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蘭剛
摘要:中國經濟正處于轉型期,旅游業的發展深刻影響和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時逢旅游業需求側的爆發和供給側的改革疊加,旅游業及其上下游、輻射產業將迎來新一輪提速發展。阿勒泰地區以享譽世界的喀納斯為中心打造的全域旅游是新疆旅游版圖的核心區域,商業銀行都將旅游產業列為重點支持對象,積極發揮 “旅游+金融”品牌效應,確立金融支持旅游的引領地位,對商業銀行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阿勒泰? 旅游產業? 金融支持
一、阿勒泰旅游市場概況
阿勒泰地處祖國西北邊陲,阿爾泰山南麓,與蒙古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國家交界,由38個民族組成,總人口67萬人。阿勒泰林區是新疆第一大天然林,擁有林地面積6995萬畝;境內有各類冰川417條,總面積290平方公里,水域多為富營養性,特別適應冷水性魚類生長。阿勒泰旅游資源豐富,高山冰川、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溫泉濕地、沙漠戈壁等,種類齊全,有千里畫廊之稱。
2017年,全區A級景區30處,其中4A級(含)以上7個。星級飯店42家,其中四星級7家。旅行社24家,星級農(牧)家樂106家,S級滑雪場2家。
二、阿勒泰旅游發展的優劣勢分析
(一)優勢
旅游資源豐富、環境優越、自然景觀獨特,旅游產業發展初具規模。阿勒泰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以阿爾泰山特有的山景、水景、草原、奇特象形山石等奇觀于一體的豐富自然景觀組合區,每年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來旅游、度假、康養、滑雪、攝影等;同時,全域旅游戰略的實施進一步提升阿勒泰景區間融合性、游客體驗感和旅游市場服務水平。通過對區域內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現代農業、生態環境等相關產業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的發展模式,全面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廁旅游環境建設。
(二)劣勢
一是基礎建設滯后,主要體現在水、暖、電、路、廁等方面等級差、覆蓋窄、功能弱、水平低;二是冬季旅游短板突出,阿勒泰長達7個月冬季處于閑置狀態,而恰恰冬季的旅游資源是世界級的,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和利用;三是宣傳推介方式單一,宣傳方式上,針對性宣傳、精準性宣傳、大覆蓋面宣傳少;宣傳手段上,大數據智慧旅游平臺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線上線下關聯度不夠;宣傳組織上,政府主導作用還不強;四是產業帶動作用不強,旅游產業僅停留在觀光層面,產業鏈短,深度開發不夠。
(三)機遇
國家旅游發展戰略提供了機遇與方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我國把旅游業提高到國家戰略高度,先后實施515戰略、“一帶一路”旅游合作戰略、全域旅游戰略等,為阿勒泰旅游產業搭建了廣闊的發展平臺。同時,旅游產業在阿勒泰經濟社會發展的定位也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機遇,在自治區政府的指導下,地區政府形成了“以旅游業為主體,牽動一產,托舉二產”的發展思路。
(四)威脅
旅游市場競爭加劇。就新疆的費用和時間成本看,我國東部、南部景區甚至新馬泰等周邊國家都具有相對優勢;區內看,以烏魯木齊為中樞的周邊游及南疆游等由于其便捷性、特色性都具有較強吸引力,形成一定競爭格局。此外,旅游產品供需矛盾仍較為突出。來阿勒泰的游客大都是觀光旅游、“趕趟子旅游”,消費不足現象十分突出,歸根原因是旅游產品供給不足、結構單一。
三、金融支持阿勒泰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服務理念待提升,信貸支持不足
對旅游行業仍沿襲傳統思路開展業務,缺乏先進思維、主動服務意識,沒有形成旅游信貸支持與金融風險控制的長效機制。在信貸支持方面有“傍大戶”思想;風險防范方面弱化趨勢性風險研究與判斷作用,擔保方面看重足額抵質押,與景區發展模式和經營特點有所錯位,對現金流控制、風險防火墻、違約成本以及“資源接盤”等研究與運用少;融資渠道單一,缺乏先進的融資工具。
(二)聯動營銷綜需加強
旅游呈現出消費大眾化、需求品質化、發展全域化、產業現代化和競爭國際化五大趨勢,充分映射出對旅游行業版塊的支持需要提供綜合全品類金融服務。
(三)各方因素消弱金融支持意愿和力度
一是與內地景區比,阿勒泰景區規模小,景區運營主體多為民營企業,綜合實力弱;二是與旅游企業的融資信息不對稱;三是運營主體控制股東非本地企業,關聯關系龐雜,加之景區效益顯現慢、景區資產不易變現且難以提供其他足額抵質押擔保,與商業銀行信貸偏好有所出入;四是景區運營形式單一,創收渠道窄,綜合經營能力低;五是政府的以招商引資帶動經濟發展與企業的政府配套水平決定景區發展速度的思想形成“博弈”。綜上,各類因素為商業銀行支持旅游發展帶來了一定阻力。
四、金融支持阿勒泰旅游發展對策與建議
(一)與阿勒泰政府建立旅游產業戰略合作關系
銀政雙方建立金融支持旅游戰略合作關系,發揮各自平臺優勢,整合金融類及旅游類服務資源,最大化展現“旅游+金融”聚合效應。
(二)利用自身資源全方位多角度支持旅游產業建設
一是與地區4A級(含)以上景區建立全面合作關系,把控住經營權、收費權、股權等權利所屬,做好風險防控措施;二是創新產品,延伸產業鏈,助力“旅游+”戰略;三是做好網絡金融產品深度嵌入,控制好景區經營現金流入“閘口”和流通渠道;四是因地制宜創新個人金融產品“藍海”,以網上商城、聯名卡、聚合支付等為抓手,實現B端和C端金融服務;五是重點支持旅游產業直接帶動產業如旅游公路、機場以及住宿餐飲等;六是做好直接融資服務,對股權、景區資產并購、大型項目實施探索直投、旅游基金、并購重組等領域合作可行性。
(三)加強與政府溝通開展廣泛合作
針對地區設立旅游發展專項資金,推介旅游風險補償基金模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與地區擔保公司開展銀擔合作;在旅游市場建設、服務等領域探索PPP、政府購買等合作;與國土部門落實林權抵押、農業用地經營權抵押可行性;依托旅游大數據,推進旅游與關聯產業的融合,支持“旅游+”戰略;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創新“企業+村集體+合作社”模式,支持發展農、牧、漁家樂、民宿村落和民族手工藝品制作等配套產業。
(四)強化聯動提供一攬子標準金融服務
聯動銀行公司、個人、網金、投行、普惠等多個部門在景區建設、智慧景區、個人旅游消費及投融資市場等方面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五)創新風險防控方式
一是探索違約成本替代性,運用違約成本以及“資源接盤”等增信方式,設計評價模型;二是加強與政府、擔保機構、保險公司深合作,強化三方聯動效應;三是創新景區+旅行社、交通運輸平臺+旅行社、景區+商業、農業龍頭+農戶等產業鏈、區塊鏈等多模式下的風險管控模式。
綜上,商業銀行支持阿勒泰旅游發展既具有實力也具有優勢,同時還需要根據當前旅游市場發展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自己策略與工作機制,集銀行優勢支持阿勒泰旅游產業發展,不斷提升商業銀行對旅游產業的服務供給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榮潔玉.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問題研究[D].河北:河北經貿大學,2013.
[1]趙志國.旅游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問題探討——以酒泉市為例[J].甘肅金融,2016(9).
作者單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阿勒泰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