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李明玉(1984年07月28日出生),男性,漢族,籍貫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哈爾濱醫科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2016年晉級風濕免疫中級,研究方向:風濕免疫性疾病診斷及治療
【摘 要】 目的:探究類風濕性關節炎合并ANCA相關性血管炎這種病癥的少見臨床表現。方法:本次研究實驗時間段設置為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該時間段內對我院數據庫進行調查分析,錄入其中所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合并ANCA相關性血管炎患者的個體資料,錄入其中6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實驗對象,對所有患者進行臨床特點分析以及腎臟穿刺活檢結果分析,探究不同患者的診斷結果。結果:所有患者在顯微鏡下均呈現多血管炎表現,而其中患者的多血管炎發病晚于患者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確診時間,除了患者腎臟會受到病癥影響,其他受損臟器以肺部為主,其次為耳鼻喉,其中有50%(30例)的患者存在身體質量下降狀況。結論:類風濕性關節炎合并ANCA相關性血管炎是臨床上少見的臨床表現,這兩種病癥可能存在易感性,而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如果患者出現明顯腎臟損害,則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ANCA相關性血管炎發病狀況,尤其是其中不合并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等可疑藥物應用史患者。
【關鍵詞】 ANCA相關性血管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分析;臨床特點
【中圖分類號】R593 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067-02
ANCA相關性血管炎是一種對患者全身小血管造成影響的復合物性壞死性血管炎,這種病癥主要包括肉芽腫性多血管炎、嗜酸性肉芽腫性多血管炎、顯微鏡下多血管炎以及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等疾病[1]。通常情況下來說,ANCA相關性血管炎可能很少與其他免疫界島相關疾病出現合并發病。而在現代臨床研究中,能夠與ANCA相關性血管炎合并發病的免疫性疾病,包括硬皮病、系統性紅斑狼瘡以及魔性腎病等癥狀,而類風濕關節炎合并的狀況在臨床上報道極少,故而在臨床上大大缺乏這兩種疾病合并發生時的癥狀分析[2]。探究類風濕性關節炎合并ANCA相關性血管炎這種病癥的少見臨床表現,取得良好的成果并整理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實驗時間段設置為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該時間段內對我院數據庫進行調查分析,錄入其中所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合并ANCA相關性血管炎患者的個體資料,錄入其中6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實驗對象,對所有患者進行臨床特點分析以及腎臟穿刺活檢結果分析,患者的年齡在34-55歲之間,平均年齡(44.8±2.5)歲,有32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時均不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或相關器質性疾病,可耐受本次實驗中各項操作以及后續隨訪,詢問患者相關病史以及基本資料后,確認患者可配合本次實驗開展,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未見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由我院中相關專業醫務人員對患者病史以及資料進行分析,對所有患者的全身癥狀進行檢查,同時監測患者的消化系統、皮膚、耳鼻喉、心血管、腎臟以及神經系統等22項癥狀,明確患者的體征發生率和其他實驗室指標水平。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實驗數據選擇SPSS22.0 For windows統計軟件進行收集校正。本次研究統計操作由同組檢驗人員開展,計量資料(年齡、評分值)選擇T值進行檢驗,計數資料(治愈率、有效率、滿意度)選擇X2值進行檢驗,以P<0.05作為數據差異界限,說明統計學差異存在。
2 結果
所有患者在顯微鏡下均呈現多血管炎表現,而其中患者的多血管炎發病晚于患者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確診時間,除了患者腎臟會受到病癥影響,其他受損臟器以肺部為主,其次為耳鼻喉,其中有50%(30例)的患者存在身體質量下降狀況。
3 討論
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相關性小血管炎屬
于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而患者發生這種病癥后,其肺臟和腎臟會受到炎癥影響[3],故而在臨床上可能會與其他腎臟疾病形成誤診,而當患者合并類風濕性關節炎,使患者的癥狀會進一步的合并,雖然在臨床上這種病癥的發病率較低,但總體來說誤診率較高。
類風濕性關節炎合并ANCA相關性血管炎是臨床上較為少見的臨床癥狀表現,尤其是患者出現腎臟受累時,在臨床診斷中很容易被誤診為類風濕血管炎腎損害。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腎臟損傷主要以淀粉樣病變和膜性腎病為主,部分患者可見藥物性腎損傷[4]。ANCA相關性血管炎在發病后期,臨床主要特征以截斷壞死和新月體形成為主,故而當患者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腎損傷時,需要對患者進行腎活檢以明確病因。除此之外,當患者出現肺泡出血時,應當考慮患者是否存在合并ANCA相關性血管炎的狀況。本次研究中共有12例患者的ANCA相關性血管炎發病時間晚于類風濕性關節炎,并且這種事件的發生因素還尚不明確。就肺部癥狀來說,伴有肺損傷患者的肺癥狀,主要以咳嗽和咳痰等常見呼吸道癥狀為主,經由影像學檢查患者肺部不出現特異性改變[5]。這些患者在入院時經臨床診斷,基本確認為肺部感染接受抗生素治療,但治療效果較差,所以對于咯血患者需要預想患者是否存在ANCA相關性血管炎,及時對患者進行檢查,以避免誤診狀況。
綜上所述,類風濕性關節炎合并ANCA相關性血管炎是臨床上少見的臨床表現,這兩種病癥可能存在易感性,而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如果患者出現明顯腎臟損害,則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ANCA相關性血管炎發病狀況,尤其是其中不合并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等可疑藥物應用史患者。
參考文獻
[1] 李思吟.激素沖擊聯合血漿置換治療對ANCA相關性血管炎患者血清CECs、vWF、ES、VCAM-1水平的影響[J/OL].川北醫學院學報,2019(04):452-455
[2] 袁維,高藹萍.抗中性粒細胞漿抗體相關性血管炎腎臟損害的臨床和病理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18):96-97+104.
[3] 汪海玥,谷慧敏,楊云嬌,李菁.類風濕關節炎合并ANCA相關性血管炎5例臨床特點分析[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8,38(10):1448-1451.
[4] 王萍萍. ANCA相關性血管炎合并類風濕關節炎臨床分析[D].吉林大學,2017.
[5] 武曉慧,黃頌敏,吳蔚華,顏曉勇,樊文星,邱紅渝.ANCA相關血管炎合并類風濕關節炎1例[J].華西醫學,2009,24(06):1598-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