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煒/通訊員 李德品
在山東,各級農商銀行按照“服務農戶500 戶左右、服務半徑3 公里左右”標準設立4.8 萬個村級金融服務點,布設各類電子機具17.2 萬臺,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普惠金融服務的效率、便利性和可得性顯著提高。同時,全省農商銀行充分發揮農金員隊伍作用,按照每名農金員服務500 戶、服務半徑3 公里的標準,實現行政村全覆蓋,電子機具布設率達到100%,讓百姓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務。
這背后,是山東農商銀行聚焦服務“三農”,在踐行鄉村振興戰略中快速發展壯大的不斷探索。
作為山東地方金融主力軍的山東農商銀行,扎根齊魯大地,全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在服務“三農”中規模實力不斷壯大。目前,全省共有機構網點4947 個,轄辦事處1 家、審計中心13 家、市級聯社1 家、農村商業銀行110 家,從業人員7 萬余人,資產總額27154億元,是全省營業網點和從業人員最多、服務范圍最廣、資金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多功能地方金融機構。
今年前三季度,山東農商銀行各項存款余額21945.6 億元,較年初增加2258.6 億元,同比多增735.4 億元,較去年全年多增507.8 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4677.3 億元,較年初增加1645.5 億元,同比多增424.7 億元,較去年全年多增316 億元。2018 年以來,新增貸款1.63 萬億元,不良率僅為0.23%。
省聯社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重要指示,把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寫入省聯社章程,制定《全省農商銀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指導意見》和《全省農商銀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操作方案》,始終堅持“服務三農、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家庭”市場定位,擴大貸款投放,滿足鄉村振興多層次、多樣化金融需求。為強化統籌部署、整體推進服務鄉村振興,主動對接農村發展需求,指導各派出機構和法人機構向當地政府匯報溝通,指導110 家農商銀行全部與地方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山東農商銀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振興、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體要求,創新推出了“興農貸、宜居貸、先鋒模范貸、治理有效貸、富農貸”五大系列50 余種符合農村實際需求的金融產品,全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打造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三生三美”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通過創新推廣“興農貸”“強村貸”系列產品,通過“魯擔惠農貸”“創業貼息貸”等信貸產品,各級農商銀行重點支持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力鄉村產業發展。截至9 月末,產業興旺類貸款余額1246.9億元。通過“富民農戶貸”等信貸產品,加大金融精準扶貧力度。截至9 月末,生活富裕類貸款余額875.1 億元。
通過對接各地美麗鄉村建設示范工程,通過“惠農消費貸”等信貸產品,支持農村居民進行危、小、舊房改造,助力“農家樂”“漁家樂”等生態旅游項目,提高鄉村宜居水平。截至9 月末,生態宜居類貸款余額106.1 億元。
針對鄉村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退伍軍人等群體的需求,助力鄉村新風尚培育。山東農商銀行創新“先鋒模范貸”系列產品,通過“家庭備用金貸”“幸福親情貸”等信貸產品,“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截至9 月末,鄉風文明類貸款余額134.4 億元,“擁軍貸”余額29.87億元。此外,針對為鄉村振興作出貢獻的村兩委成員、鄉鎮(社區)干部,開辟“綠色通道”,優惠貸款利率,鼓勵鄉村干部干事創業。截至9 月末,治理有效類貸款余額58.2 億元。
全省各級農商銀行充分發揮人緣地緣優勢,緊緊依靠地方黨委政府,打造獨具特色、政銀互動的金融服務模式。選派懂金融、愛農業、親農民的優秀員工入駐農村基層黨組織,為鄉村建設“出資”“出智”“出力”,深入一線,扎根基層,為農民提供個性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全省先后選派4538 名優秀干部到鄉鎮、村居掛職副鄉(鎮)長、村主任助理,有效參與了鄉村經濟社會事務管理。截至9 月末,選樹省市縣三級金融服務樣板村4408個,對樣板村授信29.77萬戶、382.02億元。
通過“千名干部下基層”服務隊和628 名省派第四輪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服務隊對口服務250 個村,為基層授信11109 戶、11.69 億元。
發揮線上優勢,在全省設立小微貸中心123 家,打造專業化服務團隊,優化辦貸流程,建立限時辦結制度,精簡申貸資料,推行線上自助申貸服務,通過手機銀行、信e 貸等電子渠道實現7×24 小時“隨用隨貸”。
全省農商銀行針對農村、農戶產權資產少、缺擔保的問題,依托營業網點和根植“三農”的農金員隊伍,積極對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通過“集中評定、批量獲客、整體授信”方式,全力推動整村授信工作,提高小微企業、農戶建檔、授信覆蓋面。截至9 月末,整村授信村莊覆蓋面60.55%,農戶建檔評級覆蓋面56.82%,城區居民建檔評級覆蓋面32.65%,小微企業客戶建檔評級覆蓋面32.27%。
今年,全省農商銀行以開展“行業規范建設深化年”活動為契機,組織開展“送金融知識下鄉”及各類產品營銷等,讓農商銀行真正成為老百姓的“金融管家”。截至9 月末,全省農商銀行開設金融知識講堂、金融夜校3000 多場次。
聚焦金融扶貧,省聯社圍繞重點區域、關鍵環節進行不定期調度和督導,將金融扶貧工作成效納入對各級農商銀行黨委的年度履職評價,狠抓精準扶貧落實,持續加大貸款投放,有效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
通過建立起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機制,形成扶貧強大工作合力。省聯社設立100 億元專項資金,為有扶貧資金缺口的單位提供低息資金支持,分3 批選派9 名優秀共產黨員,赴菏澤成武、濟寧魚臺等地9 個村開展定點幫包扶貧;組織農商銀行廣泛與政府職能部門、鎮(街道)政府及貧困村委開展黨建共建,“以共建促黨建,以黨建促扶貧”。目前,共開展各類共建活動6000 余次。
山東將在2020 年基本解決60 多萬黃河灘區居民的防洪安全和安居問題。省聯社印發《金融助推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工作方案》,加大對接力度和異地搬遷后續扶持力度,保障灘區居民遷建順利進行,幫助灘區群眾實現“安居夢”。截至9 月末,山東農商銀行累計幫扶帶動1.6 萬戶居民脫貧遷建,累計發放貸款22.6 億元。通過“農民住房貸”“惠農消費貸”等信貸產品,彌補新居認籌資金缺口,滿足灘區居民裝修、購車、婚慶等消費資金需求,累計發放消費貸款8.1 億元,其中農民住房貸款及彌補住房認籌資金缺口貸款4.3 億元。
據統計,2016 年至今年9 月末,全省農商銀行累計向17.82 萬貧困戶發放各類精準扶貧貸款8.96 萬筆、51.55 億元,其中5 萬元以下小額扶貧貸款48.6 億元,占全省銀行機構的86%。累計發放產業扶貧貸款1.08萬筆、176.45 億元,帶動30.83 萬貧困人口增收,有力踐行了鄉村振興金融主力軍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