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慧穎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一一三中學 150000)
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打破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節奏,也嚴重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生活!2020年1月29日,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各級教育部門集中各種教育資源做到“停課不停教、不停學”.搭建空中課堂,開展線上教學模式.對于從未涉足過“線上教學”的筆者來說,是一次挑戰也是一種考驗,更是一種磨礪.
剛得到“線上教學”的消息,讓沒有線上教學授課經驗的教師上直播課,內心還是很抵觸的.學校為了打消教師們的心理顧慮,盡快進入網絡主播的角色,邀請教育專家通過網絡平臺,就當前國家防疫的嚴峻形勢、線上教學需要做哪些準備、直播教學時如何保護自身安全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邀請教育直播平臺的技術專家對教師進行平臺操作方面的培訓,并為各個學年配備了信息技術教師作技術顧問,全天候、全時空、全方位的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通過培訓及學習,內心的顧慮少了,抵觸的心緒化解了,筆者積極地調整心態,認清“變”與“不變”,變的是教學方式,不變的是和學生一起成長.面對新的教學方式的變化,筆者爭取主動擁抱變化,將困難和挑戰更多的變成學習和成長的契機.
畢業班的學段特點是中考壓力大、復習時間短,任務重,為了為保護學生視力,一節課只有30min,如何提高復習效率、如何隔著屏幕抓住學生就成為關鍵.為了更好的解決上述問題,筆者的各種“磨”開始了,就如北師大陳麗教授所說的“線上教學,學生是通過三種教學交互方式學習的,第一是與教師進行交互,第二是與學習資源進行交互,第三是學生之間進行交互……”
1.“磨”教學平臺,讓效果更清晰、交流更順暢
為了使直播達到預期效果,在試課階段,嘗試使用多種直播平臺,通過對全體學生開視頻的條件下畫面傳輸是否延時、是否支持屏幕共享、是否支持課件演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是否有卡頓等方面進行了比對,最終選用騰訊會議作為主平臺,選用釘釘軟件作為替補平臺.
為了提高學生作業的上交情況,提高批改效率,筆者也進行了多個小程序和APP的嘗試使用,最后選用“小七學伴”,選用“每日交作業”作為替補程序.
2.“磨”備課環節,個性化備課,做到心中有學生
根據學校的教學進度,集體備課的內容,再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的備課,筆者大量地收集相關教學素材,制作課件及教案,包括提問都落到了不同層次的具體學生,爭取每節課做到人人發言,人人參與,自我演練,一次次的修改,直到正式上課為止,這樣既保證了提問的有的放矢,關注到了各層面的學生,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課堂效率.
3.“磨”上課環節,給學生一個教學精湛、感覺幸福的課堂
專業豐富的教學內容會讓課堂更精彩,在課堂上筆者作為一個有溫度、有情懷的角色在學生中出現,用幽默的語言、貼心的關懷、高質量的教學去鼓勵學生,少一些說教、多一些理解,把線上教學當做幫助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支架和工具,陪伴學生走過這段不平凡的時光!
4.“磨”輔導答疑環節,讓每位學生都能各取所需
輔導答疑環節,首先要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疑問,筆者是通過兩個方面幫助學生尋找的,一是作業分層,二是進行學情反饋檢測,為了及時解決學生的疑問,筆者采取共性問題利用騰訊會議解決,個性問題利用微信答疑群點對點的解決,使復習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跟得上、聽得懂、學得好.線上教學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也將是常規課堂教學的有益輔助手段,抓住新機遇、一起努力進行深度學習,學會解碼,修煉思維,深挖網路教學的精髓,熟練掌握網路教學的技能,積極探索開拓出更好的網路教學新模式,探索永遠在追求的路上.疫情當前,攻堅克難,作為教育工作者在傳播學科知識的同時,更要傳遞人文關懷與心靈撫慰,線上學習,變化的是學習環境、學習方式,不變的是立德樹人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