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哈爾濱關道性質考論
——兼論哈爾濱設治時間

2020-02-25 01:25:09珀,梁
關鍵詞:鐵路

胡 珀,梁 潔

(1.長春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吉林 長春130032;2.陜西師范大學 歷史教育研究中心,陜西 西安710062)

道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地方行政或監察區劃,始設于西漢,發展于唐宋及元朝,道和道員制度在明朝形成和確立,至清朝趨于完善,中華民國成立后沿用至20 世紀20 年代末期。海關道始設于何時,專家學者看法不盡相同,樊百川認為,鴉片戰爭后海關道這一職務“成為半殖民地的應付外國侵略引起的地方一切交涉事務的重要官員”[1]。哈爾濱關道又稱濱江關道,設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專辦吉林、黑龍江兩省中東鐵路交涉事宜并督征關稅。20世紀80 年代以降,特別是近年來,哈爾濱關道性質、設治、官員生年、家世及任職經歷等逐漸引起黑龍江地方史學界的重視,有關學者發表了一批研究成果①有關哈爾濱關道(濱江關道)的論文有:申國政:《關道設置簡要始末》,《黑龍江檔案》2006 年第4 期;戴偉、魏黎、邵素蘭:《哈爾濱關道及其檔案述略》,《東北史地》2007 年第1 期;萬芳:《哈爾濱關道設治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年6 月;胡珀、胡凡:《杜學瀛與清末吉林黑龍江對俄交涉——兼論哈爾濱關道的性質》,《東北史地》2015 年第1 期;高龍彬:《中俄關系視野下的濱江關道設治和職能研究》,《中國邊疆學》(第十一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年版。有關杜學瀛的論文有:紀鳳輝、劉亞祥:《哈爾濱第一任道臺杜學瀛》,《哈爾濱史志》1984 年第1 期;戴偉:《首任道臺杜學瀛》,《黑龍江檔案》2006 年第4 期;胡珀:《杜學瀛年譜簡編》,(上、下)《哈爾濱史志》2010 年第3 期、第4 期;許雋超:《首任哈爾濱關道杜學瀛生年家世考》,《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 年第4 期;許雋超:《首任哈爾濱關道杜學瀛生年考》,《學問》2016年第4 期;胡珀:《首任哈爾濱關道杜學瀛家世宦游生涯探微》,《黑龍江檔案》2020 年第1 期。。有的地方史專家認為,“哈爾濱關道是名副其實的政權機構”[2],把清廷批準設立哈爾濱關道作為哈爾濱設治之始。但是,通過多方搜集爬梳剔抉檔案、資料,本人卻有不同的認識與觀點,因此不揣淺陋,草成本文,以就教于方家。

一、道及道員制度溯源和海關道的出現

道初設于西漢,專門適用于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地區,是與縣平行的地方行政區劃。《漢書·百官公卿表》記為“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列侯所食縣曰國,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蠻夷曰道”[3]。許倬云指出“漢代內地有少數民族的群縣,則有‘道’的單位來管理新附外族,如蜀郡有若干拊循蠻夷的若干‘道’,日久之后這些道也改制為縣”[4]。

明清之前,最正式的道設于唐代[5]。《唐會要》載:“貞觀元年三月十日,并省州縣,始因關河近便,分為十道。”[6]韓國磐則認為,唐初設立道經歷了一個過程,及至貞觀十年(636 年),“分天下為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十道,時派黜陟使或觀風俗使分巡天下,但十道只是依山河形勢劃分,并非行政區域”[7]。開元二十一年(733 年),唐玄宗進一步分天下為十五道,“每道置采訪使,檢察非法,如漢刺史之職”[8],“道”逐漸成為州上一級的地方行政機構。宋代地方監察區起初也稱為“道”,宋太宗淳化四年(993 年),沿唐制分全國為河南、河東、河北、關西、劍南、淮南、峽西、江南東西、浙東西、廣南十道。至道三年(997年),“分天下為十五路,天圣年間析為十八,元豐年間又析為二十三”,至宣和四年(1122 年),全國共分為二十六路。南宋建立后,及至“紹興和議”簽訂,“其所存者兩浙、兩淮、江東西、湖南北、西蜀、福建、廣東、廣西十五路而已”[9]。元代的道分為肅政廉訪司道和宣慰司道。“國初,立提刑按察司四道:曰山東東西道,曰河東陜西道,曰山北東西道,曰河北河南道”[10]。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 年),改按察司為肅政廉訪司,經過廢罷、增設,至大德年間,遂定為二十二道。元代宣慰司道累有增減,延佑以后至正以前有十一道,分隸中書省和河南江北、四川、江浙、江西、湖廣五行中書省。

明代的道按系統劃分,有布政分司道和按察分司道。按職掌劃分,有分管專門事務的道和管轄府、州、縣的道,后者又有分守道、分巡道、整飭兵備道之分。《明史》云:“參政、參議分守各道,及派管糧儲、屯田、清軍、驛傳、水利、撫民等事,并分司協管京畿”[11]。“副使、僉事,分道巡察,其兵備、提學、撫民、巡海、清軍、驛傳、水利、屯田、招練、監軍,各專事置,并分員巡備京畿”[11]1840-1841。

清朝建立后,承襲明制,“布、按二司置正、副官。尋改置布政使左、右參議,是為守道;按察使副使、僉事,是為巡道”。乾隆十八年(1753年),“罷參政、參議、副使、僉事諸銜”,只稱道員,“至是俱定正四品”[12]。道員又被稱為道臺,雅稱為“觀察”“觀察使”。關于清朝的道和道員制度,早有專家學者考證甚詳①朱東安:《關于清代的道和道員》,《近代史研究》1982 年第2 期;周勇進:《清代地方道制研究》,南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 年5 月。,在此不再贅述。

海關道,亦稱關道,屬于清代道員制度范疇。“關道的主要職責是掌管關務。鴉片戰爭前清朝政府已在沿海、沿江和內陸要地設關催稅,派員管理。鴉片戰爭后,清政府被迫開放對外口岸,又陸續增設了一些新的海關。為區別起見,將原設各關稱之為常關或鈔關,新設各關稱為洋關或新關”[13]。關于海關道與海關監督的關系和淵源,學者已有研究和考辨②梁元生:《清末的天津道和津海關道》,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第25 期,1996 年6 月;茍德儀:《晚清海關道及其對外關系研究》,西華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年6 月;茍德儀:《“海關道”內涵考釋》,《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年第4 期;劉偉:《晚清關道的職能及其演變》,《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 年第2 期。,愚亦不敢置一詞。需要指出的是,海關道通常設置在通商口岸,原則上不僅監督海關,而且還有管理地方通商事務和對外交涉等事宜。哈爾濱之所以能夠設立關道,很大程度上是因為1905 年12 月,中日兩國政府簽訂《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清廷同意開放哈爾濱等16 處商埠,希冀通過列強利益均沾制約日、俄對東北的蠶食,并以此為契機,大力維護主權利權。

二、哈爾濱關道是依照海關道成例設立的地方外交交涉機構

客觀地講,中東鐵路的修建,“直接促使哈爾濱從松花江畔若干典型的以中國傳統的自然經濟為基本結構的村落中,驟然崛起,并迅速發展成為遠東地區現代化大都市”[14]。1896 年6 月3 日,李鴻章與俄國外交大臣巴諾夫、財政大臣維特在莫斯科簽訂了《御敵互相援助條約》,即著名的《中俄密約》。《密約》對修筑鐵路僅作了原則規定,1896 年9 月8 日,中俄訂立了《合辦東省鐵路公司合同》,12 月16 日,又訂立《合辦東省鐵路公司章程》。根據《章程》規定,由股東全體大會選舉產生中東鐵路董事會,即中東鐵路總公司,簡稱中東鐵路公司。董事會內部,設董事長(即中國政府所稱之總辦)一人,董事九人。1897 年1 月11 日,清朝政府簡任吏部左侍郎、駐俄公使許景澄為中東鐵路公司總辦[15]。

1897 年1 月8 日,中東鐵路工程局成立,最初設在俄國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8 月28 日,在中國境內小綏芬河右岸的三岔口舉行了中東鐵路開工儀式,后來因為地形不理想,鐵路東端移至綏芬河。為了直接有效地組織和指揮修建事宜,中東鐵路公司決定將工程局遷至中國境內。1898 年6 月9 日,中東鐵路工程局遷至哈爾濱,并立即以此為中心,分東、南、西三線,由6 處同時相向施工(由哈爾濱往東、往西、往南,同時由旅順口、俄國烏蘇里斯克和外貝加爾朝哈爾濱方向)[16]。

中東鐵路工程全面開工之后,中俄之間的交涉日益增多。1899 年5 月31 日和10 月5日,吉林將軍延茂和黑龍江將軍恩澤與中東鐵路局總工程師尤戈維奇(舊譯為“茹格維志”)分別訂立《吉林鐵路交涉總局章程》和《黑龍江鐵路交涉總局章程》[17]。1900 年,義和團運動席卷東北,吉林、黑龍江鐵路交涉總局先后廢置。1901 年7 月18 日,吉林將軍長順和中東鐵路局總工程師尤戈維奇的全權代辦達聶爾訂立《增改吉林鐵路交涉總局章程》[16]27。1902 年1月14 日,署理黑龍江將軍薩保的代表湖南候補道周冕與和中東鐵路局總工程師尤戈維奇、副總工程師依格納齊烏斯和代辦達聶爾重新簽訂《黑龍江鐵路交涉總局章程》[16]30。吉林鐵路交涉總局以吉林分巡道文韞為總辦,花翎分省直隸州知州方朗為會辦[18]。黑龍江鐵路交涉總局則以周冕為總辦[19]。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十月,長順上奏清廷:“哈爾濱為中國入口總匯地方。華洋商民,販運貨物,須妥定收稅章程。請照各國海關之例,添設道員,作為監督,以一事權”(《清德宗實錄》卷506 光緒二十八年冬十月壬子)[20]。下部議而無果。

1903 年7 月,中東鐵路全線正式營運,中東鐵路工程局將整個中東鐵路移交中東鐵路管理局。沙俄希望借助修建、經營中東鐵路實現“黃色俄羅斯”計劃,與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日本在角逐中國東北利益的過程中矛盾日深、摩擦不斷,終于在1904 年爆發了日俄戰爭,而清朝政府除了嚴守中立別無他法。經過一年多的較量,日本最終獲勝,獲得中東鐵路南部支線的所有權利,日本也在東三省南部取代了俄國的地位。

中東鐵路全線通車特別是1905 年哈爾濱被開辟為商埠后,中東鐵路公司對中國主權多有侵奪,光緒三十一年九月七日(1905 年10 月6 日),署理吉林將軍達桂與暫署黑龍江將軍程德全聯名上《添設哈爾濱關道折》。該奏折詳細分析了設置哈爾濱關道的歷史背景和必要性、緊迫性,有的專家依據奏折內容對設立哈爾濱關道的重要性進行歸納,并得出“哈爾濱關道是名副其實的政權機構”的觀點。筆者通讀奏折全文,卻有不同的觀點,因此有必要占用篇幅將其內容加以分析。

達桂、程德全兩位“封疆大吏”開宗明義指出:“奏為時事日艱,亟宜并力抵制,擬于哈爾濱添設道員,專辦吉江兩省鐵路交涉事宜并督征關稅,以期聯絡而維利權”[21]203。接下來論述了內政和外交的關系,“竊維內政外交實相維系,交涉不合機宜,即政事亦多牽掣,故內政可以劃疆分治,而外交則須協力相持,其勢然也”[21]203。回顧了吉林、黑龍江鐵路交涉總局“分省立局,各辦各事”[21]204“交涉不能劃一”[21]204“各局經費不行自籌”[21]204,全部依靠中東鐵路公司的提供,有損國體,而且交涉人員容易為其利用的尷尬情形。根據日俄戰爭結束,兩國簽訂和議,長春以南鐵路歸日,以北鐵路歸俄的現狀,敏銳地分析“吉(江)兩省盡在俄之勢力圈中,彼所失利于南,將必取償于北”[21]204,進而建議“擬請將吉林、黑龍江兩省鐵路交涉局一并裁撤,仍于哈爾濱地方添設道員一缺,專辦兩省交涉事宜”[21]204。可是所謂“督征關稅”一事卻有名無實,關于這點,解釋為“所征關稅,先收常稅,暫濟餉需,一面俟洋稅議定章程,再行逐漸征收”[21]204。也就是說當時哈爾濱地區尚未建立海關。聯合推薦“現辦哈爾濱吉省鐵路交涉吉林候補知府杜學瀛試署斯缺”[21]204。鑒于杜學瀛資歷不足的問題,提出“然為地擇人,又何敢過拘成例,坐誤事機”[21]204,建議“俟試署一年期滿,果能稱職,再請實授”[21]205。該奏折還指出“其駐扎哈埠,系吉林地方,將來兩省分屬,何處應歸管轄,以一事權,再由〔臣〕等察酌情形,另行奏明辦理”[21]205。換言之,哈爾濱關道沒有轄境,并不管理地方事務。十月四日(10 月31日),清廷同意“添設哈爾濱道員一缺。從署吉林將軍達桂、署黑龍江將軍程德全請也”[19]301,十一月二十二日,吉林將軍收到朱批:“著照所請,該部知道。欽此”[21]205。哈爾濱地方史學者可能沒有注意到的是,達桂與程德全還把《請派鐵路大臣片》作為《添設哈爾濱關道折》的附件一并上奏。他們認為“再,查俄日和議既成,此后東省交涉以鐵路為重要,而東省主權利益亦多被鐵路所把持,若不乘此機會,設法斡旋,后將無能為力”[21]205。雖然另折奏請“于哈爾濱專設道員一缺”[21]205,但是“不過辦理吉林、黑龍江兩省鐵路交涉事務,但是鐵路重大事件仍非該道所能干預”[21]205。指出“東三省定約,建造鐵路本名為東清鐵路,公司系中俄合股辦理,歸道勝銀行承修,由朝廷特派大臣總辦其事”[21]205-206。事實卻是,1900 年7 月,許景澄因反對攻打外國駐華使館,以“任意妄奏,語多離間”的罪名被殺后,中東鐵路董事長一直被俄方副董事長代理。有鑒于此,建議“似應援照前約,仍由中國簡派大臣,總攬三省鐵路全局,使主權利益不至為外人所持”[21]206。十一月二十二日,與《添設哈爾濱關道折》一并收到皇帝朱批:外務部知道。欽此[21]206。其實并沒有同意二人的建議。

杜學瀛,字伯雄,祖籍浙江紹興府山陰縣,幼年即隨家寓居北京大興。黑龍江大學許雋超根據杜學瀛之子杜福垣的《朱卷履歷》考證出杜學瀛一脈“自曾祖杜觀瀾,本生曾祖杜子和,直至祖杜思淳,父杜光榮,科名固然不顯,而以雜途出身供職州縣,至杜學瀛已四世為官。”[22]杜學瀛于同治十年(1871 年)考取內閣供事,歷膺方略、實錄各館差多年,又膺圣訓校勘差。光緒十年(1884 年),經欽派大臣揀選,發往吉林差遣委用,先任吉林府經歷,后歷任敦化、伊通、農安、雙城、賓州等地官員,所至多有政聲。光緒二十九年(1903 年),奉吉林將軍長順委派,會辦哈爾濱鐵路交涉總局事宜。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十一月,奉旨試署哈爾濱關道(濱江關道)。

光緒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1906年2 月15 日),署理吉林將軍達桂與暫署黑龍江將軍程德全聯銜飭令杜學瀛赴任。哈爾濱關道(又稱濱江關道)于光緒三十二年四月十八日(1906 年5 月11 日)暫借黑龍江鐵路交涉總局官署辦公,啟用“哈爾濱關道兼吉江交涉事宜關防”。歷任哈爾濱關道道員任職情況參見下表。

杜學瀛履歷已見前文,且筆者曾以《首任哈爾濱關道杜學瀛家世宦游生涯探微》為題專門探討杜學瀛38 年的宦游生涯,不再贅言。以下結合檔案資料,就薩蔭圖、施肇基的履歷及在哈爾濱任職情況作如下梳理。

光緒三十三年(1907 年)四月十九日,杜學瀛試署期滿,署理吉林將軍達桂等請旨清廷實授杜學瀛道員職務,清廷卻于同月十五日調補薩蔭圖為哈爾濱關道道員,杜學瀛只得專任吉林會議專員,和黑龍江會議專員宋小濂與俄國中東鐵路管理局專職進行談判。

薩蔭圖,八旗鑲黃旗蒙古霍隆武佐領下人,光緒八年(1882 年),考入同文館學習俄文、法律、格致等學科。光緒十五年(1889 年),以優等成績考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八品官并加六品銜。三年后,在大考中又以優等成績,被保奏以主事用并加四品銜。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補授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翻譯官,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以后,先后任崇文門商稅委員,戶部郎中、外務部翻譯官等職務。光緒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07 年2 月7 日),奉旨補授湖南岳常澧道[23]。其實薩蔭圖并未赴任,這次任命只是使其具備實任道員的資格。但是岳常澧道兼管岳陽關,因此也為調補哈爾濱關道埋下伏筆。《花翎三品調補哈爾濱關道薩蔭圖》中記載,“三十三年四月十五日奉旨調補吉林哈爾濱江關道,并蒙度支部奏保以丞參記名。于五月十一日到奉繳憑。二十一日接奉撫、督憲飭知赴任。六月十九日接印視事”[24]。光緒三十三年八月十六日(1907 年9 月24 日),“吉林哈爾濱道薩蔭圖充出使俄國大臣”(《清德宗實錄》卷578,光緒三十三年八月乙亥)[20]648。杜學瀛得以繼續暫署哈爾濱關道。

光緒三十四年(1908 年)正月,經東三省總督奏準,施肇基試署哈爾濱關道。施肇基,字植之,祖籍浙江杭州府余杭縣,出生于江蘇蘇州府吳江縣。早年就讀于上海圣約翰書院,光緒十八年(1892 年)赴美國任清政府駐美國大使館翻譯生,后考入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獲文學碩士學位,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回國,任湖廣總督張之洞洋務文案兼鄂省留美學生總監。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八月,隨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任一等參贊。回國后,被保舉以道員補用。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以留學畢業考試取列最優等,賞給法政科進士。十月十八日,奉旨署郵傳部右參議兼京漢鐵路局總辦。光緒三十四年(1908 年)正月,署理哈爾濱關道,五月正式到任。宣統元年(1909 年)六月三十日,被正式任命為哈爾濱關道道員[25]。

以三任道員的履歷來看,清朝中央政府委任官員呈現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趨向。從第一任道員杜學瀛開始,知識水平也不斷提高。杜學瀛雖然出身雜途,但是被達桂、程德全贊譽為“該員心術純正,才識閎通,沈毅有為,剛柔互濟,當時勢萬難之會,辦理交涉各事,尚能力持大體,不失邦交”[21]204。杜學瀛的離任也頗多周折,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先是奏請杜學瀛署理吉林西部兵備道;又以“惟現在尚有未完交涉事件仍飭其認真清理”為由不準杜學瀛赴任,繼而另薦他人暫時署理吉林西部道;最終參奏卸署吉林濱江關道杜學瀛“頹靡自私、罔知政體”,致使杜氏于宣統元年(1909 年)閏二月被即行革職,后湮沒史籍,不知所終。個中蹊蹺,有可能與政治傾軋有關,由于資料缺乏而不敢妄下定論[26]。第二任道員薩蔭圖精通俄文、法律,還曾赴日本考察造紙。正式任職未及兩月,即充出使俄國大臣,實屬獲得重用。第三任道員施肇基曾任清政府駐美國使館、駐俄國使館翻譯生、翻譯官多年,畢業于美國康奈爾大學,1902 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實為第一位在美國高校獲得碩士學位的中國人。宣統元年(1909 年)八月,東三省總督錫良、吉林巡撫陳昭常向吉林民政司發出施肇基已經補授哈爾濱關道的札文,指出“哈爾濱道一缺,居吉江要沖,中外人民雜處,交涉備極繁難,該員施肇基器局閎深,才長心細,前在美國留學年久,深通美法兩國語言文字,諳習法律,任事血誠,自抵署任以來,已及一年,辦理內政外交悉臻妥協,該員尤為熟悉情形,正資得力”[27]。宣統元年(1909 年)八月十二日(1909 年9 月25 日),清廷“以濱江關道改為吉林西北路道,仍駐哈爾濱,巡防吉林西北一帶,兼管哈爾濱關稅及商埠交涉事宜”[28],同意啟用“吉林西北路分巡兵備道關防”和“濱江關監督關防”,施肇基轉任吉林西北路道道員。宣統二年(1910 年)六月二十六日,施肇基升任吉林交涉使,旋調外務部右丞。中華民國成立后,施肇基曾任交通總長,總統府大禮官,兼任譯事,中國駐英國、美國公使,還曾代理外交總長,兼任出席國際聯盟中國全權代表及該盟理事會中國全權代表大使,中國駐美國大使、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高等顧問等職務,是著名的職業外交家。概括言之,出任哈爾濱關道的官員需要熟悉對外交涉事宜,通曉外語,諳習法律才能勝任。

需要注意的是,《歷任哈爾濱關道道員任職情況簡表》中“在任時間”起自上諭下達之日,迄于離差之時。因此會出現任命已下,實未接印視事,即前任官員需等待后任官員到任的“時間差”。

值得引起關注的是黑龍江省鐵路交涉局總辦劉鏡人曾代理哈爾濱關道一職。宣統元年(1909 年)四月十九日《政治官報》載《東三省總督錫良奏請仍留劉鏡人代辦濱江關道事務免調赴俄片》中提到,“署濱江關道施肇基前因與俄籌議自治會各事,外務部飭令到京與議,一時未能回任,所有該處一切交涉均由鐵路交涉局總辦、吉林特用知府劉鏡人代辦,諸臻妥協,現法部尚書戴鴻慈赴俄答謝,奏調該員同往,自應遵照,惟該處交涉極為繁重,一時實無接替之人,未便遽易生手。仍留該員在哈代辦一切,免調赴俄,實外交有裨”[29]。從《清代官員履歷全編》中可以查到劉鏡人的官員履歷,劉鏡人,江蘇寶山人,由廣方言館學生經南洋大臣曾國荃咨送京師同文館學習,光緒二十年以后,擔任駐法國公使館翻譯官,后為三等翻譯官。光緒二十三年,經出使俄德奧荷大臣許景澄調委會同東省鐵路總監工勘查路線。勘路結束,在吉林、黑龍江辦理對外交涉事宜。光緒二十八年以知府發往吉林補用[23]13。光緒三十三年(1907 年),駐荷蘭大臣陸徵祥保舉使才五人,其中包括吉林特用知府劉鏡人,其薦詞稱,劉鏡人“深通法文,昔在東三省辦理交涉,久著直聲,近充駐俄使館參贊,遇事能窺綱要,不甘媚外”[30]。由此,劉鏡人在代理哈爾濱關道之前的任職情況已有大致了解。宣統三年(1911 年),劉鏡人被任命為出使荷蘭大臣。

哈爾濱關道關防印文一直沒有變化,關防為木質、長方形,滿漢兩種文字,其中漢字為篆書。可是,先后三任道員的職銜全稱卻大相徑庭,有必要略加敘述。哈爾濱商埠公司成立后,杜學瀛的完整職銜為“哈爾濱商埠公司總辦兼辦吉江交涉事宜督征關稅花翎二品銜試署哈爾濱關道”[31]。通過查閱“吉林將軍衙門”檔案可知,薩蔭圖的職銜與杜學瀛不同,職責似乎有所擴大,職銜全稱為“欽加三品職銜賞戴花翎調補哈爾濱江關道兼辦吉江兩省鐵路交涉并奉天蒙古交涉事宜隨帶加五級紀錄十二次”[32]。杜學瀛再次署理哈爾濱關道,具體職銜為“花翎二品銜會辦吉林哈爾濱鐵路交涉總局事宜暫署哈爾濱江關道吉林候補道”[33]。施肇基到哈爾濱任職后,職銜全稱是“花翎二品頂戴試署哈爾濱江關道”[34]。宣統元年(1909 年)八月,施肇基獲得哈爾濱關道道員實授,九月改任吉林西北路道道員,加參領銜,兼濱江關監督,兼吉林木植局總辦。施肇基在其回憶錄中記載,其初到哈爾濱即為西北路分巡兵備道,不確。

哈爾濱關道是仿照海關道成例設立的。“嚴格地講,整個清代專職海關道只有一個,那就是設在天津的津海關道”[13]185。樊百川曾總結指出:“津海關道便具有了兩個職銜:一個是‘監督直隸津海關稅務’,一個是‘辦理直隸地方通商事務兼管海防兵備道’。這雖然與它處以原有道員兼管海關與中外事務,還仍統管轄區內舊日職事者不同,但也并非專管海關,而是成為總督、大臣之下,專理全省一切中外交涉事務的,司道一級的地方官員”[1]569。還強調:“作為一個海關道,除了轄區之內舊有的分守、分巡等一般政務(津海關道無此政務)之外,便都負擔有兩項重要職責:一是做海關監督,二是辦理地方一切中外交涉事宜”[1]572。其實海關道最終海關監督的作用也喪失了,只剩下辦理地方一切中外交涉一項主要職責,“海關道的主要作用是在督撫的指揮下,對地方發生的交涉事件做低一級的處理,起外國領事官和督撫的緩沖作用”[1]575。“哈爾濱關道交涉事項以對俄者最繁,尤多主權之爭”[35]。就首任關道杜學瀛而言,要向督撫和外務部負責,但是就目前檔案資料來看,其并具備專折奏事的權力,往往通過督撫向清廷報告哈爾濱交涉情形并接受督撫的指示,與哈爾濱關道的有往來的上級機關竟然有五個之多,即:東三省總督,吉林將軍(巡撫),黑龍江將軍(巡撫)、外務部和稅務處[35]65。

關于哈爾濱關道的名稱,有無轄境,也需簡要考證。如前所述,檔案中出現將“哈爾濱濱江關道”簡寫為“哈爾濱江關道”的記載,此外亦有“吉林哈爾濱江關道”“濱江關道”“哈爾濱道”“濱江道”等記載。其實標準名稱以關防印文為是,其他稱呼出自官方檔案,亦不能以其為非。

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署吉林將軍達桂向清廷上《請于三姓及吉江兩省增改郡縣折》,筆者未親見該折片,但是在政務處會同吏部的復文中讀到原折內容,其中稱“三姓一城,為吉江門戶,又為松花、牡丹兩江匯流東下之區,地多沃壤,戶口殷繁,擬于該城設知府一員,名曰依蘭府,就近隸于哈爾濱江關道,凡旗民命盜詞訟,錢糧科賦,均歸自理”[36]。光緒三十三年(1907 年)的檔案亦記載,“查哈爾濱江關道一缺,分隸吉黑兩省,兼轄呼蘭等處地方,所有鐵路交涉各事均歸該道辦理,事繁責重”[32]。有關專家因此認為哈爾濱關道“轄呼蘭、依蘭等處地方”[37],愚以為事實并非如此。關道的主要職能是“所有鐵路交涉各事”,不論“就近隸于哈爾濱江關道”,還是“兼轄呼蘭等處地方”,都是鐵路交涉的需要,并不是真正管理依蘭、呼蘭的地方事務。正如奏折中指出,“凡旗民命盜詞訟,錢糧科賦”,均需由依蘭府自行管理。宣統元年(1909 年),東三省總督錫良、吉林巡撫陳昭常等奏請清廷將吉林濱江、西路兩道改為西北、西南路道同時設立阿城縣,奏文明確指出,“查濱江道系專辦哈埠之關稅交涉,初未明定轄地”,“其西北路道,則擬以新城、雙城、賓州、五常四府,榆樹一廳,長春、阿城二縣為其區域”[28]85。此為哈爾濱關道不轄境確證。濱江道改為西北路道,海關道已經演變為分巡兵備道,從而適應吉林改行省后內政外交的需要。黑龍江大學高龍彬撰文指出,“在一定歷史時期,設治在道外的哈爾濱關道并不能管理現代意義上的哈爾濱(道外、道里、南崗、香坊),作為鐵路附屬地的哈爾濱由中東鐵路管理局管理”[38]。吾對此深表贊同,但是哈爾濱關道存在時間盡管只有區區四年,況且吉林西北路道是由其發展演變的政權機構,但是還需把哈爾濱關道及其性質、作用等單獨加以研究。一定程度上,哈爾濱關道是吉林、黑龍江兩省的地方外交機構。至于清末東北新政背景下的吉林西北路道及民國濱江道的研究,限于篇幅,將另文探討。

三、比照營口廳例添設濱江廳江防同知時間應為哈爾濱設治時間

關于哈爾濱的城史紀元,學術界歷來有不同的說法并進行爭鳴。20 世紀80 年代,哈爾濱市社會科學研究所關成和提出,“‘哈爾濱’這個地名本是宋代女真語“‘阿勒錦’的音轉”[39]。經過比對元至正刊本《金史》和清同治甲戊(1874 年)校刊的江蘇書局版《金史》,關成和認為“新譯阿勒錦為舊譯靄建所依據的女真語‘本音’”[39]99,由此認定哈爾濱城市史當始自1097 年[39]129。“阿勒錦說”在20 世紀80 年代流布甚廣。但是筆者查閱《金史》,相關記載只有一處,即《太祖本紀》中“軍還,穆宗親迓太祖于靄建”[40]。所謂孤證不立,況且已有學者提出疑義,筆者以為該說至少是存疑待考。關于哈爾濱名稱的由來還有“扁狀島說”[41]“天鵝說”[42]等,但是筆者認為上述說法均需要文獻和考古發現的進一步印證,難以形成定論。現在哈爾濱區域范圍內有聚居村落,還得從清朝中期說起。

乾隆五十三年(1788 年),哈市顧鄉屯一帶已有滿、漢農民移居。隨著“京旗移墾”和封禁政策的解除,現哈市平房、南崗、顧鄉已建立更多的旗民屯落[43]。其實,在此前后,關內北方諸省的貧苦農民面臨天災人禍,為求生存,千方百計攜婦將雛“闖關東”。《雞林舊聞錄》載“凡轉徙山林者,隨處因樹而屋,夜或野處爇火自衛,往往膏虎狼之吻,墜嚴谷喪生”[44]。漢族移民的大量擁入,使一些地方出現“民戶多于旗戶”的局面。

關于設治之定義,筆者以為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而言是設官管理,狹義而言即是建立地方行政機構,我們今天所探討的設治往往是后者。關成和在《哈爾濱考》一書中詳細考證出19 世紀末哈爾濱周邊“總共至少不下百村”[39]139-141,李述笑在其《中東鐵路修筑前哈爾濱是蕭瑟寒村嗎?》一文中,也指出1898 年中東鐵路修筑前,“哈爾濱可以說是村村相望星羅棋布了”[45]。但是19 世紀中葉以前,因為封禁等諸多因素,哈爾濱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狀態。即使是在19 世紀末期的行政區劃中,哈爾濱處于吉林和黑龍江將軍轄區的接壤地帶,江南的傅家店、秦家崗、馬家溝、田家燒鍋、東井子、新立屯、三姓屯、薛家屯、四方臺、雙口面等地隸屬阿喀楚喀副都統所屬的雙城廳管轄。舍利屯、雙榆樹、大小嘎哈、荒山嘴子、莫力街、拉拉屯等地隸屬阿喀楚喀副都統所屬的賓州廳管轄。江北的馬家船口等地隸屬于黑龍江將軍所屬的呼蘭廳管轄[46]。充其量只是一個傳統的以分散的自然村落占主導地位的社區系統,只有鄉約地保,沒有地方行政機構的存在。

光緒二十六年五月初八日(1900 年6 月4日),署理哈爾濱鐵路交涉總局總辦宋春霆向吉林將軍稟告與吉林交涉局商議在哈爾濱地方設立船占局事宜。此前,吉林將軍長順原想在哈爾濱設立華埠,劃界街道,進而派員設治。宋春霆稱:“查哈爾濱即在大江之南岸,該鐵路公司占界之東,系屬下游,尚有余地一段,俗名傅家店”,“地屬平川,可立街市”。但是又以“營口通商稅務章程迄未抄寄到局,礙難遽行開辦,徒貽口實”,其實是懾于中東鐵路當局的淫威,變相抵制設立船占局。可是又礙于職責所在,為維護有車百姓為中東鐵路工程管理局拉運筑路建筑材料的權益,防止受到刁難克扣,建議“擬于傅家店地方前設立木植分司,添派員司,先行稽收車船各捐”[47]。此為目前所見有關傅家店較早的記錄。

在《杜學瀛與清末吉林黑龍江對俄交涉——兼論哈爾濱關道的性質》一文中,通過分析檔案史料,愚以為,“傅家甸設立辦事公所早于設立哈爾濱關道時間,而且接辦清丈街基并地面一切事宜均已由哈爾濱鐵路交涉總局移交辦事公所,公務繁忙,至于由哈爾濱關道行文吉林將軍,是涉及從貨站船站錢項下開支人員經費,并不表明辦事公所委員為關道屬員”。此外,“1908 年,傅家店正式改稱傅家甸。但是筆者前引史料,早在光緒三十二年就已經稱‘傅家甸’,可以斷定當時是兩種地名稱謂并用”[48]。

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七月十一日,署理吉林將軍達桂、署理吉林將軍程德全向清廷奏請添設濱江關同知、巡檢等官員,此奏稿對我們了解哈爾濱設治始末大有裨益,余查閱《吉林省檔案館藏清代檔案史料選編》,將該奏稿全文錄入如下:

跪奏為濱江關道政務緊要,佐理需人,擬請援案添設同知巡檢等缺,以資輔助,恭折會陳,仰祈圣鑒事。竊維吉林哈爾濱地方,為東清鐵道之中心點,主權利權應亟維持,力爭先著。曾經〔臣〕等于上年九月間,會同奏請添設濱江關道一員,專辦吉江兩省交涉稽征關稅,并先委員試署,奉旨允準在案。

伏查該處,現在商賈云屯,行旅雜沓,華洋雜處,訟獄滋繁,雖設官分職,朝廷各有專司,而外攘內修,此日不容偏廢,是該道一缺,輯睦邦交,講求政治,皆責無旁貸者也。然則地方防捕之任,商民雀角之爭,悉責效關道之展布,竊恐顧此失彼,轉致貽誤事機。而況道員品軼較崇,茍無承上啟下之員,亦恐首重足輕,于體制不甚相合。〔臣〕等統盤籌畫,一再函商,擬請在哈爾濱援照奉天營口廳章程,添設江防同知一員,歸哈爾濱關道所屬,專理兩省華洋交涉,并應稍為變通,凡在哈爾濱鐵路交涉界內命盜案件亦統歸該同知驗勘詳報,外此一應公事,仍均查照向章移送雙城廳核辦。俾清權限,而免攙〔僭〕越。但該同知既有審理正案之責,即不能無有羈押人犯之所,事務龐雜,兼顧難周,并請另設巡檢兼司獄事一員,以盡指臂相使之義。如蒙俞允,即有〔臣〕等分別遴選妥員奏請試署,并刊刻木質關防,以昭信守。至定缺分,籌廉俸,建衙署,設弁勇各事宜,容〔臣〕等并入添設關道案內,會商妥協,再行奏明辦理。所有哈爾濱地方緊要,請添設佐貳等缺緣由是否有當,除咨部查照外,謹合詞俱陳,伏祈皇太后、皇上圣鑒訓示。

再,此折系達〔桂〕主稿,合并聲明,謹奏[49]。

從奏稿的內容看,當時哈爾濱確屬吉林將軍管轄,“為東清鐵路之中心點,主權利權應亟維持,力爭先著”。濱江關道的職責主要為“專辦吉江兩省交涉稽征關稅”,也就是“輯睦邦交,講求政治”,并不涉及地方行政事務,因此需要“添設同知巡檢等缺,以資輔助”。江防同知“專理兩省華洋交涉”,“凡在哈爾濱鐵路交涉界內命盜案件亦統歸該同知驗勘詳報”,此外的公事,由雙城廳同知核辦。巡檢兼司獄事則專管“羈押人犯之所”。

光緒三十二年八月初七日,吉林將軍衙門奉到朱批:政務處,吏部議奏,欽此。九月初九日,吉林分巡道吏房為將軍會奏濱江關道擬請援案添設同知巡檢事遵諭各房付知。十二月初十日(1907 年1 月23 日),考察政治館等議復添設濱江關同知巡檢等缺奏折,光緒皇帝朱批:依議,欽此。十二月十三日(1907 年1月26 日),欽命考察政治館行文通知吉林將軍,奏準七月十一日達桂所上擬請在哈爾濱添設同知巡檢等缺折。十二月二十四日(1907年2 月6 日),吉林將軍收到咨文。

光緒三十三年(1907 年)二月,署吉林將軍達桂卻推薦朱繼經試署濱江廳同知,奏稿稱“濱江廳同知系駐扎哈埠,華洋錯處,撫綏交涉,動關緊要,非有精明肆應之才不足以謀展布”,介紹了朱繼經過往履歷,稱贊其“洞明實務,才識閎通”,呈請“以該員先行試署濱江廳同知,仍俟一年期滿,再請實授”[50]。絕口不提設立濱江關同知之前議。宣統元年(1909年)閏二月十九日,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吉林巡撫陳昭常奏請將濱江廳江防同知改為濱江廳分防同知,奏折稱,“濱江廳原奏設于哈爾濱商埠內,仿營口廳之例,專管該地交涉案件,后因俄人不認,鮮能實行職務,現所轄不足十里,殊難成治,擬劃雙城沿江之地以益該廳,而改為雙城府分防同知”[51],同時揭示出不能設立濱江關同知的原因。《清史稿·地理志·濱江廳》總結歸納為“光緒三十二年,置治傅家甸,為江防同知,駐濱江關道,分隸黑龍江省。宣統元年,劃雙城東北境益之,江防改撫民,專屬吉林,分巡西北路道駐廳”[12]1954。《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五十九載:“顧我之有完全政權者,僅道外二十里耳,然幸有此區區二十里之設治,以抵御外人,使彼之勢力范圍勿復蔓延而不可收拾,恢張文明之治,規復固有之權,能不寄予望之”[52]。我們不必去糾纏道外之范圍是十里還是二十里,而是要特別注意兩書都將設立江防同知時間作為哈爾濱設治之始,這也恰恰是歷史的本來面目。

四、結語

華中師范大學劉偉通過研究指出,1906 年憲制編查館拿出的外官制改革方案,“這一方案最重要的地方,是將關道作為省的直屬機構,與糧、河道并列,并明確不再兼地方行政事務。然而由于多數關道兼兵備銜,所以仍有調遣軍隊維持口岸治安的權力”[53]。由于中東鐵路途徑吉林、黑龍江及哈爾濱地區由吉林、黑龍江分別管轄的實際,有關中東鐵路的交涉,往往涉及吉、黑兩省,一定程度上,哈爾濱關道是吉林、黑龍江兩省的地方外交機構。有關中東鐵路及與駐哈各國領事的對外交涉是其最主要的職掌。由于哈爾濱關道沒有屬員,設立濱江關同知未果,只得設立濱江廳同知,作為管理哈爾濱道外行政事務的民官,1907 年2 月6 日清廷同意設立江防同知,當為哈爾濱設治時間。

猜你喜歡
鐵路
鐵路是怎么發明的
沿著中老鐵路一路向南
云南畫報(2021年12期)2021-03-08 00:50:54
一路歡聲一路歌 中老鐵路看點多
云南畫報(2021年12期)2021-03-08 00:50:28
鐵路通信承載網常用接口協議轉換應用研究
基于AutoLISP的鐵路信號電纜統計軟件設計
《鐵路通信設計規范》TB10006-2016解讀(二)——承載網
鐵路通信線路維護體制改革探索與實踐
鐵路青年的搞洪時刻
中國共青團(2016年8期)2016-11-11 08:22:46
近代鐵路土地的征購及其實現——以萍鄉鐵路為例
無人機在鐵路工程建設中的應用與思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8 | 无码人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97se亚洲综合在线|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a毛片免费看|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国产91爱|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久久www视频| av在线手机播放| 最新亚洲av女人的天堂|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播放| 色视频国产| 自拍欧美亚洲| 91网站国产| 99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亚洲91精品视频|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国产男人天堂|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欧美在线三级|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 精品日韩亚洲欧美高清a|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波多野结衣一级毛片|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久草美女视频|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午夜欧美在线| www.狠狠| 日韩欧美中文|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伊人| 91网址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她的性爱视频|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国产最爽的乱婬视频国语对白|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毛片|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www.亚洲天堂| 91福利片|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久久77777|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欧美区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