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敏
課程資源是指供給課程活動,滿足課程活動需要的一切,包括構成課程目標、內容的來源和保障課程活動進行的教學設備和教學材料(周廣強 2004)。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是在我國基礎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時代背景下提出來的。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小學英語教師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整合,運用QQ、微信、互聯網等平臺豐富教學資源,拓展學用渠道,使英語教學逐漸“活”起來。學生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構建者,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提升。由此可見,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出。
課程資源按照不同的特點,有不同的分類方式。根據存在方式,課程資源可以分為顯性課程資源和隱性課程資源(周廣強 2004)。顯性課程資源是指看得見、摸得著,可以直接運用于教育教學活動的課程資源;隱性課程資源是指以潛在的方式對教育教學施加影響的課程資源,如學習和社會風氣、家庭氣氛、師生關系等。與顯性課程資源不同,隱性課程資源不能構成教育教學活動的直接內容,但對其質量起著持久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無論是顯性課程資源,還是隱性課程資源,都具有開發、整合、利用的空間,教師對其進行適當開發和利用,將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英語教學從傳統的教師主動傳授輸出、學生被動接受輸入模式逐漸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模式。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知識展現形式和新的思考角度,從而提高他們理解新知識的效率和質量(李永強 2019)。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開發和整合課內外課程資源,充分發揮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升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
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鉆研教材、備課時應合理構建課程資源的結構,根據教學和學生發展的需要采用恰當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在設計任務活動時,從研讀教材入手,以學生為本,精挑細選任務活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進行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Unit 1 Cinderella 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尋找與教材故事內容相關的文本,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或者舉行在線故事續寫競賽等有趣的活動,以激發其學習熱情,提升其語用能力。總之,教師在課堂上是“用教材教”,而不僅僅是“教教材”。只有根據教學需要,拓展教學內容,整合課程資源,才能優化教學效果。
可用于日常教學的信息技術手段包括多媒體技術、動畫技術、交互式白板等。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看動畫理解文本,通過播放音頻讓他們鍛煉聽力等,有助于培養其聽、讀能力及思維能力;運用實物投影手段,即時評價學生的書面練習,達到現場反饋的效果,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這些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打破了傳統的“黑板+粉筆”教學模式的局限,豐富了課堂教學手段,活躍了課堂氣氛,呈現了仿真的語境,鍛煉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課內,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向學生呈現學習資源,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完成任務型活動;課外,信息技術依然能起到支持學習的作用,通過QQ群或者微信打卡小程序等,可以實現教師在線即時評價學生的語音作業或者批改書面作業,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互聯網+”時代推動了學習途徑和學習方法的優化。過去,學校的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陣地;現在,學習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進入學習狀態。目前,教育信息技術領域最時興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技術是網絡微課。在內容上,微課不僅是日常課堂的再現,還更精致,更有深度和廣度,是英語課外學習的必要補充。微課具有雙重特性,既能滿足尖子生課堂“吃不飽”的需要,又能為后進生提供深入淺出的耐心輔導。小學英語教師使用微課輔助教學,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微課的使用也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使其學習方式更靈活。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每個單元由7—8個板塊組成。英語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從校情、班情出發,在深入鉆研教材、分析學情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教材內容,開發、完善課程資源。根據教學需要,教師可以從教材中的某個知識點或者某個話題入手,搜集與之相關的課程資源,深入探究,作好微課的前期設計與制作工作,以輔助學生進行延展性學習。所選知識點應側重體現課堂所不能或不足以達到的深度和廣度。
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Unit 6 In the kitchen的單元話題是“談論餐飲”,Story time板塊新授的詞匯包括 bread,meat,potatoes,soup,tomatoes,vegetables等常用的飲食類單詞,Culture time板塊內容涉及中西方餐飲文化差異,提及中國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教師可針對以上兩個板塊開展課外的延展性學習,帶領學生對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進行深入探究,設計多元化的活動使學習立體化、自主化。學習的深度、廣度決定學習的效度。通過對教材資源的深入分析、思考、探索、拓展,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豐富、更有趣、更有意義,學習面更廣。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的Culture time板塊主要通過圖片和簡單的對話或文字介紹呈現中外文化的異同,幫助學生拓展視野,加深其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熱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該板塊的教學素材,開發更精致、更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的主題式微課,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讓他們了解豐富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等文化知識,知曉英語國家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理解英語所蘊含、承載的文化內涵。對中外文化的學習不限于課堂40分鐘,教師原創的文化微課可以為學生打開一扇時空大門,使其暢游在浩瀚的世界文化海洋之中,幫助他們理解所學內容,開闊眼界。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是“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教育部 2012),這是對跨文化意識培養提出的明確要求。在小學五、六年級英語教材中,有的Culture time板塊涉及中西方的節日,有的涉及中西方的服飾,教師可以根據相關教學內容,進行主題式的課程整合設計。
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中Culture time板塊內容為萬圣夜(Halloween),簡單介紹了萬圣夜的時間及傳統習俗,這一話題深受學生的關注和喜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主題式的研究學習,將Halloween與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及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Unit 8 Christmas話題結合,制作成主題為“festivals”的文化系列微課。如Halloween微課通過介紹萬圣夜的簡要歷史背景,呈現相關英語詞匯的表達及西方人慶祝此節日的方式,采用圖片、視頻等多模態形式直觀地將西方節日文化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自主學習微課,拓展對英語國家文化知識的學習,提升跨文化意識,更好地理解語言知識,掌握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英語的隱性課程內容紛繁多樣,錯綜復雜。從性質上看,可分為物質形態與精神形態。物質形態的英語隱性課程主要指能融入英語教育意圖的校園環境、教師環境、教學設施等物質因素。精神形態的英語隱性課程是指將英語教育理念投射其中的人文環境、精神風貌及師生間共同持有的價值追求、道德情感和行為模式等,包括英語學術氛圍、教師的人格魅力、人際關系等。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家校聯系的方式更加多樣、便捷。教師、家長、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QQ或者微信等平臺建立班級在線學習共同體。它與傳統班級教學和教學組織的主要區別在于強調人際心理相容與溝通,在學習中發揮群體動力作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通過QQ和微信等通信工具,教師更容易與學生、家長無障礙互動、溝通,發揮人格魅力,以性格、氣質、品行、能力、道德感染學生、家長,從而使教師、家長、學生形成一股合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其個性化發展。
教師曾嘗試運用QQ和微信作為學習互動平臺,支持課后學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師在微信打卡小程序中建立英文朗讀群,每天布置小任務,并進行文章朗讀示范,促進學生互相聽、評英語課文的在線互動,使課堂上羞于表現的學生在課外有充分展現才華的機會,而且“聽其他學生朗讀,評講優點”也使學生的聽更專注。又如,學生上傳當晚寫的英語作文,教師可以對其進行點對點在線批改,并及時點撥,使他們能清楚地認識到文章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糾錯,這有助于提升其寫作水平。
開展豐富的校園英語活動、創造優雅的英語校園環境、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是開發隱性課程資源必不可少的環節。學校可以定期開展講故事視頻競賽、英語配音評比活動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以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這既能鍛煉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又能陶冶他們的情操。
2018年底,江蘇省南京市教研室舉辦了首屆英語“講故事展風采”比賽,學生參與熱情高漲,他們通過運用手機錄屏、教師在線指導的方式,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鍛煉用英語講故事的能力。教師也紛紛參與其中,利用QQ或微信進行朗讀指導,督促學生練習英文故事演講,使他們的誦讀能力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提升。最終,獲得該比賽“故事星”稱號的學生有近百人。
借助便捷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師還可以通過實施短劇課程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英語短劇的背景、音效、音樂甚至道具,皆能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呈現最佳的舞臺效果。在日常訓練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輔助他們掌握語言、鍛煉表演能力。例如,錄音機用于現場錄音、回放,能幫助學生理解如何有感情地表達;手機或者攝像機用于現場錄像,能幫助學生及時調整、糾正表演時的動作。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短劇課程能使學生充分體驗真實語境中的語言運用。在學生充分地學習、體驗、操練下,學校的英語短劇Need you now在所在區開展的英語短劇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信息時代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英語教師應充分關注顯性英語課程資源及隱性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整合及利用,提高課程資源開發意識,借助微課及其他網絡平臺,創設英語學習環境、營造英語學習氛圍,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切實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