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鴿
摘? 要:高校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其與國家九年制義務教育模式有所不同,不再只是注重基礎性知識內容的講解,而是更加注重高校學生的專業教育。高校是學生進入社會工作生活的一個重要紐帶,高校與社會之間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學生在高校學習和生活中,能夠提前更好地了解自身在未來社會中學習和生活的狀況。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現階段互聯網技術水平全面提升,在互聯網+視閾下,有更多的人性化與社會化的內容不斷涌現出來,在不斷創新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的同時,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管理效率。
關鍵詞:互聯網+視閾? 高校? 學生管理? 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0?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9(a)-0210-03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mportant places for students to stud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mode of the state. They no longer only focus on the explanation of basic knowledge content, but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n important link for students to work and live in society. There i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society. 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learning and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future society in advance. 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very important.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level has been upgraded. In the Internet plus perspective, there are more humanized and socialized contents. The students' management mode is constantly innovating, and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students can be improved in an all-round way.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Perspective; University; Student management; Innovation path
隨著社會整體發展趨勢的不斷變化,各大高校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期間,逐步產生了新的特點。高校學生自身具備完善的認知體系,其在高校所提供的平臺上來接觸社會,自制力比較強的學生能夠在高校環境下自我成長,但是一些缺乏自我約束能力的學生,就會感染到社會中的一些惡習,進而就會加大高校管理學生的難度。傳統形式的高校學生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在互聯網+視閾下高校不斷創新學生管理路徑,在緊跟現代化社會發展趨勢的狀況喜愛,全面提升學生管理工作效率。本文從互聯網+視閾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入手,展開闡述,針對如何正確落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進行全面探討。
1? 互聯網+視閾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
1.1 管理專業機制構架缺乏完善性
我國一些高校在實際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期間,缺乏完善的管理專業機制構架,小部分的管理機制構建存在著錯誤問題,其具體表現為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缺乏明確的學生管理目標。各大高校的學生管理機制應與學生的成長需求、能力培養方面等內容緊密相連。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期間,完善的管理機制構架,就是為了能夠為高校順利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保障。但是一旦缺乏完善的管理專業機制構架,就會無法對學生的各項行為進行規范,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1]。在此種狀況下,對學生進行管理,極易使學生產生相應的逆反心理,導致學生無法全面認識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甚至還會惡化高校管理人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二是管理工作缺乏規范性,對學生進行管理期間,不具備系統化的管理內容,一旦遇見難以管理的問題時,管理人員不僅會變得手足無措,甚至還會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處于混亂狀況。
1.2 高校學生管理隊伍存在局限性
實際上,各大高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期間,并不只是依靠高層管理人員對學生進行管理,因為輔導員和教師畢竟時間和精力有限,如果完全依靠其對學生進行管理,將很難完成該項重要管理工作。大部分的高校都會將學生管理任務直接下發到學生會和團總支部,主要交由這兩個學生組織部門完成學生管理工作。但是因為學生會、團總支、輔導員、管理結構之間都處于相互獨立的狀態。在實際落實學生管理工作期間,各個機構之間的管理工作難以配合,導致高校學生管理隊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學生在校期間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問題,學生會和團總支部仍然不具備相應的權力來處理相應問題,也就意味著學生會和團總支部對學生只具備相應的監管作用,真正遇見難以管理和解決的問題時,還需要交由學校進行管理。如果高校長時間在這種狀況下對學生進行管理,就會使學生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滯后性,同時也將影響學生會功能作用的發揮。
2? 互聯網+視閾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路徑
2.1 樹立新型管理觀念,豐富學生管理內容
各大高校為了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管理效率,就要具備較強的創新精神。在互聯網+視閾下,最重要的就是要樹立新型的學生管理觀念,勇于摒棄落后性的管理觀念,不斷豐富學生管理內容[2]。首先,各大高校可以結合自身學生管理需求,積極吸取西方成功的學生管理經驗。西方發達國家成功的學生管理經驗對于我國教育工作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其學生管理工作始終處于可持續發展的狀態,很少會產生教育教學斷代的現象。而我國在早期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下,就產生了教育中斷的問題,導致有很多的教育內容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的產生的。比方說恢復高考制度就是如此,否則大部分的高校將不會存在自主招生模式。在西方國家的各大高校已經具備較為完善的學生觀念理念,其理論基礎管理內容也比較豐富。基于此,我國各大高校就要結合自身學生管理需求,不斷創新管理模式,調整學生管理內容,最大程度上保證學生管理模式滿足現代化教育需求。
其次,高校學生管理人員要緊跟現代化社會發展趨勢,將“互聯網+”優勢與學生管理工作內容進行全面融合,形成互聯網管理觀念。同時還要樹立“學術至上”的學生管理理念,要全面認知學術是評價高校教育水平的一項基礎指標。高校自身的學術內容越豐富,就越能夠得到教育部門的肯定[3]。這樣高校就會獲取政府部門更多的撥款,為今后順利開展互聯網+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了資金支持。高校自身學術越強,其就越具有專業性,這樣就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報考學習。在互聯網平臺上創建網絡渠道的學生管理機制,要求學生嚴格按照標準要求,在互聯網平臺上進行打卡和交流,使學生管理工作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2.2 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引進專業信息化管理人員
高校的輔導員與教師就是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主體人物,在互聯網+視閾下,各大高校為了能夠不斷優化信息化管理人員結構,就要從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引進專業的信息化學生管理人員做起。首先,著重改變信息化學生管理結構。高校管理人員具體管理工作,就是對學生進行管理。在此期間要不斷優化信息化管理人員結構,如在“傳統的輔導員+行政管理機構”的基礎上,要增加更多的專業信息化管理人員。在高校學生管理期間,學生存在著說謊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管理人員正確開展工作產生誤導。基于此,在實際優化管理人員隊伍機構的過程中,要適量的增加專業性的安保人員,要求安保人員自身較強的反偵察能力,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期間,能夠及時發現學生行為中存在的各項問題,進而就能夠精準地判斷學生是否存在說謊的現象[4]。不僅如此,還能夠有效避免學生與教室之間產生相應的沖突,對于高校學生具有較強的震懾力,但是這并不代表對學生訴諸武力。大部分的高校學生所存在的問題都體現在心理方面,這就要求高校要引進的專業的心理醫生,定期對高校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使學生能夠從心理和思想觀念上進行轉變,積極配合高校學生管理人員開展管理工作;同時還要具備專業的醫療團隊,其主要就是負責制止學生之間的打架行為,一旦有學生受傷就要對學生進行治療。
其次,高校要不斷強化信息化學生管理的專業能力。在開展大學生管理工作期間,需要多種不同管理能力的信息化專業人員,如管理人員自身要具備較強的管控能力,對大學進行科學管理最為重要,在保證自身具有較強威懾力的基礎上,能夠獲取學生的信任[5]。學生管理人員還要具備較強的引導能力,在采取專業性的管理行為時,也要對學生各項的正確行為進行引導,進而使學生在校園中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2.3 創新學生管理模式,提升學生管理質量
在“互聯網+視閾”下,互聯網技術被各大高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充分應用。因為考慮到傳統形式的學生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信息化社會發展需求,為了能夠進一步實現學生管理模式平臺化建設目標,就要不斷創新管理模式,使各項資源進行共享和實時交流。在互聯網技術應用的作用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平臺建設速度不斷提升,像微信、QQ、微博等多種不同渠道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為高校管理人員高效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拓寬了渠道。高校學生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期間,主要就是通過借助多種不同媒介的方式,對學生行為活動的各項信息數據進行采集和整合[6]。在“互聯網+視閾”下,正確應用互聯網技術不斷創新科層制度,即便學生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但是通過積極構建扁平化的組織管理結構,能夠為提升學生管理質量提供重要幫助。在此期間,要最大程度上滿足學生學習和開展各項行為活動的需求,發揮互聯網的作用撤銷多余的管理部門,將其與學生管理部門進行重組和合并,這樣不僅能夠使各個管理結構無縫進行連接,同時也能夠統一管理,對于提升學生管理工作有序性具有重要幫助。學生與高校管理人員之間形成雙向互動機制,在網絡平臺上創建雙向互動與監管機制。
2.4 合理構建專業管理構架,完善信息化管理體系
無論是學生管理的平臺化,還是組織扁平化建設工作,高校都可以運用“互聯網+”優勢來完善學生信息化管理體系[7]。高校在“互聯網+視閾”下,對小學生進行日常管控期間,要結合學生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合理選擇互聯網管理工具,保證學生管理工作具有較強大秩序性。互聯網學生日常管理系統的作用下,精準地錄入學生日常信息,并要及時更改和更新信息系統,實時掌控學生的各項動態信息。充分應用微信群和QQ群,在其中上傳高校管理方面的各項文件,其不僅能夠保證各項信息資料及時快速地傳遞出去,也能及時獲取學生們的反饋意見;充分應用互聯網平臺構建學習網絡討論小組,這樣學生在網絡平臺上真實地表達自身想法;在高校相對應的公眾號和微博官方平臺上,準確記錄學生的集體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保證學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時也能拉近高校管理人員與學生之前的距離。
3? 結語
總之,各大高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具有較大的難度,高校學生自身的思維體系比較成熟,需要高校學生管理人員結合學生學習以及各項行為活動的實際表現狀況進行分析,對學生各項行為進行嚴格規范。在“互聯網+視閾”下,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學生管理工作中,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優化組織架構、豐富管理內容,在保證學生管理問題處理及時性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學生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 謝洪培.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路徑探究[J].通訊世界,2020,27(3):174-175.
[2] 楊菲,徐梓鈺,王丹,等.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實踐路徑探究——以河北傳媒學院為例[J].商訊,2020(8):12,18.
[3] 張鈴粒.新媒體視域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路徑探索[J].科技風,2020(7):108.
[4] 黃滿琴.探索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數據“云模式”的創新路徑[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12):3-4.
[5] 張磊.信息化環境下利用學生檔案服務高校資助工作路徑分析——評《互聯網+時代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的轉變及創新》[J].中國科技論文,2019,14(9):1064.
[6] 錢柄臻.大數據技術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27):191-192.
[7] 黃青.大數據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運用方法[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25):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