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刑法類型化的規范功能與刑法價值功能

2020-02-22 11:02:53馬榮春兗光輝
時代法學 2020年3期
關鍵詞:類型化規范法律

馬榮春,兗光輝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江蘇 南京 211106;2.揚州大學法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

在以往的刑法類型化理論中,刑法類型化的規范功能和刑法價值功能未被作為兩個明確的問題予以探討,從而對刑法類型化的功能與價值的認識便停留于表面,最終影響了刑法類型化理論的應有深度。

一、刑法類型化的規范形塑功能

(一)刑法類型化規范形塑功能的初步說明

考夫曼指出,立法的成功或失敗,端賴能否正確地掌握類型(1)[德]亞圖·考夫曼.類推與“事物本質”——兼論類型理論[M].吳從周譯.臺北:新學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6.40.。由此,刑法立法的成功或失敗,端賴能否正確地掌握刑法類型即“刑法典型”。當刑法立法旨在形成刑法規范,而掌握刑法類型即“刑法典型”的過程即刑法類型化,則刑法類型化便與刑法規范的形塑發生直接勾連,即刑法類型化具有刑法規范的直接形塑功能。刑法類型化對刑法規范的形塑功能可稱為刑法規范的立法形塑,指的是刑法類型化對刑法規范的立法形塑所能發揮的積極作用。如《刑法修正案(九)》將虐待罪的犯罪主體概括為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便屬于對虐待罪犯罪主體的立法類型化即立法形塑。刑法類型化對刑法規范的形塑功能即刑法類型化的刑法規范創制功能具體包括:一是使得某個刑法規范實現“從無到有”,從而體現一個“化”字;二是使得某個刑法規范實現“從不完備到完備”,同樣體現一個“化”字。在此,“化”字體現了刑法類型化的刑法規范形塑或創制功能伴隨著從行為個體“抽象”或“概括”出共性特征以形成“刑法典型”的過程。

有學者指出,立法者從生活事實中通過對類似行為進行歸納總結、模型化和圖像式地構建,提煉出具有法律意義要素組成構成要件(2)陳偉,蔡榮. 刑法立法的類型化表述及其提倡[J].法制與社會發展,2018,(2):122.。可見,在刑法立法環節,刑法類型化首先具有“構成要件化”的功能。拉倫茨指出,立法者不需要原封不動地襲取法律生活中的類型,他可以借規整來增添新的特征并排斥其他特征。立法者常在法律生活中經驗性地發現類型,掌握其類型特征(3)[德]卡爾·拉倫茨.法學方法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331.。對立法者而言,“原封不動地襲取法律生活中的類型”不是“不需要”,而首先是“不可能”。聯系行為入罪而言,所謂“借規整來增添新的特征”和“發現類型”,即發現罪行的“刑法典型”以作為構成要件的模本,而“借規整來增添新的特征”和“發現類型”當然體現的是刑法類型化思維,且發現罪行的“刑法典型”以作為構成要件的模本即“構成要件化”。刑法類型化的“構成要件化”功能是毋庸置疑的。但實際上,刑法類型化的“構成要件化”功能不僅包括實現構成要件的“從無到有”,而且包括實現構成要件的“從不完備到完備”。易言之,在刑法立法環節,刑法類型化意味著構成要件的“形成化”“完備化”或“擴容化”。顯然,在刑事立法環節,刑法類型化的“構成要件化”功能即其刑法規范的形塑或創制功能。擴言之,在刑法立法環節,刑法類型化即刑法規范的“形成化”和“完備化”或“擴容化”,且此過程是形成或增強刑法規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的過程。

刑法類型化對刑法規范的形塑功能,尚須聯系類型化的思維特征予以進一步的揭示。學者指出,“類型是建立在一般及特別之間的中間高度,是規范正義與實質正義的中間,是現象的規范及理念的樣式,較理念更直觀且豐富,而較現象更具有持續性和可比較性”(4)[德]亞圖·考夫曼.法律哲學[M].劉幸義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48.;“類型同樣作為抽象概念與個別案件之間的中間點,與個別事物相適應同時又超越個別事物的‘觀念的形象’”(5)張明楷.刑事立法的發展方向[J].中國法學,2006,(4):20.;“類型化的思考既是對抽象概念的進一步演繹,也是對具體事實的進一步抽象。”(6)杜宇.再論刑法上之“類型化思維”[J].法制與社會發展,2005,(6):106.據此,類型構成普遍與特殊的中間項。抽象的法律理念通過類型的展示以獲得與具體事實相比較的可能,這是法律實現的必經途徑。而具體的生活事實圍繞類型組成構成要件,以形成法律規范。由此,類型的邏輯方向存在雙向性,即類型具有雙向性特征,亦即類型既可能是從具體的生活事實中發現類型,即抽象化的歸納,也可能是由概念體系所反映的法律理念出發,形象地描述類型,即具體化的展開。概言之,類型思維既是對抽象的具體,又是對具體的抽象(7)蔡榮.刑法類型化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9.55-56.。在此,所謂類型的雙向性即類型的特征,準確地說,應是類型化的雙向性即類型化的特征。如果說類型是“一般與特別之間的中間高度”,則既存在著“從一般向類型”的運動,也存在著“從特別向類型”的運動。“一般向類型”的運動過程,即無聲的刑法規范形塑的過程。如果說類型“作為抽象概念與個別案件之間的中間點”,則既存在著“從抽象概念向類型”的運動,也存在著“從個別案件向類型”的運動。“從抽象概念向類型”的運動過程即“對抽象的具體”,便是無聲的刑法規范形塑的過程。之所以形成前述論斷,乃因為無論是“一般概念”還是“抽象概念”,都形成不了刑法規范的預測可能性,都不能使得公民對通過“一般”或“抽象”概念所表達的刑法規范形成規范認知與行為期待,故最終都形成不了刑法規范。而“類型”正好克服了“一般”或“抽象”概念的“規范無能”。在此,我們可再以虐待罪的犯罪主體問題為例。在《刑法修正案(九)》出臺之前,我國刑法將虐待罪的主體規定為“家庭成員”。此處的“家庭成員”的概念為“一般”或“抽象”的概念,而正是其“一般性”或“抽象性”才帶來了“模糊性”,從而滋生了虐待罪認定的司法疑難。《刑法修正案(九)》將虐待罪的犯罪主體概括為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此處的“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就是對“家庭成員”的類型化,且此類型化不僅形成了虐待罪在犯罪主體層面的規范性,而且形成了虐待罪在被害人層面的規范性,另外還形成了虐待罪在犯罪客觀方面的規范性,即賦予虐待罪犯罪客觀方面的規范性。

(二)刑法類型化規范形塑功能的進一步說明

由以上論述可見,刑法類型化的刑法規范形塑功能是與刑法規范的明確性和安定性相聯系的。易言之,刑法類型化可經由刑法規范的明確性和安定性來展示其刑法規范的形塑功能。哈特認為,法律的生命需借助意義確定的規則來對官員及個人進行指引(8)[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許家馨,李冠宜,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23.。拉茲主張,法治的第一條原則就是法律應當公開且明確,即可預期,因為“模棱兩可、模糊不清、晦澀難懂或辭不達意的法律,至少對某些希望受它指引的人來說,具有誤導性和干擾性。”(9)[英]約瑟夫·拉茲.法律的權威[M].朱峰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87.富勒提出,法律應具備的內在道德包括法律要具有清晰性(10)[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鄭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75-77.。羅爾斯認為,與法治相聯系的正義準則包括“法無明文不為罪”,該準則不僅要求法律要為人所知,且其含義要得到清楚的規定,因為法規的命令和禁止內容的不明確會使得公民不知道如何行動(11)[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236.。圍繞著法律制定問題,孟德斯鳩指出:“法律的用詞要做到讓所有人都理解為相同的概念”,而“當事物的概念在法律中已經闡釋清楚后,就不應再使用模糊不清的詞語”,即“法律不能讓人難以捉摸,而應當能為普通人所理解。法律不是高深的邏輯藝術,而是一位家長的簡單道理”。例如,根據霍諾里烏斯法的規定,將釋放奴買為農奴或使之焦慮不安的人應被處以死刑。此處的“焦慮不安”就含混不清,因為是否使人“焦慮不安”完全取決于個人的感受(12)[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下卷)[M].許明龍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693-695.。早先,“理性的自然法學者們憑借著對理性的信仰,力圖把法律的調節之手伸進社會的各個角落,以追求詳盡具體、無微不至的法典法,并且樂觀地認為,人類能夠制定出一個絕對完美的法典標準。”(13)高鴻鈞,趙曉力.新編西方法律思想史(古代、中世紀、近代部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280.但“制定完整而系統的法典并非不能,但這種法典應具有這樣的特征,即法官的作用僅限于根據條文的內容,選擇可適用的法典規定,并闡明其確切的含義。”(14)[美]約翰·亨利·梅利曼.大陸法系[M].顧培東、祿正平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9.

前述論斷都在表明和主張法律包括刑法應具有明確性。只有具有明確性和安定性,法律規范才能成為法律規范,特別是對刑法規范而言。易言之,刑法規范更加需要明確性和安定性,而這是由刑罰的嚴厲性所決定的。于是,刑法類型化便通過形成或增強刑法規范的明確性和安定性而擔當著刑法規范的形塑功能,因為刑法類型化正是要克服刑法的“模棱兩可、模糊不清、晦澀難懂或辭不達意”,即克服“法規的命令和禁止內容的不明確”,更要克服刑法的“高深的邏輯藝術”,以最終“使得公民知道如何行動”,并使得法官能夠“闡明其確切含義”。由此,刑法類型化的刑法規范形塑功能,便可作如下深入理解:當“一般”或“抽象”的概念無從或難以產生刑法規范的預測可能性,或曰用“一般”或“抽象”的概念所表述的刑法條文根本就不是刑法規范,則類型化才能真正地賦予刑法條文以刑法規范性。易言之,只有“被類型化”了,刑法規范才能成為刑法規范,從而使得刑法規范在立法環節發揮一般預防功能和在司法環節發揮特別預防功能,因為“被類型化”意味著“被明確化”和“被安定化”,從而“可被預測化”。

作為刑法類型化即刑法立法類型化的刑法規范形塑功能的延伸,刑法類型化即刑法立法類型化還能使得整個刑法規范體系進一步形成和增強其內部協調性,從而形成和增強刑法規范的體系性,進而推動其整體性的功能,此可稱為刑法規范的體系化或體系性功能。因為適度的刑法類型化不僅能夠使得刑法類型形成各自的條理性,而且能夠減少或避免相互之間的“犬牙差互”狀態。由于條理性和體系性蘊含著明確性和安定性,故刑法類型化的規范體系性與整體性功能便蘊含著刑法類型化的規范形塑功能。

刑法類型化即刑法立法類型化的刑法規范形塑功能,最后還得聯系法律語言即刑法語言的特征予以進一步的說明。學者指出,語言的多義性、語言的保守性、語言的有限性、語言的復雜性等特征,都最終導致了語言的模糊性。用語言來表述的刑法立法,必然存在著語言和規則的開放性,在詞語的核心地帶,其意義是清晰的、確定的,但在詞語外延的邊緣部分,語言和規則具有不確定性。于是,立法語言對明確性的孜孜以求卻使得語言的模糊性變本加厲地表現了出來(15)王政勛.刑法解釋的語言論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88.。所謂“語言和規則具有不確定性”即“語言和規則具有模糊性”。 伽達默爾指出,世界就是存在于“這里”的世界,而世界對于人的這個“此在”是通過語言來表述的(16)[德]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上卷)[M].洪漢鼎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446.;哈斯默爾又指出,在語言中現實并沒有作為完結的事物被掌握,而是作為變化了的內容被“看見”,且現實總是出現在新的視野中(17)Winfried Hassemer,Tatbestand und Typus,Carl Heymanns,1968,s.70.轉引自蔡榮.刑法類型化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博士論文,2019.37.。前述論斷可作出如下歸結:語言具有對現實世界的“表述性”,但其表述又欠缺“完整性”,因為現實世界是不斷變化的。由此,我們對法律語言包括刑法語言的模糊性便能夠獲得一番新的認識:法律語言包括刑法語言模糊性不是“天然地”來自語言自身,其真正成因在于語言表達的“當下針對性”與現實世界的“發展變化性”及其“樣態性”之間的差距性,且此“差距性”實即語言與現實世界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法律語言包括刑法語言表達的“當下針對性”和“信息不對稱性”可以指涉法律即立法包括刑法立法的“未完結性”。可以肯定的是,一個通過“無懈可擊”“清楚明了”等體現“完結性”的立法包括刑法立法首先是不可能的,再就是不必要甚至有害的。而應對立法包括刑法立法的“未完結性”,便是立法包括刑法立法的“類型化”。由于刑法立法類型化就是在努力切合法律生活世界的“發展變化性”及其“樣態性”并捕捉其“樸實性”與“具象性”,以減弱概念式語言的空洞性,故類型化即刑法立法類型化雖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可相當程度地減弱刑法立法語言的模糊性。由于減弱刑法立法語言的模糊性即增強刑法立法語言所表達的刑法規范的明確性,故刑法類型化即刑法立法類型化通過影響刑法立法語言而發揮其刑法規范的形塑功能。

二、刑法類型化的規范適用功能

(一)刑法類型化規范適用功能的初步說明

刑法類型化的規范適用功能,指的是刑法類型化對刑法規范的司法適用所能發揮的積極作用。實際上,刑法類型化對刑法規范的適用功能即其對刑法規范的司法解釋功能,亦即其對刑法規范的司法解釋所能發揮的積極作用。如將誘騙他人自殺的行為解釋為“故意殺人”,便屬于故意殺人罪刑法規范的司法類型化即解釋類型化。很顯然,刑法類型化對刑法規范的適用功能即其刑法規范解釋功能,實際上就是刑法類型化在司法實踐中對已有刑法規范予以“延展”或“擴容”以“接入”作為“刑法不典型”形態而仍然“游弋”在“已有明文”之外的刑事個例。可見,刑法類型化對刑法規范的適用功能即其刑法規范解釋功能自然或至少要發生刑法規范的“擴張解釋”。但是,刑法類型化對刑法規范的適用功能即其刑法規范解釋功能又是應該避免“類推解釋”的,而能夠避免“類推解釋”的做法是提倡和堅持“可能文義符合性+規范目的符合性”這一規則或標準,因為這一規則或標準將從根本上限制刑法類型化思維的過度化即過度的刑法類型化思維,從而能夠有力地維護罪刑法定原則,以增進人權保障和助益刑事法治(18)馬榮春.刑法形式與實質融合解釋觀的提倡——兼論刑法擴張解釋與類推解釋的區別[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8,(6):11-14.。與刑法類型化在刑法立法環節形成或增強刑法規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相反的是,刑法類型化在刑法司法環節所增強的是已有刑法規范的“具象性”。

杜宇教授指出,對規范意義的探尋,必須回溯到作為規范基礎之類型(19)杜宇.刑法解釋的另一種路徑:以“合類型性”為中心[J].中國法學,2010,(5):176.。之所以探尋規范意義,是為了適用規范。由于類型是規范的基礎,故探尋規范意義必須回到已有的法定類型即刑法類型(“刑法典型”)。顯然,回到已有的法定類型即刑法類型,最終還是要折回來適用規范以解決個案。但折回來時,我們所帶來的已經是包含了“刑法不典型”的類型,即被重塑了的類型,此即“二次類型化”。而正是通過“二次類型化”,屬于“不典型”的個案才找到了真切的規范依據。陳興良教授指出,類型將刑法分則對具體犯罪的特征的文字性描述轉化為實體性的構成要件,從而使犯罪更容易把握和判斷(20)陳興良.刑法的知識轉型(學術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205.。這里,“犯罪更容易把握和判斷”意味著刑法規范更容易適用。顯然,這里的“類型”是得自“二次類型化”的“類型”。由此,“二次類型化”幾乎可以作為刑法規范適用的同義語,足可見刑法類型化之于刑法規范適用的重要功能,即其對既有刑法規范的延展或彌補亦即“規范擴容”以備適用的功能。

有學者提出法律方法的所謂“內卷功能”即指通過法律方法,對法律尚未調整的既有的社會事實或新生的社會事實、以及多元沖突的制度事實等結構于既有的法律中,從而受既有法律調整的功能。由于法律預先設定的調整范圍的限制,或因為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和變遷,會導致大量的社會事實和社會關系并不受法律的調整,從而游離于既有法律之外的情形。對此,可以通過專門立法而將之納入法律調整的范圍之中,也可以在司法中運用法律方法將其結構于法律調整的范圍之內(21)謝暉.作為第四規則的法律方法及其功能[J].政法論叢,2013,(6):10.。顯然,學者所說的“內卷功能”是指司法方法即解釋方法的“內卷功能”。由于刑法司法類型化即刑法解釋類型化是一種刑法司法方法即刑法解釋方法,故其可將未曾被“刑法典型”直接對應而可歸入“刑法不典型”的生活事實和新的生活事實“結構于”即納入“刑法典型”所對應的既有刑法規范之中,即使得既有刑法規范得到延展,亦即擴寬其“規范口徑”,從而使得“刑法不典型”所對應的生活事實最終得到刑法調整。法律方法即司法解釋方法何以具有“內卷功能”?正如學者指出,在今天的歐陸,法律被更多地視作開放的、未終了的、有待具體化的規范總譜,而判決的聲音效果在不同程度上取決于作為演奏者的法律者。相應于這種開放的法律觀,法律方法的內容得到極大拓展。更要緊的是,應用法律不 (僅) 是一個將事實與規范對接的法律推論活動,毋寧 (還) 是一個續造既有法律或發現新法律的過程。法律方法貫穿于應用法律的全過程,不僅是對已有法律進行解釋,還創造著法律(22)鄭永流.歐陸法律方法的方向性進程[J].清華法學,2018,(2):107.。所謂“開放的、未終了的、有待具體化的規范總譜”蘊含著法律方法即解釋方法的所謂“內卷功能”,而“取決于作為演奏者的法律者”即取決于司法者或解釋者,亦即取決于司法本身。所謂“續造既有法律或發現新法律”乃至“創造著法律”,實即對既有“法律規范總譜”的延展或彌補,以使之有所具象化與可視化,從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和適用。作為一種刑法方法即刑法解釋方法,刑法司法類型化即刑法解釋類型化實即對既有“刑法規范總譜”的延展或彌補,以使之有所具象化與可視化,從而在刑法司法中得到更好的理解和適用。可見,刑法司法類型化即刑法解釋類型化的規范延補或“擴容”以備適用功能,是既有刑法規范的構造性即其“開放性”和“未完結性”所預設的。有學者認為,熟練的法律方法可以使得法律原本分散的內容和要素實現整合(23)葛洪義.法律方法的性質與作用——兼論法律的結構及其客觀性[J].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2005,(1):158.。由此,熟練的刑法類型化方法可以使得刑法原本分散的內容和要素實現整合,在此直接體現為立法階段刑法規范的形塑與司法階段刑法規范的延展或“擴容”。

(二)刑法類型化規范適用功能的進一步說明

刑法類型化對刑法規范的適用功能,也須聯系類型化的思維特征予以進一步的揭示。聯系前述類型化思維的開放性及其所蘊含的雙向性特征,在“一般”與“特別”(“個別”)之間的“雙向運動”中,“從特別(個別)向類型”的運動過程,即對“對具體事實的有所抽象”或“對具體的抽象”過程,便是無聲的刑法規范適用過程,因為“從特別(個別)向類型”的運動便是為“特別(個別)”通過“特征歸納”和“價值歸納”來尋找規范歸屬的運動,而尋找規范歸屬即尋找“規范依據”,最終是為了適用規范來解決具體或特別的個案。例如,行為人劉某(某混凝土公司員工)駕駛不符合技術標準(制動不合格)的機動車為被害人家建房運送和灌注混凝土。因作業地點(靠近路邊)上方有電線妨礙灌注作業,故讓被害人李某某站到機動車車體右后側操作臺上將妨礙作業的電線扒拉開。但在被害人李某某尚未扒拉開電線而立足未穩之際,行為人劉某卻讓車輛啟動,以至于被害人李某某頭朝下墜地身亡。事發當地公安機關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行為人劉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在此案中如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呢?雖然公安機關作出的是道路交通事故認定,但該案不宜通過交通肇事罪來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因為本案中的行為顯然不屬于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類型,至少在“價值類型”或“規范目的類型”上,本案并不屬于交通肇事犯罪。因此對于該案宜通過重大責任事故罪來追究行為人劉某的刑事責任。按照現行刑法第134條的規定,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行為人駕駛不符合技術標準(制動不合格)的機動車進行混凝土運輸和灌注作業,顯然是不符合安全管理規定的。對于重大責任事故罪,學者指出,行為主體為自然人,包括對生產、作業負有組織、指揮和管理責任的負責人、管理人、實際控制人、投資人等人員,以及直接從事生產、作業的人員。至于企業的性質,不影響本罪的成立。例如,在押罪犯是勞改企業中直接從事生產的人員,可以成為本罪的行為主體;無照施工經營者以及群眾合作經營組織或個體工商戶的從業人員、無證開采的小煤礦從業人員,均可成為本罪的行為主體。行為與結果的內容為:在生產、作業中實施違反安全管理規定的行為,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重大事故必須發生在生產、作業活動中,并同有關職工、從業人員的生產、作業活動有直接聯系(24)張明楷.刑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729.。可見,此案屬于危害生產、作業安全的行為類型,在“價值類型”或“規范目的類型”上,屬于重大責任事故罪。對于前例的刑事責任的追究,之所以說發生了“類型化”的認知活動,是因為其有交通肇事罪的部分特征,即違反了車輛運行安全,但其“主流性質”或“典型特征”不是交通運輸,而是違反生產、作業安全。于是,將其先“類型化”到重大責任事故罪中去,然后才能適用重大責任事故罪的刑法規范。可見,類型化在立法環節意味著“形成”類型,而在司法環節則意味著“尋找”類型,但尋找類型“不再是簡單事實認知、事實歸類,而是對個案的價值認同,即通過評價行為來完成個案的對象判斷或類型歸屬”(25)周占生.概念與類型法律思維比較研究——基于規范結構的討論[J].河南社會科學,2010,(2):102.。顯然,“形成”類型即“形成”規范,而“尋找”類型即“尋找”規范,進而“適用”規范。

學者指出,能否歸于類型并不需要外部特征的完全相同,而是要回溯到規范類型背后的評價性觀點,回溯到類型的意義核心,回溯到事物本質(26)齊文遠,蘇彩霞.刑法中類型思維之提倡[J].法律科學,2010,(1):70.。此處的“歸于類型”就是“尋找類型”。由于“類型”已經有了規范對應,故“歸于類型”即“尋找類型”最終是為了尋找并適用規范。而學者所謂“回溯到事物的本質”應理解為回溯到“刑法典型”所對應的“規范目的”與“規范價值”。有學者指出,立法者無需為了追求刑法的明確性而對規范上的犯罪事實詳盡地刻畫,通過類型描述給予司法者以觀念上的指導。同時賦予類型標準開放特性,允許司法者通過價值評價將規范適用于所有具有相同類型特征的個案事實,從而提高刑法的適應性(27)蔡榮.刑法類型化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博士論文,2019.37.。首先,不是立法者“無需”而是其“不可能”對犯罪事實予以規范上的“詳盡刻畫”。所謂“給予司法者以觀念上的指導”,實即給于“規范目的”與“規范價值”的指導;所謂“提高刑法的適應性”,實即提高刑法規范的可適用性。而“規范目的”與“規范價值”的指導和提高刑法規范的可適用性,又有賴于類型的開放性。最終,刑法類型化可助益于刑法規范的適用,正如類型的開放性特征為法官保留了充足的解釋空間,以實現“類型”所反映的目的性為法律解釋之目的,而以“類型”將規范與生活事實相對應,才是真正解釋法律的活動,而非掙扎于外在形式特征的比對或是文義射程范圍的衡量(28)蔡榮.刑法類型化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博士論文,2019.37.。法律解釋是非純形式的,而是形式限制下的實質的,亦即法律的類型化解釋或類型化法律解釋應是形式和實質相結合的法律解釋。于其中,類型化刑法解釋或刑法類型化解釋也是形式和實質相結合的法律解釋即刑法解釋。類型化所賦予刑法解釋的“充足性”以及刑法規范目的實現的“充足性”,是刑法類型化規范適用功能的進一步或更加深入的說明。

從刑法類型化的刑法規范形塑或創制功能到刑法類型化的刑法規范適用功能,我們能夠真切地領悟所謂“往返于事實與規范之間”。具言之,刑法類型化的規范形塑或創制功能的發揮過程,即從個例事實的共同性征走向法定類型的過程;而刑法類型化的規范適用功能的發揮過程,即從法定類型(“刑法典型”)走向具有“同質性個例”的過程。于是,從刑法類型化的規范功能,我們似乎能夠看出,刑法類型化具有教義刑法學的鮮明特質。刑法類型化的規范功能包括刑法規范的形塑或創制功能與尋找或適用功能,似乎最終說明:刑法類型化的根本屬性應是規范性,或規范性乃刑法類型化的根本屬性。至于開放性與整體性的相結合、動態性與穩定性的相結合和形式性與實質性的相結合,或許只是刑法類型化的規范性這一根本屬性的外在體現而已。

三、刑法類型化的“權利保障”功能

(一)刑法類型化“權利保障”功能的初步說明

首先應聯系罪刑法定原則來探討此問題。我們應把“保障權利”視為罪刑法定原則的“核心價值”或“根本精神”所在,因為罪刑法定原則的形式側面和實質側面及此兩個側面所包含的具體內容,無不直接或間接地通向“權利保障”。那就是說,人權理論是罪刑法定原則的終極理論基礎,而人權價值則是罪刑法定原則的終極價值基礎。同時,罪刑法定原則的人權價值或自由價值可從兩個層面予以把握:立于被告人層面,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意味著禁止對被告人自由的“額外剝奪”或“過剩剝奪”,同時通過剝奪被告人的再犯條件而至少是暫時保護其他公民的人身自由或安全;立于一般人的層面,罪刑法定原則通過刑法劃定“自由領地”而使得人們能夠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29)馬榮春.罪刑法定原則與刑法基本原則體系的結構性[J].時代法學,2019,(2):24.。其實,罪刑法定原則的人權價值或自由價值還可從司法者層面予以把握:由于罪刑規范對司法者而言為裁判規范,故罪刑法定為定罪量刑權的法定,而定罪量刑權的法定為定罪量刑權的“約束”,從而是公民自由權的保障。將“保障權利”視為罪刑法定原則的“核心價值”或“根本精神”,意味著“保障權利”是罪刑法定原則的首要價值和根本價值,而保護社會即維護秩序便只能是罪刑法定原則的次要價值和附屬價值。“保障權利”為“主”而“保護社會”為“次”,“保障權利”為“本”而“保護社會”為“輔”,不僅是罪刑法定原則的價值構造,而且是刑法基本價值的構造(30)馬榮春,谷倩.論刑法價值及其結構[J].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5,(2):90-92.。于是,在前述刑法基本價值的構造中,刑法類型化不僅能夠首先擔當“保障權利”的刑法價值,而且也能夠擔當“保護社會”即“維護秩序”的刑法價值。

但是,刑法類型化如何具體擔負起“權利保障”的刑法首要價值功能?需要通過刑法類型化與刑法明確性和安定性的關聯性予以交代,但該問題尚未得到應有的注意。學者指出,“一個完全不具有穩定性的法律制度,僅能是一系列為了對付一時性變故而制定的特定措施。”(3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239.所謂“一時性變故”和“特定措施”是對“不具有穩定性”的進一步詳解,而“不具有穩定性”即不具有明確性和安定性,但不具有明確性和安定性是“不具有穩定性”的致因,即“一時性”和“特定性”并非僅僅是法律包括刑法制度的“不穩定性”的外在體現,而且更是其“成因”。“一時性”和“特定性”是在悄無聲息地背離“類型化”之中來損害法律包括刑法制度的“穩定性”及其所要求的明確性與安定性的。在理論上,罪刑法定原則被分解為形式側面與實質側面,且正是形式側面和實質側面說明著罪刑法定原則的構造性。而在罪刑法定原則的形式側面中,能夠構成核心的當是作為罪刑法定原則派生的明確性原則。作為形式側面具體內容的法律主義、禁止溯及既往、禁止類推解釋和禁止絕對不定期刑(32)張明楷.刑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48-51.,最終都可歸結為作為罪刑法定原則派生的明確性原則的派生(33)馬榮春.罪刑法定原則與刑法基本原則體系的結構性[J].時代法學,2019,(2):27.。毫無疑問的是,罪刑法定原則所內含的明確性原則就是一種“權利保障原則”,因為法律包括刑法的“不明確”意味著公民將“無所適從”或不能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正如學者指出,如果犯罪構成不明確,就不具有預測可能性的功能,公民在行為前仍然不明白其行為是否是構成犯罪,于是造成國民行為萎縮的效果,因而限制了國民的自由。而隨著社會的復雜化,法定犯(行政犯)日益增多,不明確的犯罪構成對國民的預測可能性的侵害便越來越嚴重。不僅如此,不明確的犯罪構成還為國家機關恣意侵犯國民的自由找到了形式上的法律根據,故不明確的犯罪構成更容易侵犯國民自由,因而違反法治原則(34)張明楷.刑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53.。總之,刑法規范的明確性與刑法的預測可能性相關聯(35)馬榮春.刑法的可能性:預測可能性[J].法律科學,2013,(1):86-87.,從而與“公民的基本人權”即“權利保障”的刑法價值相關聯。于是,當刑法類型化在克服或斂縮刑法概念化而增強著刑法規范的明確性及其預測可能性之時,則刑法類型化便直接助益著刑法的“保障權利”的價值實現。

除了明確性的問題,刑法規范還有安定性的問題。學者指出:“國民相信法律規范的真實性,并將其生活計劃置于刑法中,實施法律所允許的行為,不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于是,法律規范起到了指引、促進或者決定人們行為的作用。顯然,法律規范不可能在其付諸實施之前指引、指示人們的行為。如果法律規范溯及既往,人們對法律規范的正當期盼的失落,會導致對法律失去信心,進而摧毀法的社會機能。”(36)張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場[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50-51.這里便牽扯出刑法規范的安定性問題,而此問題同樣事涉刑法規范的預測可能性和“權利保障性”。很顯然,刑法規范的安定性不僅排斥刑法規范的“溯及既往”,而且排斥刑法規范的“變動不居”,因為“溯及既往”的刑法規范和“變動不居”的刑法規范都不具有預測可能性,從而都有害公民權利或自由。實際上,刑法規范的穩定性是將明確性和安定性作為完整內涵的。于是,“權利保障”的刑法首要價值應被提升到刑法規范的穩定性層面予以論述,正如拉德布魯赫指出:“保證法律的確定性僅僅意味著法律是可以預測的,并不一定就能夠抵御那些完全多余或者不公正的法律。但是,這種可預測性至少能夠允許人們獨立地規劃自己的未來,并且在規劃中及行動的考慮中納入法律秩序的要求。”(37)[德]夏辛,容敏德編.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45.實際上,法律的確定性及其所要求的預測可能性對應著一種秩序性,正如秩序的內涵除了社會的可控性和社會生活的穩定性,還有社會活動的可預測性,因為在無序狀態中,人們便無法預測社會活動的發展變化,難以進行各種活動(38)邢建國等.秩序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顯然,“秩序性”包含著“行動自由”或“社會活動權利”的秩序性,正如秩序的本質意味著個人的行動是由成功的預見所指導的,即人們不僅可以有效地運用他們的知識,而且還能夠有信心地預見到他們能從他人那里所獲得的合作(39)[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鄧正來譯.北京:三聯書店,1997.200.。于是,秩序又被定義為這樣一種狀態:社會生活中存在著一些規則或范例(或“制度”),人們能夠利用自己有限的知識和能力而“形成正確的預期”(40)楊春學.經濟人與社會秩序分析[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78.。“合作”和“預期”都有賴于法律包括刑法規范的穩定性或安定性,從而都直接事關公民的“行動自由”或“社會活動權利”。當 “非類型化”損害刑法制度的“穩定性”及其所要求的明確性與安定性,意味著“非類型化”損害“權利保障”這一首要的刑法價值,則具有刑法規范明確性與安定性即其穩定性性能的“類型化”,便具有明晰公民的“自由領地”或“權利空間”的功能,從而具有對“權利保障”這一首要刑法價值的擔負功能。

(二)刑法類型化“權利保障”功能的進一步說明

刑法類型化的“權利保障”(“自由保障”)功能,最終還得回到“類型”本身來加以說明。刑法類型化是以形成和確定刑法類型為目標或歸屬的。當刑法類型集中體現為犯罪類型時,刑法類型化的“權利保障”功能便可通過犯罪類型得到更加深入的說明。具言之,刑法類型化首先具有形成和界分犯罪類型與非犯罪類型的功能。由于犯罪類型與非犯罪類型的界分,實即剝奪權利(自由)與保留權利(自由)的界分,故刑法類型化便通過犯罪類型與非犯罪類型的形成和界分功能體現著“權利保障”的刑法價值擔當。刑法類型化具有形成和界分此犯罪類型與彼犯罪類型的功能。由于此犯罪類型與彼犯罪類型的形成和界分蘊含著重罪與輕罪的形成和界分,而重罪與輕罪所對應的刑罰輕重即權利剝奪輕重有別,從而是“權利殘留”大小有別,故刑法類型化便又通過犯罪類型的形成和界分功能體現著“權利保障”的刑法價值擔當。由于犯罪類型即刑法類型,故刑法類型化的“權利保障”功能便可聯系刑法的機能予以一番深化。刑法機能所包含的人權保障機能(自由保障機能),是指刑法具有保障公民個人的人權不受國家刑罰權不當侵害的機能。根據罪刑法定原則,只要行為人的行為不構成刑法所規定的犯罪,也就不受刑罰處罰,這便限制了國家刑罰權的發動。而對于犯罪人,也只能根據刑法的規定給予處罰,即不得超出刑法規定的范圍科處刑罰。因此,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憲章”,也是“犯罪人的大憲章”(41)張明楷.刑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21-22.。由于沒有刑法的類型化,就沒有明確和安定的刑法規范,從而就基本上沒有刑法本身,因為模糊的刑法等于沒有刑法,故刑法的人權保障機能(自由保障機能)實質上或最終是刑法類型化的人權保障機能(自由保障機能)。如果從刑法的人權保障機能(自由保障機能)的實現是一個動態實踐過程,則沒有刑法類型化,便沒有刑法的人權保障機能(自由保障機能)及其實現。同時,從刑法的人權保障機能(自由保障機能)中,我們又看到了刑法類型化通過形成和確定刑法類型即犯罪類型對人權保障機能(自由保障機能)的體現或擔當。

學者指出,法治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動中都受到事前規定并宣布的規則的約束,而這種規則使得一個人有可能十分肯定地預測到當局在某一情況中會怎樣使用它的強制權力并據此來計劃他的個人事務(42)[英]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馮興元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73.。聯系刑法,我們可形成刑法的預測可能性話題。刑法的預測可能性意味著刑法從制定到運行,整個刑法實踐都要立基于公民對刑法立法的可預知性(43)馬榮春.刑法的可能:預測可能性[J].法律科學,2013,(1):86.,即公民對刑法規范的可認知性與可預期性。由于刑法類型化勾連著公民對刑法規范的可認知性與可預期性,故刑法類型化與刑法預測可能性的關系,便是一個真問題。刑法類型化思維的邊界應以有利于實現公民對刑法規范的預測可能性為標準(44)馬榮春.刑法類型化思維的概念與邊界[J].政治與法律,2014,(1):114.,回答的正是刑法類型化與刑法預測可能性的關系。哈斯默爾反對其老師考夫曼將“法律的意義”作為解釋界限,因為不以“字義”而以“法律的意義”為標準將具有相當的不確定性,而要對解釋進行檢驗又將困難重重,故在類推與解釋界限的判斷標準上應以“大多數民眾的語感”為依據(45)徐育安.刑法上類推禁止之生與死[M].中國臺北:春風煦日論壇,1998.112-113.。所謂以“大多數民眾的語感”為依據,即以法包括刑法的預測可能性為依據。由于刑法的確定性即明確性和安定性蘊含著刑罰權力的限制性和公民權利的保障性,而刑法的預測可能性直接說明著刑法的確定性,故直接通聯著刑法預測可能性的刑法類型化,便將權利保障性這一刑法價值作為自己的“遙相呼應”。但是,刑法類型化的權利保障性不能僅局限于刑法是“行為規范”來交待。學者指出,作為構成要件載體的刑法條文,對于國民而言是行動規范,但更是裁判時的判斷標準(46)[日]前田雅英.刑法總論講義[M].曾文科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21.。無論是“行動規范”,還是“裁判規范”,都要求刑法規范具有明確性即相對明確性。明確性理論具有以下機能: 一是事前適正地告知國民什么是犯罪;二是給法官適用法律提供指針;三是為訴訟當事人的訴訟活動提供指針(47)張明楷.明確性原則在刑事司法中的貫徹[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4):25.。可以認為,刑法規范明確性的前述機能都有賴于刑法類型化,或曰刑法類型化有助于刑法規范明確性前述機能的發揮或實現。具言之,刑法類型化能夠事前適正地告知國民什么是犯罪,刑法類型化能夠給法官適用法律提供指針,刑法類型化能夠為訴訟當事人的訴訟活動提供指針。刑法類型化與刑法預測可能性的關系,最終是靠“保障權利(自由)”作為價值聯結,或曰最終要歸結到“保障權利(自由)”的刑法價值上去,因為刑法類型化最終是罪刑法定原則的一種體現,而罪刑法定主義的核心內容是限制國家的刑罰權力,保障國民的行動自由(48)黎宏.刑法總論問題思考[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30., 且罪刑法定原則即便犧牲處罰的必要性,也要保障國民基于預測可能性的行為自由(49)[日]曾根威彥.刑法學基礎[M].黎宏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5.。

四、刑法類型化的“社會保護”功能

(一)刑法類型化“社會保護”功能的初步說明

在刑法價值結構中,相對于“權利保障”,“社會保護”(“秩序維護”)應被視為刑法的附屬價值。于是,對于“社會保護”這一刑法的附屬價值,刑法類型化也有其擔負功能。刑法類型化如何擔負起“社會保護”(秩序維護)刑法價值的實現功能呢?這須聯系我國刑法立法的實際來予以交代。有人指出,“應急型立法”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使得刑法修改進程沿著“問題路徑”前行,并造成了立法修改中的兩種趨向:一是過分注重對新出現犯罪類型的經驗性總結而進行罪狀描述,但缺乏對犯罪類型前瞻性的預測與歸納;二是在新犯罪類型和法律適用問題層出不窮的情況下,應急意識引導下的“見招拆招”的立法策略,越來越成為對現實的被動反應。這導致罪狀設計的精細、章節罪名的分散以及規范體系的支離,最終重復性立法、競合性立法、堵漏性立法充斥于刑法規范之中(50)蔡榮.刑法類型化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博士論文,2019.116.。中國刑法的“應急型立法”所存在的問題,正如博登海默指出的“刑法成為一系列為對付一時性變故而制定的特定規則,它缺乏邏輯上的自洽性和連續性。”(5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律方法[M].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239.“應急型立法”所存在的前述問題,在相當程度上就是刑法類型化程度所存在的問題。這里所說的類型化程度問題首先包括過度類型化,即所謂“重復性立法”和“競合性立法”“重復性立法”的例子如在已經有了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情況下仍出臺了危險駕駛罪的罪刑規定,而“競合性立法”的例子如各種詐騙罪的罪刑規定。這里所說的類型化程度問題還包括類型化不足,即所謂“堵漏性立法”,例如《刑法修正案(九)》針對危險駕駛罪而對《刑法修正案(八)》作出“堵漏性規定”,將“從事旅客運輸和校車業務”與“運輸危險化學物品”等危險行為列入危險駕駛罪的新的罪狀行為。“重復性立法”和“競合性立法”所對應的過度類型化使得被“重復”或“競合”的刑法規范原有的張力性受到減損,而“堵漏性立法”所對應的類型化不足則是直接體現著被“堵漏”的刑法規范的張力性原本就不足。刑法類型化不足的問題,早就被學者所關注,即類型化應當作為刑事立法的發展方向之一(52)張明楷.刑事立法的發展方向[J].中國法學,2006,(4):28-33.,因為在我國刑事立法中,許多傳統犯罪一直沒有被類型化,而是代之以對個案的具體描述,于是形成了諸多具體的法條(53)張明楷.刑法理論與刑事立法[J].法學論壇,2017,(6):30.。刑法類型化不足所造成的“諸多具體的法條”必然帶來“重復性立法”和“競合性立法”,同時也帶來“堵漏性立法”。而“重復性立法”、“競合性立法”和“堵漏性立法”都意味著刑法規范的張力性和適應性不足或受限。刑法類型化問題特別是刑法類型化不足,直接意味著刑法規范的張力性和適應性不足,張力性和適應性不足又直接意味著刑法立法在快速發展的社會生活面前顧此失彼或左支右絀。相反,“適度的類型化”或“充足的類型化”就能避免類型化不足所帶來的刑法“保護社會”的價值缺位,從而體現了刑法類型化在社會生活面前的張力性與適應性。

從我國刑法立法歷經的修改與修正過程來看,精細化的立法現象不僅是出于明確性的初衷,而且另有堵塞“法律漏洞”的考量。就明確性話題而言,明確性的初衷是“善意”的和正當的,但極度明確性的做法或后果則是背離明確性的初衷的,并且極度的明確性是類型化的“破碎化”。就“法律漏洞”而言,本來就是類型化不足的一種體現。但更為糟糕的是,“越堵越漏”即類型化越發不足,這就不僅意味著保障權利越發不足,正如漏洞過多的刑法導致司法工作人員產生類推定罪的欲望(54)張明楷.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90.,而且意味著保護法益越發不足,正如構成要件累贅的法律后果就是緊縮了刑事法網的覆蓋范圍,以致違反法益保護原則(55)梁根林.刑事政策:立場與范疇[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253.。所謂“違反法益保護原則”,意在“保護社會”這一刑法附屬價值上刑法立法有所不逮,但這正是刑法類型化不足所造成的。正如我們所知,刑法立法的極度精細化是刑法類型化不足的一個重要體現。故學者指出:“刑法規范缺乏彈性而滯后于社會發展卻更多地造成了刑法規范的供應性不足”(56)付立慶.刑法規范的供給不足及其應對[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4,(2):100.。可以肯定的是,過于精細的刑法立法必然是“缺乏彈性”的刑法立法。所謂“滯后于社會發展”這是其弊害所在,而所謂“刑法規范的供應性不足”則是其“缺乏彈性”和“滯后于社會發展”的進一步說明。由于刑法立法的過度精細化是刑法立法類型化不足的直接體現,故刑法立法過度精細化的弊害便反襯出刑法類型化即刑法立法類型化的直接“利好”。由此,在相當程度上,刑法類型化有助于嚴密刑事法網,從而有助于“保護社會”的刑法價值實現。

(二)刑法類型化“社會保護”功能的進一步說明

刑法類型化的“社會保護”(“秩序維護”)功能,也是可以聯系刑法的機能予以一番深化的。刑法的機能除了“權利保障”,還有“行為規制機能”和“法益保護機能”。刑法的“行為規制機能”,是指刑法具有使對犯罪行為的規范評價得以明確的機能。具言之,刑法將一定的行為規定為犯罪并給予處罰,表明該行為是被法律禁止的、不被允許的(評價的機能)。同時,刑法的罪刑規定命令人們做出不實施犯罪行為的決定(決定的機能),以防止犯罪的發生。刑法的“法益保護機能”,是指刑法具有保護法益而不受犯罪侵害與威脅的機能。犯罪是侵害或威脅法益的行為,而刑法禁止和懲罰犯罪,是為了保護法益并且能夠保護法益(57)張明楷.刑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21.。其實,刑法的“行為規制機能”和“法益保護機能”可以合稱為“社會保護機能(功能)”或“秩序維護機能”(功能)。同樣由于沒有刑法的類型化,就沒有刑法規范,從而就基本上沒有刑法本身,因為模糊的刑法等于沒有刑法,故刑法的“社會保護機能(功能)”或“秩序維護機能”(功能)同樣實質上或最終是刑法類型化的“社會保護機能(功能)”或“秩序維護機能(功能)”。如果從刑法的“社會保護機能(功能)”或“秩序維護機能”(功能)的實現是一個動態實踐過程,則沒有刑法類型化,便沒有刑法的“社會保護機能(功能)”或“秩序維護機能”(功能)及其實現。

學者指出,裁判過程中的法律方法固然對實現法律具有關鍵意義,但如果將其局限于此,則容易遮蔽法律方法的其他功能,不利于人們形成對法律方法多維意義的整體認知。對法律方法的整體認知不僅有助于知識結構的優化,也有助于法治中國的建設。處于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面臨迅速而激烈的變遷,這一變遷加劇了法律與現實之間的緊張關系,而裁判過程中法律方法的運用能夠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保障法律在一定時期內必要的穩定性。法律方法對法律與現實之緊張關系的緩沖不僅體現在其造法功能與入法趨勢,還體現在其對司法道德性的維護之上。司法權威與司法公正對于法治建設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法律方法在規制與保障裁判權,進而型塑司法權威與保障司法公正中的作用亦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從功能的角度描述法律方法不能將其局限于為實現法律(58)胡國梁.論裁判過程中的法律方法[J].政治與法律,2014,(11):79.。實際上,法律方法對法律與現實緊張關系的緩沖功能,進而對社會治理特別是轉型期社會治理的助益功能,并非局限在司法環節或司法領域,甚至法律方法的前述功能首先是發揮在立法環節或立法領域,進而對社會治理特別是轉型期社會治理的助益功能。既作為刑法立法方法,又作為刑法司法方法即刑法解釋方法,在刑法立法和刑法司法兩個環節或兩個領域,刑法類型化都有著對法律與現實緊張關系的緩沖功能,進而對社會治理特別是轉型期社會治理的助益功能,因為刑法類型化不僅在刑法立法環節增強著刑法規范的嚴密性和整全性即嚴整性,而且在刑法司法環節賦予刑法規范以延展性與“可擴容性”。在此,嚴整性對應著立于公民而言的刑法規范可預測性即行為規范性和對司法者而言的裁判規范約束性,延展性與“可擴容性”對應著立于社會生活發展而言的刑法規范適應性。而前述兩個層面的對應實即“權利保障”和“社會保護”的刑法價值對應。

由于刑法類型化是以“類型”所對應的刑法規范為目標或歸宿,故刑法類型化最終即刑法規范網格化。而刑法規范網格化將“權利保障”和“社會保護”的刑法價值凝結在一起,或曰“權利保障”和“社會保護”的刑法價值交織在刑法規范網格化中。于是,刑法類型化的刑法價值功能通過刑法規范便得到了一種“總體性說明”或“總結性說明”。由刑法類型化的構造性所決定,或曰與刑法類型化的構造性相照應,刑法類型化的“權利保障”功能與其“社會保護”功能,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從而是“雙贏”的。

刑法類型化的刑法價值功能是刑法類型化的規范功能的邏輯延伸。而刑法類型化的規范功能及其刑法價值功能最終說明:刑法類型化不僅屬于“刑法方法論”,而且屬于“刑法價值論”,即刑法類型化是“方法論”與“價值論”的結合體。

猜你喜歡
類型化規范法律
來稿規范
來稿規范
PDCA法在除顫儀規范操作中的應用
來稿規范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我國警察盤查行為類型化分析
行政訴訟類型化之批判——以制度的可操作性為視角
行政法論叢(2018年2期)2018-05-21 00:48:36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民事一審撤訴的類型化研究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中國衛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色88| 99热亚洲精品6码|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噜噜噜久久| 亚洲美女操|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干中文字幕| 99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中文字幕在线观|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欧美五月婷婷| 一本二本三本不卡无码|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在线看片国产|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欧美亚洲欧美|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偷拍久久网|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亚洲区欧美区|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欧美亚洲第一页|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国产男人天堂|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曰AV在线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 欧美一区福利| 国产自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最新国产在线| 在线色综合|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91免费在线看|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成网站|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毛片三级在线观看| 永久毛片在线播|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999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高清色本在线www|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免费毛片a|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