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
摘要: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在擴大就業、增加收入、國家稅收、市場經濟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由于國家大力支持金融服務的發展,促使小微企業發展急速上升,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將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這就為商業銀行發展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帶來了機會。但是商業銀行作為小微企業發展中的重要參與者,在業務開展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商業銀行開展小微企業信貸業務提出相關的建議,使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同時銀行也能夠實現利潤的穩定增長。
關鍵詞:商業銀行 小微企業 信貸業務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金融服務工作,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也一直是我國政策的著力點之一,出臺一系列政策指出我國商業銀行要適當的調整信貸業務的結構,要大力支持小微企業的貸款。雖然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得到了緩解,但長期依舊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困難。商業銀行和小微企業長期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等一系列沖突問題,對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嚴重不足。諸多的沖突問題靠單方面努力是解決不了的,所以銀政企應該加強合作,增加小微企業的信用等級,增強銀行的扶持力度,在目前諸多利好的政策下加大力度支持小微企業資金的需求,使雙方達到一個合作共贏的狀態。
二、商業銀行向企業“惜貸”的原因
(一)從小微企業特點考慮
從小微企業自身來說,小微企業自身的特點會導致出現“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第一,數量多,分布廣泛;2019年我國小微企業的準入條件大大放寬,門檻降低,與此同時? 還有更大規模的減稅和更為明顯的降費,使得小微企業數量急速上升。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小微企業數量眾多,目前我國有大約9000多萬家中型、小型和微型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9%,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小微企業。在城市、鄉鎮、農村等廣大區域都隨處可見小微企業的身影,分布廣泛。第二,它的自有資金少,資產規模較小,企業在發展初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它的發展。但是這些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以及經營狀況不確定,經營風險較高,市場淘汰率高,我國小微企業的生命周期平均在3年左右,遠遠低于其他國家小微企業的生命周期。而商業銀行在提供貸款時較關注企業的第一還款來源,一般來說,企業第一還款來源是企業的現金流的流入,所以小微企業經營風險高的特點將直接影響到銀行的違約風險,商業銀行為了減少違約的風險不愿向小微企業發放大量的貸款。第三,符合擔保要求的抵質押品少。商業銀行向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時一般也會看重可質押物。如果小微企業有足夠的資產來進行質押,銀行會認為即使它的經營狀況不好,沒有足夠的現金流來償還債務,還可以用抵押物來償債,那么它的違約風險也會較低。但是在小微企業中,它們的資產規模較少,資本也相對比較單薄,所以它們符合擔保要求的質押品較少,所以銀行會從自身利益考慮減少對這類企業的貸款來減少它所承擔的潛在風險。第四,信息不對稱。如果企業經營狀況良好,現金流穩定,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會使得這類經營良好的企業面臨著較高的貸款利率,但是若小微企業缺少正規的財務記錄,絕大部分報表未經過外部審計,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將會導致銀行不會向這一類企業發放貸款,所以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對小微企業籌資來說也是一個不利的因素。
(二)從商業銀行角度考慮
從商業銀行角度來說,在小微企業信貸業務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對小微企業利好的一系列政策出臺以后,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小微企業貸款的不良比例較一般貸款高出近一倍,500萬元以下的微小貸款不良比例高出其余企業貸款近5倍,所以商業銀行向這類企業貸款的風險較大。其次,銀行缺乏針對小微企業貸款的信貸部門和信貸產品,在小微企業貸款業務中創新不足、產品比較單一。小微金融產品過多采取跟隨策略,產品同質化嚴重,不能夠滿足差異化、高附加值的小微企業金融需求;最后,銀行對小微企業的信貸審查方式仍主要沿用過去對大型企業的方法,缺乏適用于小微企業的內部信用評級體系。貸前調查實質把握不清晰,方法與思路不明確,不能夠準確刻畫不同類型的“客戶模型”、審慎評估及制定更合理可行的放貸計劃。貸后管理工作內容繁瑣、戰線長、耗費時間、投入產出低,銀行信貸部門從業人員不愿意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去為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服務,擔心得到的收益低于付出的成本。
三、商業銀行發展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的建議
(一)對小微企業的建議
一是小微企業應該完善信息披露和財務管理,如實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等相關信息。積極配合銀行對企業的監督管理。貸前要確保向銀行提供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明確指出貸款的用途。在貸后應該按時還款,將貸款用于企業生產經營中,并且定期主動向銀行披露企業的財務報表以及說明企業的經營狀況,讓銀行明確看到企業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增加對小微企業的信任。二是小微企業要與銀行建立良好的銀企關系。一般來說,小微企業長期保持與銀行的良好穩定關系,會增加銀行對企業的信任。由于長期保持合作關系,銀行對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企業的業務方向會比較了解,所以這樣就會減少信息不對稱對雙方的不利影響。因此小微企業要加強與銀行建立良好的銀企關系,在合作的過程中要誠實守信,給銀行留下良好的信用形象。三是企業要時刻關注政策信息。近兩年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企業應該時刻關注這方面的信息,積極把握住時機,有效的利用國家政策來發展小微企業,使其健康穩定的發展。四是企業應該賦予創新,敢于突破一些傳統的觀念,對產品不斷地創新改進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可以積極開發一些創新型項目來增加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狀況,此外力所能及地承擔社會責任增加對社會的影響力。對經營困難的企業找出原因,及時考慮對企業轉型升級,調整產品的結構,避免復制原有的商業模式。
(二)對商業銀行的建議
一是優化信貸業務流程,提高管理工作的專業化。商業銀行向小微企業貸款時審批流程沒有統一的標準,銀行各個分部的職責各不相同,增加了不必要的勞動,使得工作效率低下,銀行應該明確指出審批審查、核準監督的職責范疇,減少職能的重疊問題。小微企業由于財務制度不健全,不同企業向銀行提供資料時會存在差異,銀行在審批資料時缺少針對資料的靈活性。目前銀行開展續做業務量不斷上升,占用大量的客戶經理以及專業的審查人員,而續做業務在調查和管理方面有不少工作都是重復勞動,商業銀行應該在續做業務中減少人力物力的浪費,建議銀行可以對不同的企業客戶進行分類管理,并且對他們進行動態管理,這樣銀行就可以在動態管理的過程中對企業進行了調查,簡化了業務的流程,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銀行應該適當增加專業的審查人員,加強業務流程的管理操作,但同時也要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提高業務開展的質量和效率。二是重視信貸產品的創新。隨著我國政府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小微企業的地位也顯著提高,加上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沖擊,商業銀行轉型成為了必然,各大銀行為了搶占金融市場的份額,逐漸推出小微信貸產品,而這些產品大都是不斷復制,同質化問題特別嚴重,所以推出創新型小微信貸產品對銀行信貸業務的發展十分重要。由于小微企業所屬的行業比較廣泛,不同行業之間的經營模式有較大的差異,銀行應該根據所處行業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貸款產品服務于企業。其次,一個企業的不同成長階段的經營模式也不相同,所以不同階段的企業對信貸產品的需求也不同,因此銀行應該重視產品的創新,掌握小微信貸產品設計的思路與標準,找到市場開發的突破口,全面分析客戶需求,更好地滿足企業對資金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具有創新性、差異性的產品。在目前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下,銀行還可以將互聯網和大數據與小微金融有機的結合起來,對不同的企業客戶進行分類管理篩選,對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還可以減少成本,增加工作的效率。三是加強風險管理,降低不良貸款率。銀行在大規模的發展小微信貸業務的同時還應該控制風險的上升,做好各個環節的風險把控。目前,一些銀行為了完成貸款指標,再向小微企業貸款時放松了最低標準,認為企業只要有相應價值抵押品做擔保,面臨的風險就會減少,因此就會忽視企業第一還款來源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銀行沒有考慮到抵押品變現的能力,如果企業出現違約的情況,而這時它的擔保物又不易拍賣或變現,這時銀行同樣面臨著風險增加的可能性。商業銀行應該設立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定期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工作,提高分析技能,使能夠高效、準確的判斷項目風險,對行業周期和宏觀的經濟因素進行分析預測,減少行業風險的發生。最后還要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加強監督檢查的工作,對小微企業貸款的業務流程進行嚴格監督檢查。在提升銀行業績的同時,能夠降低不良貸款率,實現小微金融業務的穩定健康發展。
總之,隨著我國政府對小微企業發展的支持以及商業銀行小微信貸業務的開展,目前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雖然有一定的緩解,但是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這一問題的解決靠單方面的努力是不能夠完成的,所以銀行、政府、企業要加強合作、共同努力,使三方能夠達到共贏的狀態。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微企業當前面臨的融資難問題[EB/OL].新浪網,2018-10-19.
[2]閻貞希.普惠金融背景下小微企業融資金融創新研究[J].金融發展評論,2018(3).
[3]潘媛媛.我國大型商業銀行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7.
[4]季林健.分析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創新的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7(9).
[5]薛嬌.商業銀行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效率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16.
作者系安徽大學經濟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