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起 栗潤 馬聰聰
【摘?要】幼兒屬于成長的啟蒙階段,這一時期他們所接觸的教育內容極其重要。而幼兒戲曲屬于綜合性的文學藝術形式,所以對于幼兒綜合性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打開幼兒眼界的同時,更加能夠培養孩子的語言交流能力、思維能力,也能夠陶冶性情,提升創造力和想象力。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借助戲曲文化促進4-5歲幼兒審美能力
【關鍵詞】幼兒園;戲曲文化;審美能力
一、戲曲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滲透價值
(一)有助于增長幼兒見識傳遞道德理念
處于幼兒階段的孩子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這促使他們逐步認知新鮮的事物,從自然向社會過渡這相當于一種社會化的過程。即通過學習社會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和技能,使得個人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并且發揮個人的價值。積極的社會化過程對于孩子的成長極其重要,這能夠幫助他們獲得良好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而幼兒戲曲則容納了社會生活里的種種行為規范、生活技能,多姿多彩的信息資源能夠滿足幼兒的求知心理,使得他們在增長個人見識的同時,還能夠體會到社會中的各種道德理念,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幼兒的生活圈相對狹窄獲取生活經驗的途徑有限,要有效成長必然需要開放的平臺擴展他們的視野,幼兒戲曲則成為有效的途徑,讓他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可以學習文明禮貌的良好品質。
(二)有助于豐富幼兒的生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娛樂活動也多種多樣,但是幼兒平常能玩的東西大都是玩具能看的大都是動畫片,這些東西雖然稱不上俗氣但絕不高雅。戲曲作為我國文化寶庫中-顆璀璨的明珠能夠為幼兒單一枯燥的生活注入新動力。平常的時候,幼兒在家里都可以自行練習并為爸爸媽媽表演一段定不失為一種高雅的生活方式。只有在生活中不斷接觸到戲曲,才能讓幼兒感受戲曲的魅力。
(三)有助于提升幼兒的審美意識
戲曲本身就是一門綜合的藝術,通過相對生動的表現形式吸引幼兒的關注,借助個性鮮明的人物,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在幼兒教育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因此被視為幼兒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所以我們需要切實地關注戲曲的重要性和教育意義。根據新課標提出的要求,戲曲教學應該從經典戲曲作品中汲取營養,培養幼兒的審美意識,提升其基本的文化素養。幼兒戲曲富含著極為豐富的內容,如話劇和皮影戲等等。任意一種劇種都能彰顯出其獨特的魅力,歌舞劇主要是借助于載歌載舞的形式,話劇則是通過人物的對話和肢體語等,傳達出作品的主旨。
二、借助戲曲文化促進4-5歲幼兒審美能力具體策略
(一)調動學習戲曲主動性,在學習中發展審美
應該站在幼兒的角度探索幼兒的認知規律和具體審美特征,從而調動他們學習戲曲的興趣,使其主動性充分彰顯出來,實現獨立思考和自我認知,并培養他們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讓其實現更加全面的發展。幼兒教師在開展戲曲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幼兒們的興趣點運用相對形象且具有吸引力的語言和動作等調動起他們的探索欲望使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相關的教育活動中強化最基本的學習意識。在幼兒們具備基本的戲曲意識后,老師應該重視幼兒們多種感官的調動,使他們的戲曲體驗得以豐富,在戲曲體驗中感受戲曲的魅力。教學實踐中需要積極地挖掘幼兒的實際需求提升幼兒對戲曲的學習主動性,在學習中發展學生的戲曲審美能力。
(二)以生為本,興趣引導審美
首先,幼兒教師要以幼兒為主體,引導其參與戲曲排演。在以幼兒為主體的情況下,他們才能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到戲曲學習當中,才能本著輕松愉快的心態學習戲曲知識,從而提升對戲曲的審美能力。所以,教師需要以幼兒為主體積極引導他們參與整個戲曲排演過程,并在此過程中滲透文化知識教學。其次,要照顧幼兒的學習和理解能力,簡化戲曲形式。對于戲曲藝術的學習和理解,成年人尚有難度,更不用說毫無基礎的幼兒了。所以,教師需秉持"人本教學"理念,盡量照顧到每名幼兒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在選擇戲曲藝術形式的時候盡量選擇那些簡單的形式,而且還要在簡單的基礎上繼續精簡。最后,幼兒教師參與其中,滲透戲曲和傳統文化知識鑒于幼兒的學習能力不強,所以整個戲曲教學過程中都不能少了教師的教育指導。尤其是在教授戲曲知識和傳統文化知識的時候,教師更需要注重教學引導方法,千萬不能讓幼兒產生枯燥乏味、難以理解之感,通過興趣引導學生對戲曲的審美能力。
(三)積極拓展將戲曲融入生活創造審美能力
對于幼兒教育來說,將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與戲曲教育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體現出教育的意義。老師應該積極拓展戲曲教育的內容:音樂活動中,幼兒通過欣賞戲曲音樂自由的表現表達,并且創編戲曲音樂;美術活動中,幼兒學習繪畫戲曲臉譜,學習制作戲曲服裝,手工課上學習制作各種裝飾品,以及簡單的戲曲中的道具;表演活動中,幼兒進行韻律活動,表演游戲等。通過不同的戲曲藝術活動途徑,提高幼兒的審美創造能力。
(四)正確引導培養幼兒戲曲審美
戲曲活動強調的是對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趣化,對幼兒知識技能與情感素質的培養,審美自然是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戲曲活動中,幼兒教師應給予幼兒自主思考、自由創作的空間,讓幼兒的個性、思維能力、想象力在戲曲活動中得到充分培養與鍛煉。但同時,也因為幼兒認知水平較低,學習、生活經驗有限,缺乏相應的組織與互動能力,所以在推動戲曲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幼兒一定的幫助與引導,以此保證戲曲活動的順利開展。在戲曲活動中,一些動作比較難完成,相關情感也很難領悟,這就需要教師能靈活運用多媒體,為幼兒展示與戲曲活動相關的影視資料、圖片等,給幼兒創設出活動情境,調動幼兒情感,充分發揮戲曲魅力,使幼兒能正確審視戲曲活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戲曲活動教育是一種有效的幼兒教育方式,在提高幼兒認知、豐富幼兒情感體驗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幼兒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幼兒戲曲對幼兒的重要影響力,將其作為啟發幼兒、幫助幼兒成長的重要動力。對于戲曲藝術的傳承和弘揚固然值得我們關注,但也不能忽視戲曲藝術本身的審美價值。幼兒教師應在活動中做好對幼兒的教育與指導,讓戲曲活動的美育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林露.戲曲教學進入幼兒師范院校課程的思考[J].廣西教育,2018(43):77-78+100.
[2]李玉榮,劉開國.淺談如何培養幼兒對戲曲的興趣[J].新課程(綜合版),2018(07):161.
[3]韓露.戲曲官帽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妙用[J].湖北教育(政務宣傳),2018(05):49.
(作者單位:方城縣縣直機關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