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燕
(江蘇省啟東折桂中學 226200)
在如今的社會形式下,傳統一言堂式的,將學生整齊劃一的授課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的發展,也越來越背離了當代的社會文明.在提倡自由、提倡個性、提倡生命意義的當下,展開分層式教學,更會有益于學生的發展,有益于時代的進步.根據學生性格特點,知識掌握情況,和智力甚至是身體上的差異,設計出針對學生發展的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是分層教學的核心內容.化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差異,可以關注到不同學生的教學需求,讓學生能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不斷地提高自身水平,全方面綜合性的發展.
進行分層教學的前提是對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人是一個不能從單方面考慮和衡量的綜合體,學生的“好壞”可以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所以化學教師要根據學生在學校的各方面表現,如作業的完成情況、學習成績、學習速度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課下和同學的相處等進行教學.還要學會試著和學生交朋友,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和缺點,包括人格上的特別之處.這樣的話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
了解學生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定期舉辦班會,和學生談心,平心靜氣的去交流,拉進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舉行班會可以短暫地打破師生之間那種默認的“您是老師,我是學生”的固有觀念,利于學生在教師面前展現出自己更加真實的一面.又例如:教師可以進行家訪活動,讓學生引起對化學的重視,讓學生受到更多的關注感,從而激發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
在初中階段,化學分層教學在充分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后,關鍵的一步體現在利用分組的方式區分不同層次的學生上.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的標準可以有很多種,比如:智力水平、學習成績、課堂活躍度、學生內向還是外向等性格特點,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生理特征,其中包括,身高、體重、性別等等,甚至是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都可以作為教師進行化學分層教學過程中分組的依據和劃分標準.建立化學學習小組是以促進學生的化學成績的整體上升為目的的,也是分層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分層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教師可以在分好小組后引導小組成員相互了解和溝通,確保成員之間彼此尊重和信任,在小組學習的過程當中團結一心,增強小組成員的學習熱情.然后可以針對在學習和授課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確保小組合作內的團結統一.
例如:首先小組合作就是要對學生做出合理的安排,明確每個學生的學習任務.在化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針對班級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分組,分組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所以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分組的重要性.當然,在通常情況下教師一般都是根據日常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情況按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分組,這樣可以讓學習優秀的學生帶動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由于化學學科的特殊性,教師也可以先與學生積極地進行溝通,初步了解學生內心關于分小組的想法,綜合學生的主觀意愿和客觀的實際情況,比如說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水平來進行相應的小組安排.在分好小組以后,小組組長可以有學生內部舉薦產生也可以采取輪流制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有組織學生活動的機會,以此來提高小組學習質量和效率,保證學生共同參與到語文學習當中,提高化學學習的積極性.
對學生進行分組是進行化學分層教學的展開形式,在依據特定的標準分組完成后,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好教學計劃,制定好合理的教學方案才是化學分層教學的關鍵.化學學習能力強的成績優秀生應該適當減少對化學基礎知識的記憶時間,選擇對一些重點和難點進行攻堅,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化學學習水平.成績比較差學習能力薄弱的一些同學要互相鼓勵,相互幫襯,多抽出時間鞏固化學基礎知識,努力爭取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期待在長時間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慢慢進步,最終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獲得豐碩的學習成果.對于教師來說,首先就是要端正學習態度,公平對待認真學習的學生,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出適合學生發展學習進步的教學計劃,對“優等生”和“差等生”一視同仁,給學生時間和機會,給學生學習的信心,幫助學生學好化學.
例如:在學習雙氧水這一化學物質的時候,教師的授課內容必須是相同的,但是一定要給學生留出自由發揮的空間.優等生不僅僅要完成課堂上基本的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的理解,還要課下自己查閱資料,了解它的不同形態,和它相似的物質和關聯的化學方程式,以及相關的用途等等來進行知識上的拓展.而對于中等生來所,他們可以僅學習大綱內的教學內容,理解課堂范圍內的化學知識就好.針對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教師并不是要降低對他們的教學要求,而是針對實際情況做出更易于學生發展進步的教學計劃,給學生提升學習成績的機會.這就需要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可以在周末對這些同學進行單獨輔導,安排更多的課后練習題,多進行課下的溝通交流等,讓學生在更具有人文性的化學課堂模式中增加學習熱情取得學習進步.
化學的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改進結合時代文明.教學的過程要關注到學生的差異性,推廣差別對待的分層教學,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變通教學手段,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計劃,讓教學更加具有人文精神,更加體現教學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