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霞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復雜,同時對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及英語綜合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然而,有的教師因自身教學經驗不足,對英語閱讀教學的重難點認知和把控存在偏差,將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簡單理論知識的傳授上,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導致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不足,難以實現(xiàn)自主學習和自主研究,且缺乏學習動力和欲望。閱讀素養(yǎng)主要是指學生在個人學習目標的指導下,在閱讀及社會實踐中所體現(xiàn)的理解、運用及反思閱讀材料和文本的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將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閱讀策略的分析及實踐上(卜洪超、石安平 2017),鼓勵學生在自主參與和實踐閱讀的過程中提高個人的閱讀素養(yǎng)。
教師要意識到環(huán)境的教育和引導價值,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注意課堂的開放性和自由度,讓學生在自主分析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中實現(xiàn)良性成長和發(fā)展。然而目前,許多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無視課堂環(huán)境的塑造及學生的個性差異,采取“一刀切”的形式落實教學任務,使得課堂氛圍非常沉悶和枯燥乏味。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時,這一課時涉及的復雜單詞比較多,包括school,Chinese,monday,music等,為了抓教學進度,教師直接要求學生背誦單詞,并沒有營造自由、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也沒有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閱讀,導致他們只能采取死記硬背的形式記憶單詞,機械應對教師布置的閱讀作業(yè)。鑒于此,教師首先要調整教學方向,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為依據(jù),正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他們充分的鼓勵和肯定,引導他們在自主實踐和小組合作中掌握閱讀的本質和精髓,學有所獲。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留出5—10分鐘時間讓學生先略讀整篇文章,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讓他們以“我最喜歡的subject”為主題,分角色對話,營造一種真實可感的環(huán)境氛圍,從而讓他們在自由對話時了解Chinese,music,art等單詞并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分層閱讀作為閱讀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分層閱讀教學有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課堂閱讀活動,實現(xiàn)高效閱讀和集中閱讀。在分層閱讀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加強與文本的溝通,產生更多的情感共鳴(范興平2017),同時要了解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的真實狀況,引導他們集中注意力與文本進行互動和溝通。
另外,對英語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引導他們反復閱讀,鼓勵他們利用不同的工具書來了解閱讀文本的主旨,并提出個人獨到的見解,提升其英語思維水平。教師要做學生的傾聽者,了解他們的個性偏好及層次化發(fā)展要求,結合他們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給予其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及針對性的輔導,讓他們充分發(fā)揮個人想象力并培養(yǎng)拓展能力。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Unit 8 Birthday story time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制作十二張卡片,每一張卡片上寫上代表月份的單詞,先讓學生學習 January,F(xiàn)ebruary,March,April這4個單詞,然后引導他們閱讀課后小短文,找出剩下的代表月份的單詞,同時采取深入淺出的形式,引導他們對這篇文章進行簡單解讀,從而對知識有一個宏觀的印象。
學生是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的主體及對象。任何教學實踐活動都要以學生為中心。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完成課外拓展閱讀,針對其學習能力及閱讀興趣布置不同的閱讀任務,讓他們能夠在課外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自主閱讀行為習慣,真正實現(xiàn)課外閱讀與個人生活實際之間的完美融合。其次,教師要注重放松對學生的嚴格管制,關注課內外內容的銜接和互動,給予他們更多的肯定和鼓勵,轉變其被動地位,挖掘其學習潛能,讓他們擁有更多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和動力。最后,教師要注重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了解有效閱讀的具體內容和形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從中獲益,并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養(yǎng)成自主分析的習慣。
為了避免學生出現(xiàn)方向上的失誤,教師還要為每一個小組設置相應的學習任務及問題,其中圖片展示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將圖片展示和文本閱讀相結合,引導學生完成拼圖閱讀,并留出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完成持續(xù)默讀,對閱讀文本有一個深刻的認知;讓小組長帶著小組成員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實現(xiàn)合理分工,從而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清晰地認知個人的學習能力和不足之處,學會自我教育并不斷提升,主動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cartoon time中Billy likes eating nice food和Billy wants to find out about cooking這兩段對話,讓他們身臨其境地感知比利(Billy)當時的心境。當學生完成整篇文章的閱讀之后,教師還可以鼓勵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理想和最愛做的事情,并讓小組推選代表在全班公開發(fā)言,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表達能力,為后期的自主閱讀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后,教師要進行簡單點撥及總結,讓學生意識到個人的不足及優(yōu)勢,從而主動學習他人的做法,真正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安夢迪 2016)。
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是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教師要盡量避免對學生的簡單苛責,而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保障師生地位的平等性,將自主對話的權利交給他們,讓他們在個人學習興趣的指導下主動和教師溝通。教師還要分析學生產生倦怠和反感心理的原因,了解其學習動力及障礙,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他們意識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懷及肯定,從而實現(xiàn)自我教育,不斷提高個人的學習能力。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不足,對教師非常依賴,往往以教師作為個人行為舉止規(guī)范的榜樣。教師要在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的過程中調整其學習行為和方向,為他們提供針對性的輔導和幫助。在前期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采取提問的形式與學生互動。這種良性溝通的形式既能體現(xiàn)英語課堂教學的本質要求,又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降低其學習的難度。為了實現(xiàn)高效教學并保障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可以將展示圖片、看視頻、講故事等與學生的自主實踐相聯(lián)系,保障他們能夠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究學習,從而對閱讀文本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學會自我教育和自主反省。另外,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教師要作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圍繞學生開展教學工作,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和主動思考的學習行為習慣,保障教學的針對性及合理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即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們在學科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和著眼點,了解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真實狀態(tài),不斷實現(xiàn)其生活實際與英語教學的更好融合。英語知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教師要以生活經驗為切入點開展形式多樣的英語教學實踐活動。在開展課堂教學實踐之前,教師要了解英語這門語言的具體內容及人才培養(yǎng)目標,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條件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引導他們主動完成不同的文本閱讀任務,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提高閱讀素養(yǎng)。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Unit 2 Good habits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說出自己在生活中堅持的好習慣,然后在黑板上板書walk,get up,go to school,go to bed等短語,鼓勵他們用英語表達自己上學、睡覺的時間,從而降低理解難度,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
需要注意的是,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及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教師要選擇符合學生語言水平和認知水平的閱讀文本,讓他們能夠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技巧。其中,學生已有的社會生活經驗及英語知識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依據(jù)和資源。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條件,分析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并給予相應的輔導及肯定,讓他們在主動學習和自主實踐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產生閱讀欲望,從而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提升語言綜合能力。教師要站在客觀的角度,給予學生公平且科學的幫助,了解其學習能力及學習條件,鼓勵他們在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中實現(xiàn)個人的良性成長和發(fā)展。
綜上所述,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就需要教師以閱讀資源為切入點和出發(fā)點,分析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的真實狀態(tài),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向。另外,教師要在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將課堂的主動權和選擇權交給他們,保障他們能夠在與教師的互動和溝通過程中真正掌握英語閱讀的技巧和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