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慶祝
(黑河農村商業銀行 黑龍江 黑河 164300)
小微企業要想發展,需要獲得銀行支持。政府引導和呼吁銀行要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但是未建立完善的風險補償機制。一旦出現風險,全部損失由銀行承擔。因此銀行出于資金安全考慮,會審慎發放貸款,降低了部分企業融資的可能性。如果設置風險補償基金,能夠進一步促進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一是企業經營不規范。大多數小微企業經營規模較小,經營管理粗放,財務工作不規范,信息不透明,對資金使用缺乏系統合理的規劃,缺少有效監督。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小微企業的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上漲,導致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和費用居高不下,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二是抗風險能力不強。小微企業普遍存在信用記錄不完善、盈利能力及抗風險能力較差、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報表不規范等問題,導致銀行無法全面、科學地分析企業財務狀況及貸款風險。三是有效擔保不充分。受小微企業經營及財務狀況等因素影響,銀行一般采取抵押擔保方式發放貸款,但小微企業缺少有效的抵押物,甚至靠租賃廠房或設備生產經營,難以提供符合銀行條件的抵押資產。部分小微企業以家族式經營管理模式為主,企業內部產權界定不明晰,財務信息不透明,銀行掌握企業的信用和產權歸屬以及生產經營狀況難度較大。
一是經營壓力增大。政府相繼出臺對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扶持的優惠政策,但農商銀行作為地方性法人機構,普遍存在資本金少、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由于地方金融機構網點多、覆蓋面廣,經營成本居高不下,導致機構利潤較低,經營壓力增加。二是監管趨于嚴格。近幾年,監管部門加大了對農商銀行的監管力度,農商銀行由于自身風險管理規范化、流程等原因,很難滿足小微企業特殊的融資需求。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機構自身的經營難度,小微企業貸款逾期持續增加等原因導致小微企業融資難度加大。三是化解風險困難。小微企業資產少,生產規模相對較小,一旦出現產品滯銷、積壓和收入下降等情況,將直接導致償貸能力下降。即使對小微企業采取貸款展期、續貸等措施,也很難化解全部的風險。
(1)加強信用環境建設。政府相關部門要從全局和長遠利益出發,切實維護金融債權,積極搭建銀企信息交流平臺。通過完善征信系統建設、健全對失信企業的聯合懲處機制等,不斷優化社會信用環境,培育良好的信用體系。
(2)切實完善財政扶持政策。建立風險補償基金。對于金融機構在小微企業融資方面產生的損失(如采取批量轉讓方式產生的損失),應由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風險補償。
(3)由政府牽頭,建立有實力的政策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公司。一方面有助于擔保公司內部良性競爭,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分散金融機構信貸風險。
放寬小微企業增量獎勵政策,適度提高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容忍度。根據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成本和核銷等情況,對小微企業貸款金額大、占比高的銀行不良貸款率容忍度等指標實行差異化監管考核,明確容忍度的具體范圍,落實差異化的目標考核制度。對于小微企業貸款份額超過轄區內金融機構總量一定比例的,不再考核“兩增”目標,僅考核增量。
一是財稅部門要引導資金回流。通過加大對金融機構信貸增量和存量的獎勵力度,提高金融機構支持轄內小微企業的積極性。二是各級政府在資金上向地方性金融機構傾斜。將財政、機關團體、事業單位資金存入本土農商銀行,壯大農商銀行的資金實力,為其更好地服務小微企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三是人民銀行要考慮農商銀行的實際情況,適當降低農商銀行保費費率,或為已改制的農商銀行提供優惠的存款保險費率政策及2~3年的政策過渡期,幫助農商銀行減少運營成本,將釋放出來的資金更好地投入到支農工作中。四是農商銀行要與融資擔保機構、保險機構、各類信息管理機構開展互助合作,多角度、多方式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最大限度滿足其融資需求,確保小微企業長足發展。
根據黑龍江省政府、黑龍江省聯社和擔保公司三方簽署的《穩企穩崗基金擔保貸款風險補償協議》,按照風險共擔原則,省財政部門融資擔保機構所轄的貸款銀行總行或省行簽署風險補償,采取單筆賠付總額限制等方式,風險補償資金、貸款行、融資擔保機構按照7∶2∶1的比例分擔風險補償基金。農商銀行應積極推廣和使用“穩企穩崗基金擔保貸款”產品,進一步明確政策重點支持對象、風險補償方式,規定貸款的額度、期限、利率及擔保費率,簡化貸款審批流程,提高業務辦理速度,力爭為企業提供“快捷貸、迅速保”的優質金融服務。
一方面,積極對產品有市場、發展前景好、企業及法定代表人信用記錄良好、第一還款來源充足的小微企業提供信用貸款。
另一方面,嚴格小微企業授信管理,重點掌握完整、真實的財務信息和全面的訂單、物流、資金等經營場景類信息,實現對企業精準“畫像”,合理確定授信額度,確保本年度獲得信用貸款支持的企業戶數、信用貸款占比較上年顯著提高。
一是按照應延盡延的原則,對符合延期還款條件的小微企業采取展期、續貸等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措施,緩解小微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二是堅持“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原則,密切監測延期還款質量變化,對企業經營、資金回流、還款計劃落實情況進行有效監督,對可能出現的信貸風險提前做好預案,防范信貸風險。三是實施延期還本付息的貸款政策,堅持實質性風險判斷,不因疫情因素減少貸款風險分類和影響企業征信記錄。
根據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強化小微企業產品服務創新。對實力雄厚、信譽優良的“白名單”客戶給予信用貸款支持;對流動資金貸款采取“一次授信、循環使用”的方式,提高辦貸效率;加快推進“陽光快貸”產品應用,采取線上線下融合方式辦貸,提升服務的便捷性和可得性。區分貸款項目的現金流、行業、項目類別、地區、項目規模等因素,對符合貸款條件的小微企業給予中長期貸款支持。加大對“首貸戶”的支持力度,遴選未獲貸的優質小微企業,對其開展精準營銷,依據“一企一策”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切實提升“首貸戶”占比。
一方面,針對當前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嚴峻形勢,按照“增量、擴面、提質、降本”的總體目標,靈活運用利率杠桿,普遍調降0.5~1個百分點的企業類貸款利率,讓利于企,共渡難關。
另一方面,嚴格落實小微企業降本政策工作要求,準確測算小微企業利率水平,因地制宜完善小微企業利率定價機制,力爭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水平較年初下降0.3個百分點,確保普惠性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水平較年初下降0.5個百分點。
按照黑龍江省聯社、銀監和保監部門的相關監管要求及工作部署,全力支持企業復產復工。要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落實信貸優惠政策,建立信貸綠色通道,重點支持個體工商戶、重點項目企業、小微企業,有效落實穩企穩崗擔保基金政策。
根據黑龍江省聯社、銀監和保監部門下發的穩企穩崗企業名單,主動對接并實地走訪小微企業,全面了解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和資金需求情況等,在充分對企業進行貸前調查的基礎上,審慎發放穩企穩崗貸款。
一是大力推廣穩企穩崗新產品,實現客戶線上授信、放款和還款,提升金融服務能力。二是推動數字技術線上與線下的整合應用,通過對接農戶地塊信息、糧食種植補貼、農機作業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數據,充分挖掘數據價值,逐步打通農村金融線上服務脈絡。三是推進互聯網金融系統應用,依托科技賦能轉型,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在經濟活動中,誠信是企業獲得生意伙伴和取得信貸支持的重要砝碼。針對目前信用環境建設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農商銀行在與小微企業往來的過程中,應積極宣傳和推介征信知識,為小微企業普及誠信知識和案例。
對于征信記錄良好的企業,可以考慮給予一定利率優惠政策。對于運營情況平穩、發展潛力良好的企業,可根據征信情況適度提高其授信額度。在提供充足資金支持的同時,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盡可能滿足誠信企業個性化和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微企業的經營管理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就業水平提升等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分析農商銀行支持小微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一系列解決措施,以期為小微企業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使其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