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乃花
(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高郵鎮秦郵初中 225600)
隨著科學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種輔助教師進行教學的手段應時而生,微課教學也是信息時代的衍生物之一.新課程提出教師在教學活動時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思想,緊跟時代的步伐完善自身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化學教學.由于化學學科具有抽象的特點,教師很難將教學內容直接傳授給學生,導致教學活動出現問題.而教師通過利用微課進行化學教學,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將化學教學課堂變的更加生動、形象,保證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微課導學主要是教師將微課作為載體,并結合研學案逐漸形成全新的教學模式,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是將翻轉課堂以及研學后教進行充分地融合.翻轉課堂重視學生的課前以及課中環節,缺少課后復習環節,而研學后教則通過導學案先學習后教學,以此來突出學生以及教師的地位.但是,上述兩種教學方法均存在一定問題,微課則將二者完美的融合并將二者的不足之處加以更改,創造出全新的教學模式.
微課導學主要是通過教學三步法進行的.首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對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學習的需求展開分析,并通過導學案以及微課進行視頻制作.學生通過觀看教師的視頻,能夠展開自主思考并向教師提出問題.其次,教師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實時跟進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引導學生進行自主交流加深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最后,教師教學結束后需要與學生進行溝通總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并鞏固學生的所學知識.教師通過利用微課導學能夠更好的展開化學教學,培育出更多高素質人才.
以滬教版九年級上的“奇妙的二氧化碳”為例,教師需要從課前預習、課中學習以及課后復習三個教學環節講述微課導學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課堂中的應用方法.
1.課前預習:教師對教學內容展開分析并制作相關教學材料供學生觀看、思考
教師將二氧化碳作為主要的教學研究內容,根據學生實際的化學能力制定實驗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目標則是幫助學生梳理教學內容,促進學生進行高質量的自主教學活動.教師在制度教學任務時,需要滿足學生的基本學習需求,并針對教學活動的三個環節制定不同的教學活動.

2.課中學習:教師指導學生并為學生解答疑惑
教師需要提前布置好實驗課中所需的設備,并根據班級的學生數量進行分組,為學生進行實驗布置.保證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夠進行自主研究,同時教師也需要對學生講解實驗注意內容,減少意外的發生.教師在實驗教學活動中,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身份轉換為引導者,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更好地探索實驗內容,最后實驗結束時,師生共同針對實驗內容進行總結.
3.課后復習:教師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教師需要針對課前、課中環節進行總結、反思,針對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更改,便于下次開展更好的實驗教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解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課程結束后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內容鞏固,保證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進行轉化,可以更好地掌握其他化學知識內容.教師為學生布置課下練習部分,學生能夠將不會的知識內容通過微課平臺請教老師或其他學生,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并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學生還可以利用家中的電子設備下載相關的操作模擬軟件,使學生熟練掌握實驗的各步驟,便于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內容.
綜上所述,初中教師合理地應用微課展開化學教學活動,不但能夠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也能滿足學生隨時想要學習的需求,使學生處于自主狀態開闊自身的思維.但是,教師也要知道微課教學并不是萬能的,現階段的化學實驗教學活動屬于實驗初始階段,因此存在著部分難以預料的事情.這些潛在的問題需要師生共同面對,教師不斷完善教學模式并對學生開展高效的教學活動,爭取培育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