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對民間武術社團進行研究。從政府層面、社團層面分析民間武術社團發展的困境,針對所呈現出來的問題進行研究,從政策法規、社團建設、融資渠道、人才建設四個方面提出對策,為更好地促進民間武術社團的發展提出理論基礎,以期為民間武術社團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民間 武術 武術社團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1839( 2020) 1-0053-03
1 前言
武術是群眾重要的健身活動之一,蘊含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民間武術社團是武術愛好者聚集點與練習之處,承擔著武術在群眾之間的發展,能夠真實反應民間武術組織的真實性,是傳播和普及武術的重要途徑之一。隨著社會發展,民間武術社團逐漸暴漏出管理人才缺失、制度不健全、資金短缺等問題都是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近年來,關于武術社團的研究開始引起各界人士關注,但這些研究主要從某個角度或側面進行分析,對于民間武術社團研究的全面性不夠。基于此,本研究以民間武術社團的現狀為切入點,分析民間武術社團發展的困境,揭示其影響因素,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為民間武術社團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2 民間武術社團發展的困境
2.1政府層面
2.1.1主管部門不重視
全球背景下體育迎來蓬勃發展,競技體育更是各國健兒展示的平臺,而奧運會項目更是其中的“寵兒”。隨之帶來的效應為重“奧運”輕“非奧”、重“競技”輕“傳統”的趨勢,只重視奧運會競賽項目,非奧運會項目很多得不到重視。我國非奧運會項目很多都是民間傳統體育項目,這些“本土”項目很多扎根與生長在民間,依靠民間社團進行發展,并且依附于民間體育組織。民間武術社團是全民健身戰略的重要組成部門,是武術愛好者和習練者的平臺,在群眾武術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為武術傳播與發展提供助力,為全民健身提供力量。民間武術組織主要依靠群眾進行運作,沒有依靠政府組建起來,更沒有“官方”的支持。由于民間武術社團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不穩定性等因素,所以很多社團得不到主管部門的重視,沒有給于相應的資金、設施、人力、管理、信息等方面支持,導致民間武術社團的發展舉步維艱,逐漸邊緣化趨勢,從而更加難以生存與發展。因此,官方支持與是民間武術社團生存的前提,取得認可是民間武術社團生存的保障。
2.1.2政策法規滯后
國家政策法規是武術社團發展的指示燈,為發展提供方向和前進的基礎.對武術社團具有引領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頒布過《中國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全民健身綱要》《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等系列政策法規,在具體專業性制定了《中國武術協會會員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但是以上僅僅是宏觀上的政策、法規、條例,缺少具體法律條文的指導,過于籠統并且模糊性太強。由于民間社團本身存在松散性和不確定性,很多社團僅僅生存于民間而非主流的現代官方社團,取而代之的是符合審批條件的“官方”背景下的武術組織。對民間武術社團而言,在政策上沒有給予特殊性指引,在具體實施細則之中更是無從參考,導致“草根性民間武術組織已失去往日的輝煌,被現行法規條例邊緣化”。[l]因此,民間武術社團發展需要以國家政策為導向,完善的政策法規有助于武術社團擺脫現在發展的困境。
2.2社團層面
2.2.1管理人才缺失
人才既是社團管理的核心,也是社團運營的主要負責者和中堅力量。民間武術社團很多都屬于公益性社團組織,具體負責人都有自己本職工作,武術社團負責日常管理者為會長、教練、志愿者之類的人員,這些管理人員多數都是兼職工作人員。由于社團本身就是業余時間的聚集點,再者,管理人員并不能全身心投入在社團運營和管理之中,使民間武術社團正常的運行受到很大影響,從而造成管理滯后、管理不科學、創新意識不足等一系列情況,因此,阻礙民間武術社團的發展。此外,武術社團對專職管理崗位不重視,雖然部分社團中設有專職管理崗位,但是崗位工資待遇低、辦公條件差、職業前景不明等原因,對于管理能力和專業能力強的人才更是吸引力不足,導致現階段民間武術社團管理人才缺失現象非常嚴重,同樣也是制約武術社團現代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2社團制度不健全
國務院曾經頒布《社會團體管理條例》并在2007年和2016年分別進行修訂,強調章程、制度對社團發展的重要性,明確指出社會團體的章程所包含具體事項,以及社團制度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通過查閱文獻了解現階段民間武術社團存在著制度不健全、缺失等諸多問題。在具體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人才培養方面都有所缺失,部分社團更是沒有成文的制度規定,只有簡單口頭約定。在社團考核與獎罰機制方面更是流于形式,缺乏系統、完整的獎勵制度,更沒有形成有效的長效機制。在社團重大問題的決策方面,往往都是一個人“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從而沒有形成民主決策制度。另外,民間武術社團成員多為中老年武術愛好者,社團成員的老齡化一定程度影響著制度建設。因為民間武術社團管理制度、獎罰制度、民主決策制度的不健全,并且長期得不到有效的解決辦法,對隨意性、流動性較大的社團會員更起不到有效管理與督促,從而導致民間武術社團發展滯后。
2.2.3社團資金短缺
經費短缺是我國所有民間武術社團面臨的共同問題,在沒有政府資助的前提,民間武術社團普遍沒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在社團資金結構方面。“武術社團經費來源主要包括:會費、捐贈、政府補貼、服務所得、前一年盈余”[2],一般社團會費和服務所得比較固定,其它方面的資金基本靠自籌的方式,政府方面的補貼資金很難獲取。在資金籌措方法和形式方面相對比較落后,主動出擊意識不強,沒有與時俱進的轉變思維模式,更沒有開拓創新的精神和方法。我國地域遼闊整體發展不均衡,在社團經費籌集方面表現為沿海地區好于中西部,省會城市好于普通地市,市區好于縣鄉一級。許多民間組織長期處于嚴重資金不足的狀態,無法開展正常活動,其中不少組織活動停滯,陷入癱瘓,處在名存實亡的“休眠狀態”。[3]由于資金方面的不充足,必然導致武術社團發展舉步維艱,因此民間武術社團資金短缺幾乎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3 民間武術社團發展的對策
3.1完善有關政策法規
國家政策法規的完善對于民間武術社團擁有宏觀指導、中觀設置、微觀實施方面具有很大幫助。民間武術社團的管理離不開國家行政的推動,而民間武術社團的發展更需要國家層面大力支持。由于目前還沒有針對民間武術社團的政策法規,從而民間武術社團發展得到不應有的社會資源,導致民間武術社團的的利益受到侵害,因此提出以下幾點意見。第一,國家主管部門可依據《中國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全民健身綱要》《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中國武術協會會員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等系列政策法規,盡快制定和頒布有利于武術社團發展的法規、政策,為民間武術社團管理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據。第二,完善管理框架。研究行政管理與民間社團管理的方法,政策法規的完善可以讓民間武術社團有法可依、有規可循,有效的行政管理會促進社團發展,從而為民間武術社團良性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3.2加強社團制度建設
由于現代社團發展趨勢和國家宏觀體制改革的發展要求,以及小政府、大社會的國家轉型方向,民間武術社團制度建設可從以下幾點作為切入。首先,健全社團制度。民間武術社團發展首要問題就是健全規章制度,完善的制度可促進協會結構合理、行為規范,可為民間武術社團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提高社團整體層次性。其次,完善獎勵制度。民間武術社團的制度存在隨意性、業余性和無償性,對于調動會員積極性有點欠缺,可更改為獎勵機制,適當獎勵可調動會員的積極性,對于社團制度建設擁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最后,決策上的民主。在社團會員參與程序上,應當采取會員共同參與,聽取廣大意見、實行集思廣益的方式,不能出現“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的不負責現象,以提高廣大會員的參與度,深入了解具體事實,建立健全信息的收集,確保民主決策的前提,從而不斷完善決策的正確性與準確性,最終提高決策的民主。
3.3 拓寬融資渠道
由于民間武術社團具有一定的“草根性”,獲取政府資金需要繁瑣的手續和條件,導致很少能獲取相關資金的支持。因此,拓寬民間武術社團的融資渠道,應該改善收入結構體系,提高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首先,由“政府資助”轉向“政府購買”。民間武術社團應該提升自身能力,增強對武術事業的參與度,加強政府與社團之間的合作,把原來政府主辦的一些武術比賽和大型表演項目,交給民間武術社團競爭承辦,由政府資助更改為政府購買的轉變。其特征為“政府承擔、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評估兌現”。[4]其次,爭取企業支持的力度。民間武術社團應站在企業的角度進行考慮,滿足企業的需要,可從企業慶典、活動宣傳、企業體育比賽進行人手,提高企業的宣傳效應,開發出具有商業價值的方法,從而獲取企業更大的支持力度。最后,廣告宣傳方面人手。可以效仿籃球、足球等體育項目,把社團服裝廣告位置出售給企業或個人獲取贊助資金。民間武術社團的亮點就是民族服飾、民族器械,可以把練功服胸前印為宣傳方的標志和宣傳語,可把后背的地方出售給另外一個企業或者個人,把利益最大化,為武術社團獲取更多的資金,從而解決民間武術社團資金短缺的問題。
3.4加強人才體系建設
現代管理的核心是人,發展核心更需要人,民間武術社團的發展更是如此。
人才資源的管理是對人才的開發與利用,從而有計劃、有組織的控制與協調活動, “能有效解決組織中人與人的關系,人與事的融合,挖掘人的潛力,調動人的積極性,提高工作績效,實現組織目標。”[5]在人才的招收與建設方面,民間武術社團應該解放思想、開拓視野,向國內專業體育院校和社會招聘優秀的管理人才,優化社團人員年齡結構、知識機構,改變社團所呈現的人員缺乏、年齡偏大,依靠老人發展,依靠老人打天下的局面,使民間武術社團更加年輕化、蓬勃向上充滿朝氣。在福利待遇方面也要與時俱進,從工資、福利、養老等方面進行完善,不能只招不留,要能把人才招進來、留得住,并且為之長期發展所考慮。與此同時,更要及時發現社團內部人員,把一些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挖掘出來,給予鍛煉機會逐漸培養成社團未來發展的主力之一,從而為民間武術社團發展提供更有利的幫助。
4 結語
民間武術社團曾經代表著傳統武術在歷史上的輝煌,隨著歷史的變遷、社會的進步,民間武術社團從拳種分呈、百家齊放的繁榮景象逐漸衰敗到邊緣化的現狀。由于國家政府層面主管部門不重視、政策法規滯后,致使武術社團享受不到國家政策和資源的扶持與幫助。在社團層面,管理人才的缺失、社團制度不健全、社團資金短缺等問題同樣困擾著民間武術社團的發展。因此,必須從有關政策法規進行人手,加強武術社團的制度建設,拓寬資金融資渠道,加強人才體系建設進行全方面的改革與完善。通過多方努力,采取必要舉措,全面提升民間武術社團的生存環境,加強社團自身的建設,為推動傳統武術新時期發展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從而促使武術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海濤,草根民間武術組織的生存境遇及發展[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6(6):524-527.
[2]張樂軍,從現代社團發展的趨勢探討武術社團的改革與發展[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1.
[3]許月云,許紅峰,王海飛,民間體育組織發展現狀調查——以福建省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9):4-8.
[4]汪流,草根體育組織與政府關系向度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4(1):6.
[5]吳劍后奧運時代民間體育發展趨勢的研究——基于杭州市武術社團發展的現狀調查[J].浙江體育科學,2009(5):1-4.
作者簡介:阮俊謙(1989-),男,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武術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