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方成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春申中學 215143)
以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傾向于知識的“灌輸”,相比于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教師更加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而且,傳統課堂內,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得到明顯的體現,教師在課堂內的占比過高,壓抑學生數學思維開拓.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數學學科素質,首先要求教師認真研讀新課改的內容,把握重要理念,明白學生的培養和發展方向,優化課堂方案.接下來本人將聯系教學經驗,基于實際情況,談一談培養初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具體教學建議.
數學學科本身難度大,思維多方向延伸,如果打理不清,很容易出現思維混亂的問題.因此,對于思維短板、思維混亂的情況,教師應該具體學生具體分析,尋找每個學生的數學思維瓶頸和問題,精準突破.在課堂上,對思維導圖的講解要到位、詳細,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清晰的思維體系,從而通過自身思考和探究知識之間的聯系,或者借助教師的幫助,突破思維瓶頸,解決問題.有時,學生遇到的問題并不能通過做題等方式明顯體現出來,這就要求教師去把握問題的本質,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分析表面問題和現象上.
例如,有的學生在做題的時候步驟跳躍性比較大,這種情況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學生的思維跳躍性好,為了節省做題時間而跳步驟答題.二是邏輯性不夠強,思維導圖缺乏“聯系橋梁”,答題不夠嚴謹.無論是第一種情況還是第二種情況,都需要去完善,盡可能把答題過程補充完整.少寫并不會節約時間,反而縝密的思維過程才會高效率完成任務.而且,為了突破后者學生的瓶頸,教師可以利用導圖教學的方式進行輔導,幫助其精準突破.
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提升以學生本身的學習興趣為動力,高度的探究熱情可以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初中學生年齡還比較小,而且處于叛逆期,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通過激發其自身的學習興趣,讓其積極主動地去思考,才能真正地提升數學素質.教師可以借助多方面“吸引力”來引起學生的注意,比如為課堂填充時代新元素、導入生活數學情景、進行課堂小組討論或者活動、使用多媒體設備等,在輕松愉快的數學課堂中,學生們有了數學思維自由發展的平臺,產生了探究學習的興趣,這正是教師所需要去制造的“機會”.
例如,有的學生可能在理解數學題目方面具有困難,教師可以通過導入一些數學情況,把數學題目中的文字“轉化”為生動直觀的情景,幫助學生聯通理解,增強思維信息交換能力.有的學生可能不喜歡數學書本黑白單一的畫面,缺乏思維創新的靈感,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展示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堂內容,用一些課外的具有啟發性的數學知識來推動學生思維擴展.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數學中,這句俗語代表一種教學觀念.傳統教育中,知識的灌輸占據主要地位,不注重對知識磚塊的搭建,忽略對學生知識靈活運用能力培養.隨著數學課堂的轉型,和核心素質培養的課堂目標要求,教師越來越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在教學時,教師應該拉長引導和分析過程,讓學生感受“思考”的過程,收獲探究的樂趣.能力的發展是多方向的,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提升.學生做題時,通過分析思考,提升解題能力,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下,又推動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
例如,關于因式分解部分的學習,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去探究學習公式的來源和推理過程,而不僅僅是記憶機械的公式.學生了解了因式分解的推理過程,做題才能在因式分解思想的指導下進行.又比如整體代入的思想等,都是建立在學生掌握公式推理過程上的.學生能力的提高,是長期的養成過程.在有針對性的、較長時間段的教學過程中,逐漸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素質,擴大數學視野.
數學思維品質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的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和思考習慣,把學生培養成具有數學核心素質的優良學生.很多學生長期學習數學過程中,形成了思維定性,而且留下了一些不良習慣,影響思考問題的方式.教師需要提高學生的數學視野,把學生置于數學高空,建立廣闊的數學思維體系,然后一步步實現優良習慣的牢固建立,從而形成好的數學學習品質.
例如,有的學生在思考數學題時,喜歡先看局部條件就下筆,而且不瀏覽整個題目,細心程度低.這樣的答題方式,容易給學生的思維造成盲區,從而導致題目錯誤.教師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教師在托起學生的主體地位時,也要明白自身的關鍵作用,而且教師要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發展思考“思維”的能力,用優質的學習習慣為學習思維能力的發展鋪墊道路.
總而言之,數學學科的思維邏輯性很強,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數學思維能力素質.新課改背景下對數學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而且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初中數學教師,在革新自我教學觀念的前提下,要將課堂放進時代大講堂里,融合新時代教育理念,為國家和社會儲備數學人才基礎,為初中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