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丹
摘 要:舞蹈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藝術形式,長期以來在人們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新媒體環境下,舞蹈的表現形式變得更豐富、更立體、更吸引人。文章分析了新媒體背景下民間舞蹈的傳承優勢,并對民間舞蹈專業人才的培養和未來民間舞蹈的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民間舞蹈;傳承
民間舞蹈是舞蹈藝術的一種主要形式,是由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不斷地發展而形成的,并在人民群眾中廣為流傳的一種舞蹈形式。隨著時代的變化,民間舞蹈也在與時俱進,不斷發生著改變。在新媒體背景下,如何讓民間舞蹈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將這種優秀的舞蹈形式發揚光大,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話題。
一、民間舞蹈在新媒體背景下傳承的優勢
(一)提供新的傳播方式
在新媒體的背景下,民間舞蹈可以借助于多種技術手段,在傳播方式上進行創新。比如,以往的民間舞蹈大多是在民俗活動的表演過程中,進行現場的演出,或者是在當地舉辦的特色文藝活動中,進行現場的表演。無論是對民間舞蹈的表演者,還是對民間舞蹈的表演場地,其選擇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新媒體的背景下,民間舞蹈可以充分地利用電視、網絡、手機等平臺進行更快速的傳播,使觀眾能夠在各大平臺上進行直播觀看、回放點播觀看等,隨時隨地地欣賞各種民間舞蹈的表演。這種傳播方式在時間和空間上都進行了創新,能夠為觀眾帶來更好的體驗。
(二)豐富傳播作品的內容
民間舞蹈在長期流傳發展的過程中,形成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在新時代背景下進行的民間舞蹈作品創作,需要體現出時代的特點,展現時代的風貌。而在新媒體背景下,將創作出的民間舞蹈作品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可以使其內容更具豐富性、層次性。比如,舞蹈表演者在進行民間舞蹈創作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各種手段,從新媒體平臺上搜集需要的相關資料,對各種創作元素進行匯總、分析和應用。大量的創作素材能夠為創作者提供更多的靈感來源,使得創作者在進行作品創作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結合民間舞蹈的特點和各種民族元素,使得創作出的民間舞蹈作品內容更豐富、內涵更深刻。
二、新媒體背景下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的建議
在新媒體的背景下,要想更好地進行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必須要從專業人才的培養、作品形式的創新和專業系統的建設等方面出發,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使新媒體背景下的民間舞蹈具有新的生命力與新的創造力。
(一)培養專業的民間舞蹈人才
在進行民間舞蹈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求民間舞蹈的專業人才只有具備以下幾種能力和素養,才能使民間舞蹈實現更好的傳承與發展。首先,要求民間舞蹈的專業人才要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民間舞蹈的專業人才要能夠對新的時代要求進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并具備一定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才能更好地進行作品的創作和表演,使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另外,民間舞蹈的專業人才要能夠對國內外各種優秀的舞蹈作品進行學習,并選擇最合適的藝術形式,對民間舞蹈作品進行創新,使作品展現出新的生命力。其次,要求民間舞蹈的專業人才應該具備掌握現代化科技手段的能力。在進行舞蹈作品的傳播過程中,民間舞蹈的專業人才要能熟練使用新技術進行拍攝和傳播,從而為觀眾提供新的感官體驗。比如在民間舞蹈作品《一把酸棗》的傳播過程中,通過對各種現代化技術手段的應用,展現了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為觀眾帶來了良好的視聽體驗。另外,還要求民間舞蹈的專業人才能夠掌握關于舞蹈創作和舞蹈表演的各種知識,同時能夠使用各種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進行民間舞蹈的作品創作和表演。最后,要求民間舞蹈的專業人才具備高水平的創作能力。民間舞蹈的專業人才要具備大量的實踐經驗和高水平的創作能力,使得創作出的民間舞蹈作品具有豐富的內涵和真摯的情感,實現情感與技術的完美融合。另外,在進行作品創作的過程中,民間舞蹈的專業人才要開展各種實踐走訪,深入民間,體驗民間的真情實感,使得創作出的民間舞蹈作品的內涵更真實、更生動、更感人。
(二)優化民間舞蹈作品的形式
1.劇場舞蹈
劇場舞蹈是民間舞蹈的一種主要傳播形式。通過在舞臺上,與相關的藝術形式相結合,劇場舞蹈使用片段的形式,來展現故事情節,并傳遞真情實感。在進行劇場舞蹈的民間舞蹈作品創作的過程中,要從更豐富的生活場景中尋找素材,開發思維,不能將創作局限于某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上,要結合其他藝術形式的需要,對不同風格的民間舞蹈進行融合與創新,可以結合新媒體技術,將舞蹈藝術、戲劇藝術、音樂藝術等不同的藝術形式進行融合,使得民間舞蹈體現出來源于生活的創作特點。
2.虛擬動畫
虛擬動畫也是進行民間舞蹈傳播的一種有效途徑。虛擬動畫具有美術、音樂、舞蹈、文學、攝影等藝術的綜合效果,在當前比較受歡迎。民間舞蹈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在虛擬動畫中進行民間舞蹈作品創作,可根據不同年齡段的群體對民間舞蹈的喜愛程度,進行不同類型的作品創作,培養青少年群體對民間舞蹈作品的興趣,使其能夠主動關注民間舞蹈,更好地進行民間舞蹈的學習,從而實現對民間舞蹈人才的培養。比如在虛擬動畫《了不起的菲麗西》中,主人公用優美的舞蹈,傳達了自己對舞蹈的熱愛之情。利用這種虛擬動畫來展示民間舞蹈,可以更好地吸引觀眾,使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使其建立對舞蹈的關注、學習和傳承。
3.全息舞蹈
全息舞蹈是現代化技術應用的成果,是舞蹈傳播的一種手段。全息舞蹈作品的創作,要充分地利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結合舞蹈表演者的生動演繹,為觀眾帶來更逼真、更真實的欣賞體驗。比如在舞蹈作品《孔雀》的表演過程中,全息舞蹈技術的應用,生動地表達了作品中想要傳達的空靈之感。民間舞蹈在表演創作的過程中,也要吸取全息舞蹈的經驗和優勢,從而更生動地將作品的情感傳達出來。比如在《一把酸棗》的表演過程中,利用LED技術,營造了一種真實的場景,有效地增強了作品的表現力。在未來民間舞蹈的傳承過程中,要不斷地對各種新技術進行研究應用,提升表演效果,為觀眾帶來更富有沖擊力的視聽體驗,提升民間舞蹈的藝術感染力。
(三)建設民間舞蹈的專業體系
在民間舞蹈專業體系的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出專業舞蹈院校、社會資源和學生個體的力量,使民間舞蹈實現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1.院校資源的利用
舞蹈類專業院校是進行專業民間舞蹈體系建設的主要力量,專業院校中可以對在新媒體背景下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進行系統性的研究,制訂專業的教學課程規劃,讓學生對在新媒體背景下民間舞蹈的研究更系統、更專業、更完善,從而使新媒體背景下的民間舞蹈能夠實現更好的傳承、更系統的發展。
2.社會資源的利用
在利用社會資源的過程中,為民間舞蹈的傳承提供各種社會資源保障,如充分支持社會上的各種民間舞蹈團體,使得社會大眾對民間舞蹈形成全新的認識,從而增加民間舞蹈的演出機會和場次,保障民間舞蹈的穩定發展。
3.個體資源的發揮
在新媒體背景下民間舞蹈的傳承中,對個體資源優勢的發揮也是不能忽略的。要發揮出個體的作用,就需要學生不斷對各種知識進行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感悟能力,積極使用新媒體的技術手段進行民間舞蹈的作品創作,創新民間舞蹈的表演形式,使民間舞蹈與新媒體實現充分融合,為民間舞蹈的傳承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三、結語
民間舞蹈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流傳下來的一種藝術形式,在新時代,要從人才培養、作品形式到專業建設等三個方面出發,來實現新媒體的背景下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使民間舞蹈煥發新的生機,從而實現藝術的時代化發展,提升文化事業的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刁玉潔.新媒體背景下膠州秧歌舞臺文化創新研究[J].國際公關,2020(3):237.
[2]呂念.河北民間舞蹈井陘拉花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戲劇之家,2019(26):113.
[3]董麗娟.民間舞蹈藝術傳承和發展的思考研討[J].藝術評鑒,2019(14):69-70.
[4]李然.新媒體時代下對湖北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9(7):114-115.
[5]鄭月光.新媒體時代下山西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J].北方音樂,2019(11):98-99.
[6]任杰.新媒體背景下安徽花鼓燈的傳承路徑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8(8):169-170.
[7]王丹.新媒體視角下孔雀舞的“文化空間”重構[J].新聞戰線,2018(4):147-148.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大港油田新聞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