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艷哲
(黑龍江省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中學 150001)
德育教育應該貫穿于初中教育的各個階段,尤其是在數學教學之中教師應該充分開發德育素材,在豐富數學教學內容的同時,又可以塑造學生優秀的人格修養與道德品行.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引入數學史中的名人軼事以及數學文化思想,培養學生勤奮好學、善于發現的科學探究精神,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洗滌,思想得到升華.
數學歷史經歷千百年的傳承,積累了豐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初中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和開發數學史中的德育內容,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民族自尊心以及科學探究精神.在我國數學領域也擁有十分璀璨的歷史,如:中國首創的十進制計數法、勾股定理、祖率以及正切函數表等,這些卓越的數學成就遙遙領先于世界其他國家幾千年,陳景潤、華羅庚、陳建功等數學家的研究成就也位于世界前茅.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通過介紹這些數學史合理滲透德育,以促進學生品德修養與文化素養的全面發展.
比如: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地引入數學歷史小故事,接著數學歷史中的數學家們的優秀品質以及積極的科學探究態度去影響和感化學生,使學生能夠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以及積極的科學探究精神.如:劍橋大學生教授盧卡斯,雖然不能寫字,看書只可以依靠機器翻動書頁,看書的時候非常費力,需要消耗非常長的時間以及非常大的精力,他的科學成就大部分都是在輪椅上完成的,即便如此他依舊憑借精神的毅力,以及對科學探究的極大熱情為數學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通過滲透數學史,讓學生了解世界上那么多偉大的科學家、數學家,他們都是憑借對數學的熱情以及驚人的意志力,才能夠取得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作為新一代的中學生也應該樹立這樣的科學探究精神以及積極的學習態度,這樣才能夠逐漸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從形式到內涵,數學的方方面面都體現著獨特的美.學習數學、研究數學能夠幫助人們獲得更加豐富的美感享受,也可以逐漸提升人們的審美素養.數學的美是嚴謹的、深邃的、理性的.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數學的美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并促進中學生審美素養的提升.初中數學中能夠體現數學美的知識內容有很多,比如數學概念的簡單性、統一性,結構系統的協調性、對稱性,數學命題和數學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等等.
比如:“等腰三角形”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合理滲透德育教育,利用數學的對稱美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體悟,教師可以利用投影設備將等腰三角形投射到大屏幕上,再通過操作電腦畫出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翻轉等腰三角形左邊,學生會發現等腰三角形的左右兩邊是可以完全重合的.通過這樣直觀的展現,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對稱美.在這個基礎上,教師結合生活中的有關數學美的案例,如:中國的故宮、金華通濟橋、金虹橋、雙龍大橋、河磐橋等等.個個都呈軸對稱.中國的古代建筑就更明顯了,古代宮殿,基本上都呈軸對稱.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古代人民以及數學家對數學美學的追求,也體現了數學美學的應用價值.通過這樣的設計以及教學,使學生思想心靈得到熏陶,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和作用,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普遍存在于數學之中,在數學產生與發展的過程中,很多重要的數學理論、數學思想都是對立的、辯證的.在初中數學課本中也包括大量這些方面的知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內容滲透德育,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初步奠定學生的哲學觀念,使中學生懂得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客觀分析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
比如:“有理數”相關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正數與負數”這方面知識,結合生活實踐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哲學觀念.讓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中的辯證關系普遍存在于生活之中,使學生可以養成客觀的為人處世與學習態度.具體如下:
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一組圖片,冰天雪地的哈爾濱(溫度-20℃),氣溫溫暖的廣州(溫度20℃),初冬的上海(溫度0℃)等,大家觀看多媒體課件,說說圖片上所標識的-20℃、20℃、0℃等幾個量分別表示什么?
學生:這些都是表示各個城市的天氣溫度,-20℃就是天氣溫度零下20攝氏度,20℃則是天氣溫度是20攝氏
度;0℃就是氣溫正好是0度.
教師:(黑板上寫出幾個量-10℃、5℃、-1℃、9℃)同學們看黑板上的內容,誰可以寫出與之相反的量.
學生:-10℃——10℃;5℃——-5℃等.
教師:那么我來說一說,生活中這些量所代表的意義,結合我們今天學習的“正負數”知識,生活中會經常見到正負數的應用,但大家要知道這些量并不是簡單的數字,它們代表了一種具體的意義,也蘊藏了哲學中的辯證思想.
通過這樣的方式滲透辯證思想,逐漸促進學生科學學習觀念與思想的形成.
初中數學中的德育教育包括很多內容,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最大限度發揮數學知識的優勢,實現中學德育與智育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