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茹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蘆墟初級中學 215200)
傳統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講臺上講解化學知識,學生在臺下吸收化學知識,該教學模式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于強行記憶知識點,無法將化學現象與生活知識緊密聯系,無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新課程改革進程不斷推進,素質教育成為教育領域重視的問題,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融合生活知識,加強化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通過化學問題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提升化學課堂是實用性,在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構建生活化教學情景有利于激發初中生化學知識探索興趣,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下掌握化學原理、記憶化學公式,對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具有重要意義.
1.結合生活話題,讓學生積累知識
課堂導入環節作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環節,教師在課堂導入時可結合生活中的熱點問題,通過熱點問題引發學生化學思考,讓學生將生活中的現象與化學知識緊密聯系,教學過程中通過生活情景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樂趣,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比如,學習“燃燒與滅火”內容時,化學教師利用多媒體工具播放社會中發生的火災或者化工廠爆炸事件,面對這些實事熱點問題,學生的積極性直接被調動,教師在播放多媒體視頻后引出問題:“如果你是消防員,面對火災情況,你會如何面對?”教師在提問后會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提升學生學習注意力.在化學學習中構建生活情景,有利于提升學生化學知識應用水平.教師也可利用多媒體工具播放我國神舟號飛船升空景象,讓學生探究火箭升空需要多少推動力問題,學生可利用信息技術工具搜索資料,一般情況下,火箭上升速度是8km/s,面對這種速度,火箭外殼會產生強烈的摩擦力及高溫.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后,教師詢問學生火箭是材質,并導入“金屬的冶煉及利用”課程內容,學生在滿足自身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后,也能對知識有深刻的印象.
2.通過故事引導,讓學生掌握知識
初中化學教師可將小故事作為教學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也能提升學生課堂參與性.初中生在初次接觸化學知識時,會感到化學知識較為陌生及抽象,在學習時較為吃力,對此,教師可利用小故事讓學生了解化學現象.比如,學習“奇妙的二氧化碳”知識時,教師通過生活中的案例進行引導,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內容如下:“意大利北部山谷中在穿越時,人們攜帶一只小狗,小狗在穿越過程中會莫名死亡,但人卻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人們在蹲下抱著小狗的情況下,人便會死亡,因此,這座峽谷也叫做死亡之谷”.教師通過這個小故事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死亡之谷的現象也會感到困惑,教師繼續講解,這座山谷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下部凝聚,小狗在經過時窒息死亡,人的高度比小狗高很多,在經過時能保持正常呼吸,因此不會死亡.通過該故事為學生學習二氧化碳知識做出了鋪墊.教師也可通過較為常見的故事進行講解,比如:“北方家庭為防止冬季蔬菜損壞,會將蔬菜封閉在地窖,一段時間后,農民為了進入地窖,會點燃一根蠟燭,若蠟燭正常燃燒,人們便能進入地窖搬運蔬菜,若蠟燭熄滅,人們則無法進入”.通過該故事也能調動學生思維,教師組織學生探究該故事現象,讓學生掌握二氧化碳知識,在輕松及和諧的環境中幫助學生掌握化學知識.
教育知識均來自生活,日常生活為教育提供豐富的素材,因此,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觀察學生的接受能力,通過日常生活現象轉化化學問題,強調生活知識與化學主題的聯系,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中感受化學知識,提升學生對生活的熱情,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維觀念,使課堂真正回歸生活.課堂教學時,教師應當凸顯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眼睛觀看生活中的化學知識.比如,家長利用食鹽水選種子,這種選種子的原理是什么?鐵門上會涂抹一層油漆,涂抹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常見各種垃圾,污染最大的垃圾是什么?通過這種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問題,面對生活中的常見案例,教師不應當單純以教材知識為主,而是讓學生進入社會實踐,比如,觀摩農業生產技術,傾聽農業生產人員的講解,在實踐過程中找到化學答案.學生近距離觀察生活現象,也能理解鹽水配種的原因,理解物質密度解決生活問題的現象,學生完成自主實踐后,在一定程度上會認識到生活化學習的意義,從而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開發生活中的資源,初中化學部分知識較為抽象,學生對學習內容無法有效把控,部分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畏懼心理.教師設計教學活動過程中,應當不斷挖掘生活中的資源,將生活資源與化學知識結合,設計個性化的化學較為方案.通過生活知識能消除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恐懼,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化學知識探索中.在生活化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對教育資源進行優化,通過生活化知識強化提升化學素質,若化學步驟較為復雜,實驗內容較為混亂,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會產生厭倦心理,無法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化學核心素養.因此,在化學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通過鮮活的例子為學生進行指導,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將進一步提升,成功解決化學學習面對的困難,讓生活知識成為化學學習的載體.
教師在課堂內容學習后,需要為學生預留作業.青春期階段的學生容易出現不良情緒,但該階段也是學生鞏固基礎知識的階段,只有讓學生情愿做作業,才能將課堂學習的知識鞏固.因此,化學作業布置過程中,要思考化學作業與生活知識的聯系,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完成作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操作能力.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若想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師應當在化學教學中引入生活化知識,讓生活中的知識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將化學知識與生活知識結合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有明確的認識,在合理規劃教學方案后,讓學生輕松且直觀的把握化學知識,達成學生高效培養目標,構建理想化的課堂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