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銳鋒
(江蘇省連云港市南京師范大學灌云附屬中學 222200)
高效、合理的高中數學教學的課堂提問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學生的數學思維和邏輯分析能力在無形中得到了鍛煉.從課堂提問中可以體現高中數學教師的基本功程度,教師要避免盲目提問,重視每一個提問的質量,關注學生的思考過程和回答內容,保證每一問的有效性.
興趣是學習的一大動力,富有趣味性的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避免高中數學課堂的枯燥與乏味,也令抽象的知識點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例如,高中數學教師在講解“立體幾何”相關知識點時,可以選擇從學生所喜聞樂見的角度為切入點,利用身邊教室里的墻面、天花板等,將其看成平面,而把整個教室、墻角看成幾何體,在此基礎上,針對性地提問相關線與線、面與面、線與面之間的系列問題,基于身邊的具體物體,降低學生對問題理解的抽象程度,加深學習興趣,主動思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講解難點時,若提出更加乏味難懂的問題,無疑是加劇了學生的理解難度、認知障礙,甚至拖延、浪費課堂時間,毫無意義.但像這樣通過具體情境設置問題,增強問題的趣味性,對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想達到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提問的啟發性,必須融會貫通,將教學方式、知識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再進行課堂提問的精心設計.所謂提問的啟發性,應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數學思維模式的培養,知識內容的掌握固然重要,能力的培養不容忽視.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通過啟發式的提問讓學生學會主動思考,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對于解三角形的知識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適用.高中數學教師不能一味只是表面性地對數學概念進行提問,通過設置對解三角形基本原理運用分析的相關課堂提問,不僅能夠摒棄效率低下的死記硬背教學方式,對相關教學內容的深入滲透,讓學生輕而易舉地掌握數學知識,同時還可以教會學生充分利用數學思維模式對數學習題進行深度的剖析,進而有效地提升數學教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成績.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發問不能隨意、死板,應做到有的放矢,靈活運用啟發式提問教學,讓學生必須通過自主思考的過程,才能一步步獲得正確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暢所欲言,通過不同學生的答案對比,讓學生仔細聽取他人答案,啟發學生認真思考,完善自己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獨立思考,更加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不斷地深入思考和探索,達到課堂效率的最優化.
有效的課堂提問設置只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及時對學生的課堂提問答案進行評價和反饋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有利于學生在教師的反饋指導中,發現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更好地揚長避短,掌握相關知識點,對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做到心中有數.對于課堂回答表現優異的學生,教師自然要給予充分的肯定,進行表揚和贊賞,引導其他同學學習他們的可取之處; 并鼓勵其他表現相對落后或未積極參與課堂提問的學生,改變自我,主動思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下一次課堂中獲得進步,必要之時,也要對課堂積極性不高的同學,提出相應的批評;對于積極回答問題,但答案相對并不出彩的同學,教師應注意自己的評價方式,在給予肯定的同時,委婉提出其不足之處,一味予以表揚不能令他們真正獲得進步.除了采用學生自由發言的方式,針對不愛積極參與課堂提問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直接點名此類學生回答問題, 并對他們的問題回答予以鼓勵和表揚,促使學生有自信在下次課堂提問環節表現更加主動.
評價指導是對學生回答的反饋與思考,而教師自身也應在課后對該課堂提問環節進行反思,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及能力.其中,反思的內容可以圍繞課堂提問是否真正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學生對課堂提問的反饋效果,學生通過課堂提問所達成的知識掌握程度等角度展開.教師在對這類問題進行深入的反思時,發掘優勢,暴露不足,為今后的課堂問題設置提供進步改善方向,從而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鍛煉自身在課堂提問設計方面的能力,幫助教師更加熟練地掌握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也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改進學習方式.
優化高中數學教學的課堂提問策略,不僅僅是教師教學水平的體現,也是體現一名教師責任感的重要渠道.課堂要求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教師所作的課堂提問應契合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才能讓該課堂互動效果達到最優化.課堂提問既要充分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做到區別對待不同學生,真正實現因材施教,提高他們學習高中數學的自信心.在提問回答環節之后,教師還需對學生的答案進行恰當的引導和評價,并于課后進行自身的教學反思.總之,在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善于利用課堂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結構,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