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哲
(江蘇省連云港市大嶺中學 222145)
新課改明確指出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要求,需要不斷的創新和優化教學方案,為學生打造高效的課堂.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應用互學互動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互相探討和交流問題,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學習動力,促使學生產生積極自主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在相互學習和互動之中,強化對相關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增強.從而,不僅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還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應用互學互動的教學模式,就要徹底摒棄傳統的數學教學理念和方法,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由于互學互動實現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習,因此,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時間,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全面且深刻的理解,來逐漸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效率,促使每一位學生都獲得進步,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和數學成績.所以,在每節課的課前幾分鐘,數學教師可以圍繞具體的教學內容,鼓勵學生進行互學互動,去研究所學的知識內容,這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針對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展開教學,從而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去收獲更多的數學知識.
例如在蘇科版《展開與折疊》教學中.數學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幾何體與它們展開圖的關系,豐富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培養學生養成研究性學習的好習慣和數學興趣.首先,數學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畫出圓柱體和圓錐體的展開后的平面圖形,給予學生適當的互相探究和交流的時間,使學生對實物有一個形象的概念,認識到幾何體的表面展開圖,明確各面之間的關系.其次,數學教師可以拿出一個正方體的紙盒,鼓勵學生嘗試剪成一個平面圖形,讓學生互相學習開動腦筋,盡可能剪出多種不同的圖形,打開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小主人,享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質量.
對于初中數學互學互動教學來說,數學教師就要為學生設置合理的數學問題,去調動學生進行積極學習的興趣.因此,數學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習慣等方面入手,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具有趣味的問題,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意識,讓學生在互學互動之中,展開有效的交流,有助于實現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同時,學生在對問題的探討中,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促使學生感受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有助于學生在互動交流中汲取他人的解題經驗和學習技巧,從而逐漸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效果,實現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蘇科版《確定與不確定》教學中.數學教師要讓學生了解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隨機事件的概念,能夠指出某一事件是確定事件還是隨機事件.首先,數學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元素,為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事件,引導學生去互相探究和交流,準確判斷出事件的類型.比如:太陽明天從東方升起;國際乒乓球賽的冠軍是中國;明天會下雨;一臺電視機是合格產品等等,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并回答.其次,數學教師為了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不同的事件,可以為學生準備一個標有紅黃藍綠四個顏色的轉盤,鼓勵學生向其他同學提出問題,比如:“指針會停在紅色上”,讓學生去驗證并回答.從而,通過數學教師以問題的形式,促使學生輕松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逐漸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效率.
由于初中數學教材,大部分都是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對學生的培養所編排的,除一些基礎的數學知識以外,還有很多抽象的數學概念等知識.因此,數學教師在應用互學互動教學時,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數學情境,讓學生產生代入感和直觀感.此時,數學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互相學習和探討知識,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激活,促使學生能夠產生不同的見解,受到啟發,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從而,在學生掌握相關數學知識點的同時,來鍛煉了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增強了學生分析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蘇科版《設計軸對稱圖案》教學中.數學教師要讓學生感受數學豐富的文化價值,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能夠利用軸對稱設計簡單的圖案.首先,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這一輔助教學設備,為學生呈現出一些具有軸對稱特征的圖案圖片,比如綠色食品標志、中國環境標志、國家免檢產品標志等,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和欣賞.此時,數學教師可以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溝通,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嘗試說出這些標志的含義,來拓展學生的視野和見識,還營造了寬松融洽的課堂氛圍.其次,數學教師可為學生展示用菱形網格設計的盆花,引導學生從對稱的作圖、結構和造型等角度賞析,從而讓學生在互相探討之中,逐漸深入挖掘設計軸對稱圖案的規律,促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設計具有美感的軸對稱圖案,確保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學中互學互動的應用,能夠營造出寬松融洽的數學課堂,增進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和質量.通過數學教師精心設計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互相探討,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想象力,讓學生能夠在互相學習之中,進一步理解所學的知識,積累豐富的學習技巧和解題經驗,不斷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從而,在學生互學互助之中,不僅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而且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