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婧
(天津市河東區職工大學,天津 300162)
現階段,我國當前正處于新技術革命時代,把人工智能作為科技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把發展人工智能當做基礎,培養更多的高職人才。人工智能在人才培養視角下,逐漸融入到教育領域中,為教師提供新的教學方式。促進人工智能逐漸向新的方向發展。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時代中,如何對高職學生進行人才培養也是重要研究的話題和熱點,因此文本將針對人才培養進行高職人工智能專業課程建設做出分析。
1)人工智能專業定義。人工智能在廣義層面上來講泛指通過計算機方式來實現人的頭腦思維所產生的效果,通過對人工智能研究和開發,將用于模擬人的智能的理論和方法以及應用系統構建而成,在系統構建過程中,人工智能也將計算機科學,生理學等相關內容綜合在一起。形象來說,人工智能可以理解成音樂,音樂的構成是將不同的音符組合在一起,每個音符都是通過不同的樂器所奏響,最終將通過音樂傳遞演奏者的內心想法以及頭腦思維。
2)人工智能特點。人腦認知是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基礎,為此,智能系統中的機器人,以及知識工程等,都需要扎根學科認知基礎,設立全面的學科體系,這樣才能促進人才培養進一步發展[1]。其次,在對人才進行培養時,應該將人工智能理論知識與產業落地的關系平衡對待,進一步在學科體系上注重培養人才的實踐操作能力。人工智能專業技術對于培養人才方面,需具有對全局掌控能力,同時做到心中有數,不能只是單一的對算法和編程進行局部認知,應從全局中激發人才租住創新能力。
1)人才培養模式設計理念。(1)“工學結合”的理念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切入點,并堅持設計原則應以“行業指導、就業導向、學生中心”為出發點。(2)為高職學生構建特色專業課程體系,可以與區域行業企業合作開展辦學理念。(3)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標準設計,以遵循高等該職業教育規律為準,再參照人工智能技術,從而展開對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4)構建高校與企業聯合培養的模式,把企業中的先進文化與先進知識融入到教學中去,打造完善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2)人才培養模式設計思路。(1)為了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規劃,可以組織人員對地方區域的人才需求展開調研工作,同時應按照職業崗位的能力標準進行。(2)高校與企業共建模式,應當選取在專業方面極具代表性的企業單位,打造出一批可以進行教學、實訓、以及培訓的開放性實訓基地,實現校企共建。(3)在對高職人才進行培養時,應當加強學校師資隊伍的建設,打造出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同時還應該保證教師師德高尚,具有強大的專業技能,以及創新意識,只有提高師資團隊的綜合素質才能有能力進行對高職人才的培養。教師還應當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收集畢業生的信息,對畢業生情況進行跟蹤,不斷改進人才培養方案。(4)人才培養模式將對專業的崗位需求進行調查,參照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出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以及教學內容。
3)人才培養模式內涵。以“產學結合”方式開展教學,應圍繞大數據分析師、人工智能運維工程師等職業崗位,將緊密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教學,同時還將教學過程與一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相結合[2]。以項目為主要載體,任務為驅動元素,構建基于工作崗位過程的課程體系。按照企業的要求定向培養學生是人才培養的模式的內涵,同時并實現企業生產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
本專業在面向醫療、政府等部門的計算機軟件工程技術人員等置業群時,能夠較快的適應生產、建設等一線崗位的需求。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不斷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具有人工智能理論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了解應用框架以及生態系統,能夠從事人工智能運維工程師以及大數據分析師等工作,成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1)提高基本素質。(1)人才培養的目標只要在于打造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的高素質人才。(2)提高基本素質旨在掌握人工智能基本理論知識,獲得技能方法的訓練,同時具備適應工作的能力和素質,進而從事相關專業。
2)提高專業能力。人才培養的目標在于提高專業能力。計算思維與系統計算思維主要包括模型化、形式化等思維能力。人工智能工程應具備運用計算方法和模型求解問題等能力,這些所具備的能力都體現在算法的重要性以及機器學習的重要性。
我國政府對于人工智能的發展十分重視,因此對于人工智能專業應當廣泛建設,人工智能專業建設的特點和經驗也將為我國培養相關人才提供強有力的參考[3]。為此人工智能專業建設的經驗和特點為我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以下是我為大家列舉的人才培養視角下人工智能專業建設的啟示。
1)設置完善的課程體系保障質量。根據人工智能專業建設是將多個學科知識交織交融在一起的特點,來設置完整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設置包括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計算基礎類等多個課程,這些課程使學生們對人工智能專業知識進行牢固掌握,同時學生們可以根據學科知識匯聚在一起的方式,來理解當今時代的生產模式,人工智能專業中的交叉學科部分,可以幫助高校打破傳統學科的壁壘,并加強學科協同交叉融合,構建完善的學科體系,為不斷適應人工智能專業發展的需求。
2)通過新興的培養理念指導方向。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前提,是以人才培養理念的更新為主。人才培養理念的更新能否實現又取決于政府和高校共同合作的作用。為了適應人工智能的時代潮流,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理念必須更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應當著重從學校規章制度設計,以及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進行貫徹落實,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培養時代所需的人才。
綜上所述,高職人工智能專業已經成為高等職業院校的熱門專業,但是課程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人工智能的發展對于高職人才需求越來越高,高校應當更加注重人工智能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以及人工智能專業課程的資源建設,制定科學合理的目標,完善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人工智能專業人才,以此來適應快速發展的新時代。本文根據人工智能專業的定義以及特點,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設計,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最后研究人工智能專業建設的啟示,以此來培養出時代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