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女賢
(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學 363000)
由于我國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在當今社會中愈發明顯,尋求一種更先進和更科學的教學方式就顯得尤為至關重要.而隨著學術研究的深入,不難發現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決定學生是否正確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是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關鍵.但是,核心素養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出來的,需要教師結合專業課程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現狀,循序漸進地融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
隨著新時期我國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對傳統專業學科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也發生了相應地變化和調整.而在化學學習中,越發注意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情況.這是因為化學核心素養不僅僅需要學生掌握非常夯實的化學理論知識,同時也需要學生不斷地提高化學認知思維,并在原有理論的基礎上更近一步地深化實驗探究和促進創新.因此,化學學習對于高中學生而言,會更加注重在文化基礎之上的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其實用性和啟發性是非常顯著的.而化學教學對于教師而言,也是一種嚴峻的挑戰.
1.微課程開發
雖然我國在微課程開發的時間上相對于外國而言更晚,但是基于我國國情和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的客觀現實,我國微課程的開發仍然需要不斷地放緩進度.而眾多教育工作者在對微課程進行深入研究之后,可以初步判定微課程對于教學是能夠產生積極作用的.
2.我國高中化學微課程開發現狀
隨著網絡科技的迅速發展以及人工智能的迅速普及,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了.但是,信息技術與我國各個年級階段的教學是否能夠實現完美融合,仍然是一個有待商榷的問題.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學習的思維和模式雖然在基本上已經定型.但是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興趣程度和接受程度仍然是比較高的,因此對于微課程的開發而言,他們會樂于去接受和嘗試,甚至會自主設計微課程來獲得學習的靈感和啟發.
相較于學生而言,教師的情況并不樂觀.尤其是對于年齡比較大的化學教師而言,他們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化學知識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們對于信息科技和網絡環境仍然存在非常陌生且抵觸的心理.即使是年輕的化學教師,雖然會在一些公開課或者化學實驗比賽中應用到微課程,但是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往往會因為繁重的教學任務而無法深入學習微課程,導致微課程的實際開發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1.注重利用新媒體開展教學
利用新媒體不僅僅是化學課堂與時俱進的一種表現形式,同時也是將課堂知識進行拓展和深化的一種體現,能夠借助網絡手段更好、更快速地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因此,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可以讓化學微課程的內容變得更豐富且有層次,這對培養學生們的化學核心素養從而鞏固知識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在蘇教版高中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中,如果僅僅依靠課本上的平面圖形進行教學展示,可能無法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思考,學生也只會通過記憶的方式進行淺層掌握.因此在開展化學微課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物質結構的微觀動圖進行教學,不僅能夠給予學生更直觀的展示,同時也能夠順勢引導學生通過構筑微觀模型的方式實現知識點的掌握.雖然學生目前的知識水平可能無法做到準確構建模型,但是通過實驗進行的嘗試和摸索,能夠幫助學生發現自身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在學習或者復習其他化學知識點時會主動進行深入思考.
2.更多地關注學生學習化學的需求
關注學生在學習化學時的需求,是開發化學微課程的主要目的之一.因為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學習中面臨的困難和需求也是不盡相同的,如果盲目地按照教學進度開展教學,可能會導致學生化學基礎不牢靠.而高三學生面臨的不僅僅是知識點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將知識點進行整合.因此在設計微課程的時候,應該結合高三學生在學習化學時的客觀需求,從而滿足不同知識層次學生的需求.
例如在學習“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時,有的學生在化學公式方面掌握不牢,有的學生對化學現象及其反應過程比較陌生,因此教師在開展微課程之前,應該將學生的客觀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從而分門別類地為不同學生制定不同學習計劃,或者根據學生人數將課堂時間劃分為不同的模塊,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從而為高三學生強化薄弱環節.
3.促進化學核心素養與化學微課程相融合
化學核心素養與化學微課程相融合首先是體現在課程內容上.只有先提煉出蘇教版高中化學課程內容背后隱藏的核心素養,才能在明確目標的基礎上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尤其是對于高三的學生而言,需要將高一、高二和高三所學的化學知識進行融匯貫通,不可避免地需要化學教師將不同課程內容之間的共性找出來,并聯系在一起,只有這樣設計的微課程,才能更加體現化學核心素養的本質理念.為了檢測學生們的掌握程度,應該做好課后評估環節,只有將學生對微課程的意見和看法予以及時反饋,教師才能在下一步微課程設計中更加明確教學的方向.
總而言之,基于化學核心素養開發的微課程,教師應該在牢牢結合教材理論的基礎上,明確微課程開發的目標,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而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注意不要按照傳統教學的刻板模式,積極利用多媒體等工具,有意識地轉變自己的主體地位,將課堂還給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與支持,應該利用多種教學資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樂趣學習中不斷培養化學核心素養,又反過來利用化學核心素養來實現深化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