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梅
【摘要】優秀傳統文化是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高中語文教材中蘊含著大量關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產生深刻體會,從而融入其中。優秀傳統文化的洗禮,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正確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教材的深意,深入挖掘教材蘊含的傳統文化,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人格修養,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方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開的高中語文學習,可以讓我們在古典文化中感受古人的思想情操,在濃厚的文化典故中感受榮辱、是非、廉恥和情懷。這些不僅是達成高中語文學習目標的重要途徑,也是助力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有效途徑。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國的傳統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知識,可以讓學生對課堂文化學習產生興趣,產生主動學習語文的興趣,養成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二、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最為重要的就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主要是靠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和優美的抒發感情的詩詞等多種方式表現出來的,這就給了教師很大的啟發。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與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增加更多的有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深入挖掘語文教材
高中教材中的內容都是通過精心選擇和編排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值得認真欣賞的,也都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這就要求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很好地挖掘出每一篇文章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精髓,把講課的內容融入傳統文化當中,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突出漢語思維方式
漢語我們中國人的母語,我們在學習古典文化時,也要依據漢語特有的思維方式進行理解。因此,我們必須突出漢語思維方式,更好地通過文字來掌握古典文學的精髓。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時,需要讓學生學習到這種思維方式,感悟傳統思維方式的特點,從而更好地掌握傳統文化。
五、引導學生拓展課外閱讀
在滲透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推薦書目,來拓展學生的課外傳統文化知識。這些經典的書目,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最大的拓展。
六、提高教師自身的修養
教師要以身作則,以一個領航者的身份去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只有自身非常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教師才能更好地將其滲透到語文教學課堂中。所以,教師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語文課堂是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傳播途徑之一,教師作為一個文化傳播者,應該在高中語文教育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傳統文化素養,如春風化雨,把優秀傳統文化真正地滲透到學生心里去。
教育關乎國家的未來,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是高中教育的重要一環。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講課經驗來豐富課堂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傳統文化,把握傳統文化的精髓。
參考文獻:
[1]陳藝文,王永宏.新課標視野下高中語文課堂之傳統文化占位研究[J].經濟師,2019(02):180-181.
[2]王珺珊.高中語文學習中的歷史事件滲透[J].才智,2019(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