想在于“意識的虛構性”“語言的隱喻性”“敘述的話語性”⑤余虹:《文學的終結與文學性統治》,載于余虹、楊恒達等:《問題2》,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第81-93頁。。馬睿在反思文藝學學科的合法性與危機之時提出“‘文學性’在文學領域以外的廣泛存在,承認“語言、審美、身份認同都與文化的‘文學性’息息相關”⑥馬睿:《“文學性擴張”與文藝學自我救贖的可能性》,載于錢中文等《中外文化與文論10》,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26頁。,在交叉學科中清理文學性的知識體系與發展史,在自我救贖中推動文藝學的當代發展。還有學者提出在消費時代,文學性已經蛻變為“文學間性”⑦張偉:《從文學性到文學間性——論消費時代文學性的審美祛魅與價值重構》,《北京社會科學》2015年第2期。,在后理論時代背景下,“純粹文學性”與“依存文學性”重構了“文學性”⑧范永康:《純粹文學性與依存文學性:文學性新論》,《中州學刊》2018年第3期。等。

如此可以確定這樣幾個基本事實:(1)文學性本源于文學對自我身份的辨識,是文學的排他性區識與自律性維護。(2)文學性是文學的標示,但并非本體,它作為一個問題論域存在,受制于文學審美性的驅動,表現為兩個基本維度,一是在問題呈現上,它顯示為以語言為中心的系列問題,文本內部的修辭、話語、敘述、結構等,文本外部的文學性外溢與擴張等;二是在功能屬性上,它具有向內的以文學文本為中心的向心聚合功能,指向文學的純粹性,向外的發散承載式異變重組功能,指向文學的衍生性。(3)文學性亦是一種方法論,以語言為問題研究中心決定了文學性方法論的被動形成,與結構-解構(后結構)、理論-后理論密切關聯的是文學性結構主義二元性方法論的盛行與坍塌。當然,其中最為堅持的是語言問題的中心地位和文本的動態活性,撲閃著現象學的影子。(4)文學性知識譜系的建構與發展,表征的是文學發展史、社會文化史的元生結構,它作為問題論域貫連著文學的內在關聯與場域體系。(5)不足在于,對于文學來說,由于文學性研究對語言符號表意變化動態的研究,相對掩蓋了文學自身的本源(發生學)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受制于語言學研究對時間的偏重,對于文學的空間批評方法涉獵有限。

二、民間文學研究的檢視與反思

以文學性為視域來檢視民間文學研究能夠較為清晰地發現其中的缺陷與不足。劉大先曾說過:“民間文藝學對于史詩、彈唱、民謠、深化、傳說、故事等的談論方式可以啟發我們觀察少數民族文學作品中民間/民俗這一維度”,“現在的問題是,如何避免泛化,從而避免不必要的索引考據,將文學降為民俗學或人類學的佐證和下腳料”。①劉大先:《當代少數民族文學批評:反思與重建》,《文藝理論研究》2005年第2期。劉錫誠的《2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中也沒有出現文學性問題的整理研究,民間文學基本問題研究的空位與偏失是不爭的事實。

回歸民間文學研究本身,以壯族為例,論著方面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其一是文獻搜集整理類,如儂易天《壯族民間故事》、黃勇剎《馬骨胡之歌壯族民間勒腳敘事長歌》、張聲震《布洛陀經詩譯注》、梁庭望等《壯族倫理道德長詩傳揚歌譯注》、張聲震《壯族神話集成》、范西姆《壯族民歌100首》、韋文俊《莫一大王之歌:壯族古代英雄》等,還包括各種民間諺語、俗語、民間故事、民歌、民間戲劇的搜集整體等。其二是概論類,如韋其麟《壯族民間文學概觀》,主要介紹了神話、民間傳說、民間故事、民間歌謠、民間長歌、民間諺語六種民間文藝。陳金文《壯族民間文學概要》對前書進行了拓展,增加了對“壯族民間說唱和民間戲劇”的簡要研究。還有些散見于各種文化研究專著的章節之中,如胡仲實《壯族文學概論》、黃現璠等《壯族通史》、周作秋等《壯族文學發展史》等。其三是針對性研究類,是指針對某一具體的文本,或者是某一具體文本的某些類別性問題進行專門性的研究。如潘其旭《壯族歌圩研究》主要論述了以歌圩為語境所發生的壯族民歌藝術行為,重在此語境之下民歌由來、主要內容以及功能特點等。陳金文《壯族風物傳說的文化研究》,重在“傳說”文體中分門別類(包括“山水”“花山巖畫”“銅鼓”“動植物”等)以及研究其中的文化內涵。蒙元耀《遠古的追憶 壯族創世神話古歌研究》在輯錄部分壯族神話古歌之余,還是將研究的重心落在了遠古的壯族始源文化上。陳麗琴《多學科視野下的壯族女性民俗文化研究》注重探討的是壯族民間文學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由此剖析了與其相關的“妝飾”“節日與娛樂”“婚育”“民間工藝”“民間信仰”等文化內涵。論文成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將壯族民間文學作為一個整體性的研究對象,從中提煉出相應的研究問題,這一方面主要集中在文化領域的探討。其二是采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對特定的壯族民間文學文本進行研究,主要包括社會倫理學研究、文體類型學研究、文本細讀式研究,譯介/傳播學研究、文字學研究、神話學研究、文化地理學研究、敘事學研究、文化人類學研究等。

這些研究成果表明,壯族民間文學研究大體經歷了從文獻搜集整理到初步的文本細讀分析,研究路徑從文學的外部研究,開始逐漸深入到文本內部研究,并有了文本內部、外部結合研究的趨勢。尤其是在引用新方法、新理論上,壯族民間文學的研究也開始了積極的嘗試探索。雖有一些關于文學性相關問題的探討,但文化研究是其主體指向。這其中隱含的邏輯是將民間文學當作族群社會文化的副本、當作進入族群社會文化歷史的角度和路徑,文學成了社會文化的注腳和資料來源,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民間文學的文學性研究,自然就導致了民間文學研究重視其文化價值而忽視其藝術審美價值的偏重。而文化研究在本質上是一種知識性、技能性生產,它在意義的確定化系統追求的是相應的審美工具論。文化觀念的多元化并不能掩蓋在整個社會生產體系中,文化生產動機與目的追求的統一性、文化生產機制的同一化。文化這個概念由“涵蓋社會與文化生活的整體性”“人們的整體生活方式”演變為“文化是一種整合的、有邊界的和獨特的東西”②[英]邁克·費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現代主義與認同》,楊渝東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89-198頁。。文化內在于人類的集體歸屬性認同的需求,而外顯于個人建設與集體同化的統一。在這個意義上,“文化研究與文學意義和文學內涵毫不相干”,“文化研究的兩個基本方法——文本研究和符號學分析,都是來自文學;從歷時態、共時態的意義而言,文化研究也是從文學的母體中脫胎而出的”。①陸揚:《西方當代文學理論在過去半個世紀的五副面孔》,《南國學術》2015年第3期。民間文學的文化研究是越位性的次生研究,對于文學性研究的忽視直接導致了民間文學本源問題的研究不足,漸次決定了民間文學研究對于其他研究的依附性,民間文學藝術性質的辨識不清、批評方法的他者借用、批評范疇的虛空缺省等標示了民間文學研究邊緣化的必然結果。

三、文學地理學:民間文學文學性研究與研究新方法的遇合

要解決民間文學研究的局促困窘當然是回歸本源問題的研究,民間文學是“一種動態的文學”②萬建中《:民間文學本體特征的再認識》,《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它首要顯現的還是文學的一般性質,是關乎情感、想象的語言藝術。然而,民間文學文本受制于繼承、傳唱、表演的即時即地性,文本藝術生產由一次性向多次性遞變,文本演變為文本軌跡,導致了文學批評的艱難。這其中恒定性存在的是:民間文學,始終是一種審美化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復數人群的情感體驗、生活方式、傳唱表演的動態生命體。“無論是傳統的民間文學還是現在的網絡民間文學,其文本總是在生活中被表演、被講述的一種實踐活動。”③戶曉輝:《民間文學:轉向文本實踐的研究》,《中國社會科學》2014年第8期。受到表演者、場地、受眾,乃至活動本身的影響,民間文學的實踐活動都具有穩定性與變化性相統一的一次性特征。如何將這種特性與民間文學的文學性融合起來,建立起相應的批評方法,是民間文學研究必須思考的問題。文學地理學批評對此具有學理意義的契合性,它在強調“文學是空間藝術”的同時,立足于文學的空間活動形態,將文學文本空間形態分為“前文本空間”“文本空間”“后文本空間”④李志艷:《文學是空間藝術:文學地理學的本體論思考》,《南京社會科學》2018年第3期。,以文本的活動形態為節點區分,將文學語言歸位于文學言語活動,捕捉民間文學活動的單數狀態,以此為基礎聚合勾勒民間文學的活動軌跡與意義鏈條,以開放性和運動性為依據形成文本發展與理論批評的生態互動性,這顯然又能彌補文學性研究的不足。

首先,在前文本狀態中,民間文學有兩個主要特征,其一是表現對象,以空間意義上的生活實踐為核心向外不斷衍生發散,如始祖起源、生產生活、親情倫理、社會發展、自然現象、愛情婚姻等,以人類的生存、生產、發展為基本導向構建人類審美方式與審美經驗。其二是創作者的復數形態與空間生活方式。包括同一時間的多人創作和連續時間的作者累加,并在創作-傳播-接受的自然接續、循環中,個人創作與族群共制鴻蒙天成。如壯族中關于“牛”的刻畫,在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仙人洞中發現的舊石器晚期哺乳類化石中就已經有了“牛”,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的大王巖崖畫中出現了“牛”的畫像,并且已經開始出現了用牛祭祖⑤龍符:《云南壯族的“牛崇拜”與“牛圖騰”文化》,《文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第3期。。在壯族神話故事中,關于“牛”的神話有多處,如壯族始祖神布洛陀將泥牛變活牛的故事,“泥牛真的長成活牛了。牛的眼睛會轉了,牛的嘴巴會動了,牛角岔開了,牛尾巴翹起來了”⑥農冠品:《壯族神話集成》,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38頁。。短短幾句,就呈現了造牛成功之后的驚喜、牛的神情憨態可掬,且不失本真原貌,另又在排比的句式中,將人對牛的情感表現得酣暢淋漓。后來,人-牛之間的情感、實用價值關系日漸鞏固,不斷向儀式化、宗教性演變,產生了壯族的“牛魂節”。從訓牛,到“牛”形象在民間社會的播撒遷延(包括器物-文學-節慶)過程可以看出民間文學的前文本狀態:以作者為代表的族群在對生活世界的反復叩問、征詢、思考中獲取自我確認,作者與文本表現對象之間、作者群之間、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回望、延續、發展方式,構成了民間文學前文本的循環動態,是多重主體的遇合交互、對話融匯。這種非強力性質的自然流轉的運動方式,詮釋了民間文學的和諧美學精神始源于人之發生,人之原型性心理結構,自然地理所制約的人類生產結構、社會結構、生活觀念和方式,都是民間文學文學性異質同構的活態隱喻,它創生、貫穿著族群歷史。

其次,在文本狀態中,從本初性的文字符號來說,壯族的語言文字亦是起源于圖畫描摹,后發展為方塊壯字,“方塊壯字屬于表意文字,分為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和借漢字四種類型”①陸保成、韋名應:《壯語教程》,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6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20世紀50年代創制了拼音壯文。在文字產生的自然性上,方塊壯字當是形成民間文學的基礎,其字形的結構、形貌在追求表意的基礎上,偏向于以形似和類比來對事物形象和事件活動狀態進行摹畫性傳達,文字從始源上就具有了空間呈現上的形象美學氣息。結合語言符號的結構組合能力,表意更為豐富圓潤,如韋達就發現壯語中帶后綴的形動詞更有利于傳達壯族的細膩情感,它主要是通過此類形動詞“隱含形象”“表示愛憎”情感,以及通過后綴不同所形成的情感類型不同、強度差異來實現的。②韋達:《壯語詞匯的文化色彩——壯語語言文化系列研究之二》,《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壯族語言文字對文學性的傳達是與生俱來的賦予,它決定了民間文學的文學性研究在文字本身的空間形式意義上就已經開始了。組建文本系統之后,受制于作者、文本創作的需求機制等因素的影響,民間文學對文學性的追求不可能訴諸于復雜的句法結構和機巧的陌生化話語體系。這恰恰又消解了文學創作的偏狹思維,形成一種本色天然的創作位勢。主要表現為:(1)民間文學句法的核心結構單位是意象與行為動作。以生活中慣常見到的事物、景象、行為動作等作為表現對象,一方面,以此串聯起藝術與生活的緊密關系,實現生活與藝術的無界交融;另一方面,以這些表現對象作為審美對象,直接生發思想情感、傳達價值觀念、表現生活態度與方式,民間文學的文學性顯現就能超越技術形式主義,走向自然形態的清新誠摯,獲取藝術親和力。許多古壯文以文字形象性來直接構建思想情感與生活行為的表現關系,并以此作為句法結構的中心,實現了文字的畫面感與情感性的密附融合。(2)親生活性的句法表達習慣。由于句法中心結構已經基本完成了文本的藝術表意,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對句法結構技術性表意的要求,壯族民間文學轉而訴諸于交流語境中文學審美功能的實現,模擬生活本身成為其句法表意的必然方向。如壯族經詩中《故落磨》中講買牛(即“磨”)為過世的老人送魂,“用十一份銀子買母牛/用十二份銀子買公牛/稅銀去了三份/中間人拿去五十文/銀子放在秤盤上/用銅秤盤來稱銀子/右手付銀子/左手牽黃牛/拿三尺長的繩子去拉/拿五尺長的繩子去拴/每天慢趕慢來/每天慢拉慢回。”③何正廷:《壯族經詩譯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1-242頁。此段文字有三層寫照:對于生活買賣關系的詳細描寫使得經詩具有了史學意義,主要指向族群的社會物質生活與經濟關系;在巨細無遺的描寫中袒露的是晚輩對先人的深切緬懷,指向情感世界與精神價值;句式的重復出現使該事件具備了儀式感,在社會認同的前提與驅動下,顯現出該事件的文化、宗教價值。頗為關鍵的是,此種句法表達在不妨礙句式中心文學性表意機制的前提下,以一種慣習在直白的語境中對此進行了渲染烘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進入文本創作的門檻,也就最大限度地容納了集體智慧,使得全民寫作在維系藝術恒久生命活性的前提下,能夠促進民間藝術智慧由粗放向集約的轉化提升,民間文學必然是作家文學的母體與溫床。同時,句法結構本質上是藝術思想觀念的實踐顯現。即拓展和加強了生活進入藝術的寬度和深度,時時、事事皆能為詩為文,極大程度地養護了文學主體性;文學的開放性被級數性提升,但其本旨在于生活情感體驗化、思想情感化的一體性運進,進而囊括族群生活的多面性與層次性,是以一統多的藝術創作制式。(3)民間文學的文體根性與去文體化。以兩個基本條件為依據,其一是前文所論述的文學表現以實體性物象、行為動作為主;其二在句法結構中習慣性突出動詞性謂詞的中心地位,如《布洛陀經詩》中《唱童靈》(童靈故事)有一段古壯文直譯過來為“去問命給王,梳頭好你就上路,拖尾長你去,帶句話你去,過垌去歡呼,過田去啦啦。”,意譯過來為“去問八字回來給王,梳好頭你就上路,理好辮你就啟程,帶那句最要緊的話去,歡歡地從天垌走過去,盈盈地從田間傳過去。”①張聲震:《布洛陀經詩譯注》,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16-617頁。此種創作范式,把語言表意中心緊扣在事件本身之上,因動作性謂詞句法帶來了畫面感與連動性,在橫組合上容易重構句式結構,形成修辭技法;在縱組合上,作者與讀者都能夠根據于此撩動情感想象,形成自身的審美感受進行創作與再創作。而在文體上,將其賦予契合性的情感、思想,自然就容易形成三種核心構造,由畫面感演變為意象、意境;動作的連貫性形成情節;動作的矛盾構造戲劇沖突,若將其發展則能分別對應三種文體,詩歌、小說與戲劇。所以說民間的文體根性本源于其文字符號的元語言屬性,它直接來源于生活,強化生活的動作事件性與情感思想的直接關連,以元語言的去偽天然成就了其文體的母體性質,暗含了文體本源的同一性、可相互演變的可能性與方法路徑。

最后,民間文學的前文本、文本狀態已經間接建構了它的后文本狀態。前文所論述的民間文學的創作特點以及文本性質,對于讀者而言,其一是作者創作的生活實踐本位,決定了民間文學都必然以生活為中心,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讀者容易形成順勢接受。其二是民間文學創作自然樸素,以畫面感與動作連動性為表意中心,文體靈動而不拘一格,讀者進入文本的途徑寬闊且多元化,讀者代入感顯著。其三,民間文學文本鉛華洗盡,樸拙之間,民間文學表征為族群“活”歷史,具有很強的生活還原性與現場感,讀者在“現場親臨”與“角色代入”中,容易審美生發而進行再創作。以上述為基礎,民間文學是一種文學性敞開的、可持續追加的、高衍生性的藝術文本,它以空間為本體,以生活為中心的親地性為依持,宣示了它的本源特征與母體性質,其文學性的形成、顯現與衍生既是特定地理空間的產物,又是它的藝術性嬗變與它的門類繁衍,進而結構了族群社會的方方面面,這漸次決定了民間文學批評方法的空間轉型與文學性研究的新重心。

綜上所述,文學性視域下民間文學的文學地理學批評轉型的主要特點體現在:(1)在本體論上,民間文學的文學地理學研究是空間運動意義上的活動本質論,對此的語言符號化是形成文學性的前提和基礎。(2)在研究方法上,在空間特殊性表征時間、空間運動勾連時間的基礎上,民間文學的文學地理學批評是一種還原性研究,尤為突出文本產生歷史還原和文本表演、講述的活動現場還原,在當代條件之下,承載的方式主要有語言和影像。由于影像技術產生的時間以及社會生產語境的制約,語言媒介形態權重相對較為中心。(3)民間文學的活性色彩決定了文本狀態的言語活動性質,它既是一次性的,又能向復數狀態歸攏聚合,在整個歷史上具有中轉傳承功能,具有子、母的雙生特征,暗含結點和起點的同一性。所以民間文學文本必然是研究的中心。(4)受制于文學的基本性質,民間文學的文學地理學研究問題首要指向的是以語言學為中心的文學性系列問題研究。它有兩個特殊維度,一是民間文學語言的地域性、民族性、大眾化、元生態等,以及以文學活動為創生機制,非文學性條件向文學性因素轉化的能動性事實(包括講述人、自然地理條件、活動事件所形成的獨特語境等),它們一起聚力形成了民間文學的審美性。二是民間文學以文學性為基礎所形成的的文化輻射性,民間文學文本具有異變多種文化文本的功能。這些形成了民間文學特殊性與一般性的統一。(5)民間文學的文學地理學研究的去完成性。它表現為:民間文學文本自身的歷史連動狀態;活動本身的意義元生性與不可復制性、文本內部與外部系統、語言與言語、創作與接受、文學與文化、審美與工具、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界限都處于含混狀態,或者說彼此之間都存在溝通轉化的可能性。以運動為紐帶所表現的聚合、化生能力是民間文學獨有的典型特征。

猜你喜歡
文學性文本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毛澤東詩詞文學性英譯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論《阿達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學性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7:02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洛麗塔》與納博科夫的“文學性”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電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梁亞力山水畫的文學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先锋资源久久| 丰满的少妇人妻无码区| 无码人中文字幕|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欧美午夜网|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亚洲天堂区| 欧美一级片在线|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一个色综合久久| 另类欧美日韩| 毛片网站观看|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欧美色图第一页| 一级全黄毛片| 永久在线播放| 高清码无在线看|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a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福利视频久久| 日韩欧美91|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亚洲三级成人|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日韩av手机在线| 亚洲一区第一页|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99精品久久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久久夜夜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97|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 大陆国产精品视频| 91 九色视频丝袜|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免费午夜无码18禁无码影院|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97久久免费视频|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在线免费观看AV|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在线无码九区| 天天干伊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国产区91| 色成人亚洲| 国产自在线拍| 国产视频入口| 欧美午夜网站| 亚洲精品视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