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琴
所謂信息差,是指人們在掌握信息方面所存在的差距。人們傳遞和交流信息進行交際的必要性來源于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差距(周一娜 2019)。左飚教授指出,人們通過交際縮短填補了各自缺少的信息,擁有了短暫的信息平衡。因為人們不斷擁有新的信息,不斷打破之前的信息平衡,所以信息差是永遠存在的(嚴雪潔 2017)。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以下簡稱《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能就熟悉的話題與教師或者同伴用英語交換信息、參與討論、提出建議(教育部 2012)。所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預測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在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設置相應的信息差任務與活動,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他們的專注力,實現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效率。
新課標教學大綱要求教師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而不能讓他們被動地等教師安排或者接受教師事先的安排。永遠存在的信息差使人們產生交際的欲望,自覺填補缺少的信息,使自己更優秀。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設計落實信息差任務與活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黃苑筵 2013)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英語閱讀課堂上,教師應運用信息差任務與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閱讀課的導入熱身環節,教師可以呈現一些趣味性、生活化的材料或者話題,引導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填補各自缺少的信息,讓所有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獲,在收獲中感受到英語閱讀學習的樂趣,并產生想知道更多信息的欲望。如果教師在課堂中一味地講解書本中僅有的知識點,課后機械地操練習題,不挖掘背景知識,不延伸課文內容,學生就會感到乏味,慢慢磨滅對英語學習的熱情。
為了提高、保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創設生動、有趣、真實的課堂活動與任務,這時信息差就尤為重要了。信息共享是人們的一種普遍心理需求,青少年求知欲特別強,教師要抓住這一心理特征,在課前精心準備、課中有效實施信息差活動,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學習熱情與興趣。
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Krashen)認為人們可以通過學習與習得掌握第二外語,學習著重于語言規則,關注語言形式,習得著重于自然真實的交際環境,關注意義(史揚、張倩雯,等 2019)。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輸出的目的是交際,學生為了填補自己缺少的信息與滿足自身的求知欲,愿意積極參加有價值的信息差交際活動,在自然真實的情景中習得英語。
信息差在英語閱讀課中的運用,不僅能激發學生獲取信息的內驅力,而且能點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點要引導學生運用英語自信流利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順利完成交際任務,而不能一味糾正他們的細微錯誤。
在英語閱讀課堂上應用信息差任務與活動效果明顯,在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的各個環節都可以喚醒學生要交往的念頭,增添了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勇氣。課堂中如果學生想用英語獲取自己想要的內容,一定會想方設法地說英語,在一來一往的交際中,雙方都能達成各自的目標,填補各自缺少的信息。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活動效果真實有效為指南設計實施信息差任務,在寬松的信息差交際中,使學生增強自信與歸屬感,減少焦慮與不自在,大膽地交流,認真地聆聽,促進英語語言的習得(段雅潔、李晶 2012)。
《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應該了解并尊重學生的特點、挖掘潛能、鼓勵創新,給學生提供寬廣的思維與自主發展的空間(教育部 2012)。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挖掘英語閱讀課文的背景,又要基于課文延伸教學內容,用信息差設計創造性的課堂任務與活動,給學生提供思考、鍛煉、運用創新思維的機會(熊瑜穎 2017)。
《課程標準》提倡自主探究式學習,讓不同的思維不斷碰撞出創新與合作的火花。以信息差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真正有意義的交流活動、促成經驗自然分享、達成信息的平衡;當各自擁有新信息的時候,就會打破舊的信息平衡,激發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形成創新。教師應激發學生主動獲取信息的內驅力,提高學生參與語言實踐的專注度與廣度,填補信息差,掌握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學習目標,培養他們的創新與合作精神。學生之間的互動是信息差教學的主要表現形式,在模擬情景中學生進行有意義的英語互動交際,閱讀前與閱讀中增加英語輸入量,在閱讀后增加英語輸出量,創造性、綜合性地使用英語交際。
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通常帶領學生按照“快速閱讀—分段閱讀—整體閱讀—核對答案”的步驟學習閱讀文本。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逐漸對這種簡單、乏味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采用拼圖閱讀法,即把閱讀文章分成幾個部分,每個學習小組或者每兩個學習小組負責閱讀一部分。在閱讀前布置相應的任務,閱讀后組內分享學習成果,最后讓不同組的成員構成一個大組,學習完整的文章,大組成員之間交換信息,達成對整篇文章的理解。拼圖閱讀法利用信息差任務與活動,讓學生享受閱讀的過程,從而激發他們英語閱讀的濃厚興趣。
下面以一堂具體的課例詮釋信息差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本堂課的教學內容為廣州牛津版《英語》七年級(下)Unit 8 From hobby to career Reading部分。本單元以“愛好與事業”為話題。Reading板塊中的閱讀文本為英國著名天文學家帕特里克·摩爾(Patrick Moore)的自述,講述了他如何將孩提時代觀測星星的愛好轉變為自己的終身事業,同時讓人們意識到愛好與未來職業的關系。這篇閱讀文本是指導學生撰寫自傳式記敘文、描述自己愛好時參考的范例。
本校七年級(1)班(實驗班)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好,探究能力較強。課前授課教師通過簡單的問卷調查得知此班共47名學生,有43名學生不了解英國著名天文學家帕特里克·摩爾。于是,授課教師安排學生在課前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份關于帕特里克·摩爾的思維導圖。在教學中,以思維導圖為“支架”幫助學生完成信息差學習任務。
1.語言能力
(1)閱讀一篇自傳式記敘短文,了解自傳式記敘短文的寫作方法(時間順序)。
(2)掌握本課時的核心詞匯及短語。
(3)初步掌握略讀、掃讀、精讀的閱讀技巧。
(4)根據思維導圖的信息差,開放式采訪帕特里克·摩爾,增強自信,提高口語表達與聽的能力。
2.學習能力
(1)通過自主查閱資料、小組討論等活動發展合作、溝通與交流的能力。
(2)能使用略讀、掃讀、精讀等閱讀策略獲取文本信息,用拼圖閱讀法通過交際活動填補缺少的信息,最終全面了解文章內容,復述課文。
3.文化意識
正確看待愛好與事業的關系,形成認識:要通過努力和堅持將自己的愛好發展成為事業。
4.思維品質
(1)能辨析閱讀材料中的愛好與職業、事業的關系。
(2)培養積極健康的愛好,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堅持努力奮斗。
1.幫助學生通過略讀、掃讀、精讀,拼圖閱讀法,最終復述課文,并掌握自傳式記短文的寫作特點:時間順序。
2.利用思維導圖的信息差開放式采訪帕特里克·摩爾。
閱讀前,聽唱一遍Be What you Wanna be后回答兩個問題:
1.What is the song about?
2.Which job do you hear?(A doctor,actor,lawyer,singer,president,policeman,fire fighter,post man)
【設計說明】1—4組的學生重點聽歌曲前半段,寫出所聽職業;5—8組的學生重點聽歌曲后半段,寫出所聽職業,最后填補兩大組缺失的信息。通過信息差活動,可以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內驅力。
展示第1組與第8組制作的思維導圖。
【設計說明】思維導圖的形式不拘一格,信息有所差異。圖1多了兩條分支:How tall,His advice。其中His advice留了懸念,待當眾分享時才揭曉謎底。共性的Careers分支圖1多了2項細枝:composer,dubbing actor,從而讓其他學生更多地了解帕特里克·摩爾。
閱讀中,首先1—4組閱讀課文前兩段,5—8組閱讀課文后兩段,在組內分享交流信息并完成閱讀任務。接著第1組與第5組合并為第一大組拼圖完整文章,第2組與第6組合并為第二大組拼圖完整文章,以此類推,全班形成四大組。四大組分別復述課文。
【設計說明】利用拼圖閱讀法,讓學生閱讀文章不同的部分,產生信息差,通過交際活動填補缺少的信息,最終能使其全面了解文章,提高他們在課堂上的專注力與表現欲。
閱讀后,每個小組利用信息有差異的思維導圖采訪帕特里克·摩爾。
【設計說明】學生利用信息差,吸引同學的聆聽與參與,使其更加全面地了解帕特里克·摩爾。
展示中國的名人如魯迅、袁隆平的圖片,讓學生回答“How do we achieve our dream from hobby to career?”,并討論與此相關的名言警句。
【設計說明】學生對名人的敬佩之處既有共性又有差異,腦海中的英語名言警句也各有差異,這種信息差的存在,使得討論更有意義。
從2017年9月學生剛入學起,教師就一直在所任教的七年級(1)班和(4)班開展將信息差應用于閱讀板塊教學的實踐,從摸索到逐步成熟,堅持不懈地落實信息差教學。不管是在班級整體成績還是在學生個體進步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在2019年11月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永平片九年級期中考試中,班級成績實驗班九年級(1)班同比高出了1.75分,普通班九年級(4)班同比高出了1.56分;實驗班九年級(1)班,優秀生同比多出了10.00%,普通班九年級(4)班,“學困生”同比減少了27.27%。試卷110分,語法選擇與完形填空以篇章形式考查占30分、純閱讀占45分,這說明信息差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
由此可見,具有信息差活動的英語閱讀課堂把學生的被動地位轉為主動地位,由單純的閱讀課變成了運用英語的實操課。信息差是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互動的動力,是學生利用英語交流的源泉。教師應想辦法創設信息差活動,創設語言交際環境,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最終提高教學效果(熊瑜穎 2017)。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信息差能有效幫助教師設計出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與語言運用的活動。信息差提倡真實的交際,要求課堂教學成為學生交換信息、填補各自缺少的信息、完成真實有意義交際任務的過程。信息差任務與活動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促進了他們的語言習得,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與合作能力,改變了只注重閱讀技巧傳授的課堂,提高了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使其最終學會了用英語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