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芬祥
【摘 要】 靜脈輸液是護理專業的重要課程內容,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本課程將從說教材、說學生、說教學目標、說教學方法、說教學實施這五個方面進行說課設計。
【關鍵詞】 靜脈輸液;說課設計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241-02
所謂說課,是指教師通過口頭表達教學設想及理論依據, 也就是授課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或教研人員講述自己的教學設計,然后由聽者評說,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1] 。本文主要介紹基礎護理學中“靜脈輸液”章節的說課設計,具體內容如下。
1 說教材
本課所用教材是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由李曉松主編的第2版《基礎護理技術》,“靜脈輸液”屬于第十四章的內容。該教材內容詳盡,通俗易懂,配有圖片,編寫結構基本與護士業資格考試大綱要求一致,并編有相關思考題?!办o脈輸液”在教材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在護理工作中靜脈輸液是最廣泛的治療手段之一,所以每一個護生都必須學習并熟練掌握靜脈輸液的相關知識、理論和技能。
2 說學生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初中起點的五年制大專學生,他們之前已經學習過醫學基礎知識和部分護理專業知識(如無菌操作、藥液抽吸的相關理論及技術),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但大部分同學心智不成熟、學習自主性較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以被動學習為主,不能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圖片、實物、討論、舉例、設問等多種教學方法啟發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 說教學目標
根據《基礎護理學》教學大綱和高職高專對理論知識的要求,結合本節課內容,將教學目標確定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
3.1 知識目標:要求學生掌握靜脈輸液的目的、常用溶液、操作方法、滴速的調節、注意事項、輸液速度及時間的計算、 輸液故障及處理、常見的輸液反應及護理;熟悉頭皮靜脈輸液法;了解頸外靜脈輸液法、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輸液法(PICC)和輸液微粒污染及預防。
3.2 能力目標:要求學生在操作過程中能遵循“三查、七對”的原則,“三查”即操作前查、操作中查和操作后查,“七對”指對床號、對姓名、對藥名、對藥物濃度、對給藥劑量、對給藥方法和給藥時間;要求學生在抽吸藥液時做到手法準確、不浪費藥液,能掌握正確的進針角度和進針手法。
3.3 情感目標:要求學生能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在操作過程中能關心、體貼病人,注意給病人保暖。
4 說教學方法
4.1 說教法
1、理論課采用多媒體教學
理論課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將傳統講授法與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創造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教學環境,從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實驗課采用示范、練習、回示相結合教學
實施示范教學法的具體步驟:(1)引起動機:為了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實踐課之初,向學生介紹靜脈輸液操作對臨床的意義,以及學習這項操作的重要性。(2)教師示范:對實踐教學來說,教師示范的步驟十分重要,示范可增強學生的感官認識。每次實踐課分小組示范,示范結束后,先給學生幾分鐘時間,讓學生就教師示范時沒有看清楚的地方提出問題,然后教師解答。(3)反復練習:反復練習的目的,是為了使操作技能達到熟練的程度。學生根據老師的示范進行分組練習,除了課堂練習外,可以采取晚自習及周末開放實驗室的方法,根據班級實驗練習計劃安排表定時到實驗室進行操作練習。(4)學生回示:每次課結束前20分鐘隨機抽學生回示,回示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示范的要領,一步一步地去模仿體驗。在回示期間,指導教師需認真觀看學生的每一個操作步驟,應將其錯誤地方一一記錄下來,回示結束后,教師給予點評,指出操作中的錯誤之處并糾正,有時需要重新示范一次。
4.2 說學法
學法從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情境引領三個方面進行指導。例如:1、課前預習新課;2、課中認真聽講,做好筆記,積極回答課堂問題;3、課后及時復習,完成課后復習思考題;4、認真觀看教學視頻及靜脈輸液操作示范;5、反復練習靜脈輸液操作。
5 說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從理論課和實驗課進行闡述。
5.1 理論課:需要4學時共90分鐘,從“課件準備、引入新課、講授內容、播放教學視頻、課后總結、課后作業”六部分進行說明。
1、課前準備: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教師課前準備好在教學中用到的多媒體課件,靜脈輸液部分實物(輸液器、生理鹽水、止血帶),教學視頻。
2、引入新課: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案例,通過設置問題,引入新課。案例:患者,李女士,45歲,出現陣發性腹痛,以臍部周圍疼痛明顯,同時伴有惡心嘔吐達5次,患者主訴口渴,12小時僅排尿1次,脈搏:96次/分,血壓:112/74mmHg。輕度腹脹,可見腸型,右側腹部輕壓痛,腸鳴音亢進。6個月前行闌尾切除術,診斷為粘連性腸梗阻。醫囑:10%葡萄糖500ml+維生素C2.0g+10%氯化鉀15ml靜脈輸液,5%葡萄糖氯化鈉溶液500ml+維生素B60.2g靜脈輸液。問題: (1)為什么為該患者輸注這些藥液?(2)結合患者實際情況你將采用哪一種輸液方法? (3)輸液過程應防止哪些輸液反應的發生?
3、講授內容:第一節 概述:講授靜脈輸液的概念、目的及常見的輸液溶液。第二節 靜脈輸液技術:重點講授周圍靜脈輸液法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項、輸液速度及時間的計算、常見輸液故障及處理和;簡單介紹頭皮靜脈輸液法、頸外靜脈插管輸液法及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輸液法。第三節 輸液微粒污染及防護:簡單介紹第四節 常見輸液反應及護理:重點講發熱反應、急性肺水腫、靜脈炎、空氣栓塞;簡單介紹藥物滲出/外滲。
4、播放教學視頻: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增強對靜脈輸液操作流程的理解。
5、課后總結:簡單回顧并總結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再次強調重點、 難點。
6、布置作業:讓學生課后認真復習本節課的內容,并完成課后復習思考題。
5.2 實驗課:需要4學時共90分鐘,分兩次授課。實驗地點為基護實訓室,教師分組示范,第一次模型實驗,第二次真人實驗。示范靜脈輸液前帶領學生復習操作中所用到的理論知識,通過理論實踐相融合達到理實一體化教學。
參考文獻
[1] 張雅文.“密閉式靜脈輸液”說課設計[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0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