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玲玲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馬塘中學 226400)
伴隨教育改革深入發展,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已成為滿足新教育形勢下所提出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主體性教學法作為一種新興教學方式,在學生創新精神及創新意識培養中發揮重要作用,針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也可產生一定積極意義,也可有效推動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因此,本文即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主體性教學法的應用策略展開探討.
主體性教學法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并輔助學生自主展開學習活動,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并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教學活動中,當教師應用主體性教學法時,需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予以充分尊重,并對自身義務、責任形成明確認知,對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學理念加以轉變.教學活動中主體性教學的實施為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體現,將更多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促使學生、教師二者均可在平等的基礎上展開學習及交流活動,針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也可起到一定推動作用,針對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發展也可產生重要意義.主體性教學法同傳統教學模式相較而言,除教學模式產生變化外,教學思想、教學理念也隨之發生變化.因此,要求教師需對自身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加以轉變,并清晰認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再為主體,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所展開的教學行為、教學思想均應以學生為中心,此既為對學生負責,也為對自身負責,同時更為對全國教育事業及社會負責.
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
高中教學活動中,數學學科為重要構成部分,因此同數學教學相關的課程改變、課程安排尤為重要,將會對學生數學學習進度、數學教學質量產生直接影響.現階段主體性教學法在高中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仍存在諸多問題,如所設計數學教學內容合理性、嚴謹性不足,針對教師數學授課活動的展開勢必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若所采用教學模式同教學內容無法貼合,則會對教師教學活動的展開形成阻礙,對導致教學進度延誤,對學生數學知識水平的提升也可造成影響,使得學生難以達成學習目標.以“基本初等函數”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展開此節課活動時,發現學生無法對教學內容形成充分理解,因此,教師應在對數函數、冪函數、指數函數等基本函數教學時,借助多個經典例題的講解,引導學生對三種函數的圖形分布特點、相關特性等加以總結.隨后,教師引導學生展開相應的例題練習,完成一定規律的總結后,可結合教師所提供的教學信息完成相關函數知識的內化.主體性教學活動中,為確保學生主體性得以充分發揮,教師需引導學生自主展開學習活動,以此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逐步培養.同時,要求教師還應針對教學難點展開多角度分析,為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創造條件,而此過程中,學生也應實現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實現相關教學知識的有效獲取.
2.設置啟發式教學活動
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借助啟發式教學活動的應用,深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為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教學方式.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引導學生針對知識自主展開探索活動,實現學生學習潛力、創新思維的進一步激發.教師將主體性教學法應用至高中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需對啟發式教學在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揮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形成認知,促使學生可在實現知識結構充分掌握的同時,推動學生學習潛力、創新思維的進一步發展.教師應以課堂結構精準分析的前提下,實現高中數學教學、教育現狀二者的融合,二級助啟發式教學的應用實現教學方式的合理選擇.以“概率”相關教學知識為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為讓學生對概率結構加以充分掌握,教師可將幾何概型、古典概型、隨機事件概率等三種概率特點加以簡單總結,隨后,可借助問題提問方式實施啟發式教學,如教師可向學生提問:“假設一支口袋中裝有白球、黃球、紅球各一只,若從中抽取一只再放回,如此抽取3次,請問3次均為紅球的概率為多少?”學生在教師問題提出后展開解答,且解答過程如下:此為古典概型的一種,由于每一類事件不發生與發生的概率相等,因此,可將抽到1次紅球標記為事件A,將抽到3次紅球標記為事件B,因為紅球有放回,所以P(A)=1/3,由此可知,3次抽取均為紅球的事件互相獨立,因此,P(B)=1/3×1/3×1/3=1/27.教師借助此題的提出,可實現學生學習潛力、學習思維能力的充分發揮,實現啟發式教學.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需注重以往教學經驗的充分利用,并實現教學資源的深度挖掘,推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大幅提升,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3.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活動中,借助問題情境的創設,可有助于學生迅速進入至學習狀態中,達成自身教學目標,還可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展開問題設置時,需注重問題的提問技巧,避免所提出問題單一化,應注重多元化問題的提出,并同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實現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激發.此外,教師所設置問題應難度適中,可于調動學生求知欲的同時,促使學生可借助問題的解決對數學學習的樂趣加以感知,以此也可為主體性教學法的順利展開創造良好條件.以“函數”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在此節課講述時可借助如下問題的提出,幫助學生了解所學知識:①已知一個正比例函數圖象經過(2,4),求函數解析式;②已知一個反比例函數圖象經過(2,4),求函數解析式;③已知一個一次函數圖象經過(2,4),求函數解析式;④已知一個二次函數圖象經過(2,4),求函數解析式.借助上述問題的提出,除可對學生不同函數類型區分情況加以考察外,還可了解學生所學知識掌握情況,而借助問題的提出,則可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深化學生對問題的理解.
綜上所述,數學學科作為高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借助教學模式改革以推動數學教學質量、教學效率的提升具備重要意義.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將主體性教學法應用至教學活動中,并借助設置啟發式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等策略的實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