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沖
(江蘇省鹽城中學 224000)
高中物理的學習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物理知識的復雜性與抽象性使得學生對于知識理解起來很困難,高中物理教學中類比思維的運用對于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物理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類比思維通過找尋不同事物之間所存在的聯系與共性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將物理學習中一些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物理的學習中是不可或缺的.
對于學生類比思維的培養要以學生為中心,在類比思維的培養過程中,要為學生盡可能多的提供自主的空間,使其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傳統教學模式影響下,教師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的知識的傳輸,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講學生聽,這個過程中沒有對于物理知識的思考,學生也沒有探索欲,靜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就沒法活躍起來,這對類比思維的培養極為不利.物理的學習中對于物理現象進行探究,類比思維的培養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實驗探究的結果使得物理的學習會變得很無趣,學生的自主探究更能活躍思維,引發學生更多的思考,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的興趣得到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有所提高,養成運用類比思維思索問題的好習慣,由事物之間的聯系展開推理,最終通過類比得出結論.
教師在開展《萬有引力定律》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對萬有引力中的質量與靜電力中的帶電量進行類比,這樣學生就能夠很容易牢記相關的規律,運用類比思維開展教學要比教師直接告訴學生這二者之間存在聯系的教學效果要好,學生對經過探索之后自己發現的知識內容會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教師在學生的類比思維的培養中要扮演好引導者與啟發者角色,思維的培養本來就需要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還沒有達到一看就懂的程度,因此教師的引導就很重要,能夠為學生的思考提供一定的方向性,而啟發能夠讓學生在實際運用物理思維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舉一反三,這對類比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針對一些物理現象與問題究其本質,在對于已知事物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將其和與之有聯系的事物進行比較探究,因此在日常的物理學習中對于基礎知識的扎實掌握與深刻理解就很重要,對于知識的理解不能只知皮毛,更不能模棱兩可.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所掌握,更便于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此外教師對學生的類比思維培養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引導與啟發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每個學生對于不同知識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反應能力等各項能力之間也存在差異,因此對學生類比思維的培養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具有不同的個性特點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引導與啟發.
教師在開展《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引入生活中的實例與物理知識點進行類比,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汽車在急速行駛的過程中突然剎車,車子不會立馬停,而是滑行一段距離之后再停,這與慣性密切相關,通過類比在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對“慣性”這一抽象的物理知識有了更好的理解.
類比思維的培養僅僅靠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是遠遠不夠的,盡管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學生的類比思維的培養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理論只能作為基礎,不能將其當作是萬能的,要注重實際的問題中對于物理的運用能力,在解決一些與物理有聯系的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學生的思維更為活躍,物理與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因此生活實例引入物理教學既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還有助于為學生的物理學習提供新思路,使得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物理,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通過生活與物理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的類比思維的培養;此外,類比思維在學生解題過程中也能夠得到有效培養,解題的過程看似時間不長,實則其過程中各項能力都在發揮作用,各種物理思維的運用自然也必不可少,因此可以對物理例題進行充分有效的利用,教師可以將各種類型的例題進行整合,例題的類型不同,所運用的物理解題思路就會有所不同,解題思路不同物理思維的運用就不同,那么不同思維對應的解題方法也有分別.教師要充分利用例題素材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題教學,在課前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這也是學生思考的過程,在課上進行討論并總結,課后精心布置同類的例題進行強化練習,經過大量有針對性的練習后,類比思維就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
教師在開展《導體的電阻》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對于物理中的電阻、電容、加速度等用比值定義的物理量進行類比學習,通過對這些物理量的類比,學生就會在總結過程中對這些物理量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類比的過程也是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的過程.
總之,高中物理教學中類比思維的有效培養對于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教師的教學質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高中物理教學中類比思想的有效培養進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還需要教師不斷積累、總結經驗,有更多的思考與探索,類比思維得到有效的培養,作用才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