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芳 姚娜 李春蓉
摘? 要:在計算機技術快速進步的當今,微課已然變為信息時代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微課教學,在學生學習興趣增強的同時,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從而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并促進了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本文就Excel統計分析教學中引入微課的應用進行了研究,為高校在信息技術教育中推廣新型有效的教學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關鍵詞:微課? 教學? Excel統計分析?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10(a)-0176-0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micro-courses have become a new teaching method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ncorporating micro-course teaching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can greatly improve students operation ability, while enhancing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ability, thereby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lasses in the teaching of Excel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provides new ideas for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new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Key Words: Micro-courses; Teaching; Excel statistical analysis; Applied research
在當今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若要促進發展信息技術教育,就必須突破傳統的教學理念,順應時代的發展,創新出新的授課方式即微課,不僅可以增強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而且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信息化教學能力。引入微課,便于因材施教,形成自主學習的資源庫,也能增強學生的理解,鼓勵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有趣的課堂教學方式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能夠讓課堂不再單調乏味,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輕松學習、快樂學習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1]。
1? 微課概述
微課中的核心部分依舊是傳統課程中的課件資源、教學內容設計與反思、學生情況的反映和教堂教學評價體系,兩者是不可脫離的,有著必要聯系的。以流媒體形式存在的微課視頻占比為多數,學生可以通過下載視頻、在線觀看等方式觀看課程教學內容,不會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有益于學生自主學習,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解決難題依舊可以暢通無阻。
1.1 認識微課
微課又名微課程,是美國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戴維·彭羅斯在2008年提出的一種教學方式,他把這種微型課程稱之為“知識脈沖”,通過記錄教師授課過程中對某一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進行的教學活動全過程,引起了國內外很多人的關注,以微視頻的形式進行開展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是一種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新型網絡視頻課程,適合于自主學習人群[2]。
1.2 微課的特點
在高校傳統的授課時間一般為45min一小節課,一般2小節為一大節課,而微課最主要特點是“短小精悍”,一般時間保持在5~10min,時間短,視頻文件也比較小,便于下載,適合移動學習,教學內容精煉、突出主題、形式新穎,高效有趣深受學生喜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潮,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熱情。
1.2.1 教學時間短
微課是以微型視頻為載體,視頻時長一般保持在 5~10min,傳統的課堂時間過長,包含的知識點多而雜,學生注意力一般都集中在前幾十分鐘,教師課堂上因有充足的時間,會進行舊知識的復習,新知識的引入,越到后面越生越有困乏感,從而使學習效果大打折扣,相比于傳統的授課模式來講,微課屬于一種課程片段,比較符合人們的視覺駐留規律,視頻時間如果過長,可能會引起視覺疲勞,從而達不到想要的課堂效果。
1.2.2 內容精煉
相對于傳統課堂微課沒有復雜難懂的理論知識,只有核心,沒有陪襯,教學內容主題突出,問題聚焦,內容主要針對課堂環節中的某個知識點,學生可以根據自己不會的,針對性地去學習最需要最有用的、最欠缺的知識點,通過這種積少成多的學習方式,提升自信,高效學習。
1.2.3 趣味創作,多樣傳播
正因為微課“短小精悍”,課程使用對象是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演示文稿、動畫設計、教學錄屏、情景劇等多樣形式進行展示,可以調動學生觀看熱情和學習激情,同時具有內容精煉、主題突出特點的微課程易于表達、易于轉化,可以通過手機傳播、網絡觀看、論壇討論等多樣化的形式進行傳播,也可以將視頻保存到終端實現移動學習,不受環境和時間的限制,比較適合做課程評價、同行觀摩、自我反思[2]。
1.3 微課的類型
微課并不是將傳統的課堂內容進行分割加工成視頻供學生學習,要重新組織教學內容,在體現其“短小精悍”特點的同時要不乏趣味性和實用性的特點,只有這樣才可以激發學生自助學習的興趣。
1.3.1 以視頻形式呈現
目前最常見的微課形式是通過手機、攝像機進行拍攝,通過視頻編輯軟件進行后期處理后制作的課件,主要是將教師上課的講解和操作步驟記錄下來的全過程,優點是知識面廣,內容涵蓋了所有需要掌握的易錯點、重難點和考核點,但有著文件大、不易于交互的缺點。
1.3.2 以網頁形式呈現
把需要呈現的知識點通過純文本或圖文混排的形式展現出來,優點是文件小,可以在電腦、手機、ipad等終端上進行不受時間和空間因素的學習。
1.3.3 以解答形式呈現
通過錄制老師講解案例的全過程,針對性的錄制,可供學生隨意觀看,消化不理解的知識點,不僅可以減輕教師多次重復的解答壓力,也可以讓不好意思發問的學生有解決難題的動力,學生還可以發揮想象力舉一反三,鞏固所學。
2? 微課在Excel統計分析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本文以概率與概率分布為例,闡述微課在Excel統計分析中的應用,該內容需要學生了解連續型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特點,掌握不同分布規律及它們的數字特征。如果該課程內容放到傳統課堂進行教學,學生可能難以理解,并體會不到實際操作的樂趣和成就感[3]。
Excel統計分析與應用是面向非計算機專業開設的信息技術基礎課程,尤其是學時縮短,課堂采用的是投影、教師、電腦、學生結合在一起的傳統模式;學生被動按照學校的課程表安排到教室聽課,課堂依然是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造成教師教學過程中感覺學時不夠,學生感覺老師講的內容太多、枯燥,從而失去學習興趣;教師常采用灌輸式的課堂授課方式,通過教師機控制學生機講解,操作步驟繁雜,跟不上教師講解的進度,該課程往往是合班教學,教師很難對個別學生進行一一輔導;而且期末成績是以機試、考勤兩部分共同組成,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到位導致操作的重點、難點掌握不到位,而Excel統計分析與應用課程是操作性和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課程,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實用性強。
3? 微課與Excel統計分析教學相結合的必要性
3.1 融入微課,彌補傳統教學不足
當今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學習方式明顯多樣化,傳統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室通過演示文稿或電子教室控制學生端進行授課,但受教室大小、學生人數、教室格局等因素的影響,學習者獲取知識效率并不樂觀,導致對課程提不起自信,從而不愿意主動去學習,微課視頻一般5~10min,對于操作性強比較難懂的知識點可以反復觀看視頻,以便學生能自主的去領會,如果學習或操作過程中有疑問,可以在線與老師交流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這種方式是傳統教學中所欠缺的。
3.2 融入微課,使學生學習變得主動
在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時,教師將某一個知識點設計到微課視頻中,抽象難懂的通過動漫形式呈現,并設置了相對應的問題答疑和互動環節,幾乎大家都可以參與其中,從而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和學習興趣,也可以將視頻進行情景式設計,如將學生引入某一個情景中,通過交互式教學,增進師生感情,提升自信,對便于生生相互的感情交流,使課堂氣氛不再乏味枯燥,激發學生興趣高漲[4]。
3.3 融入微課,達到分級教學的目的
因環境因素、學習條件以及當地教育機構對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同,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出現了層次不一,基礎不同的情況,放到統一安排的傳統課堂中學習,總會出現“跟不上,吃不飽”的情況,融入微課后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性地學習,根據自己的水平和欠缺選擇內容自主學習,反復觀看視頻,最終達到掌握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母的,這樣學生就不會因為自己會,覺得浪費時間或因為底子薄弱跟不上而對學習失去興趣。
3.4 融入微課,優化教學環節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教學結果的重視程度要遠遠大于教學過程,致使教學過程過于乏味枯燥,而微課以視頻為載體,色彩豐富,多樣有趣,教師通過各種措施對微課資源進行整合,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建立微課資源庫,對其資源可以進行共享利用,使學習變得高效有趣,從而優化了教學環節[5]。
3.5 融入微課,學習隨時成為可能
如今在這個手機不離手的年代,智能手機成了大家必備的學習生活工具,網絡的迅速發展,都給微課創造了很便利的條件,使用一個終端,通過一個微課教學平臺,通過觀看一個5~10min的微視頻,隨時隨地就能學到知識,可以有效利用瑣碎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學習隨時成為可能[6]。
4? 結語
如今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的信息時代,微課這種時間短、內容精的新型教學方式很受學習者的喜愛,從而微課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這種以視頻為載體的課程教學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課堂教學,是需要結合起來的,是傳統授課方式的延伸和擴展,將全新的新型教授方式融入到傳統的授課過程中,不僅創新了信息技術的教學,也提升了教學質量,當前微課處于探索階段和推廣階段,與實際還需要一定的磨合期,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探索,優化視頻,對知識的框架要有很好的了解,明確重難點、易錯點,使學生易于接受,與學生的認知能力相結合,幫助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 張云霞,江慧.以微課為契機的高校教學模式變革探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8(6):35-37.
[2] 楊浩,付艷芳.基于微課的混合式教學實踐與效果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7):45-49.
[3] 居鳴富.基于微課的高中化學融合教學實踐與思考——以“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為例[J].化學教學,2019(1):33-37.
[4] 陳勤飛.微課程背景下高職物流管理課程的改革與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9):1.
[5] 呂森林.在線教育微課修煉之道[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
[6] 任海燕.微課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2):139-140,145.
[7] 王尚榮.微課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17):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