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琳
(山東中醫藥大學)
高校代表的是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是為我國培養高科技人才的重要場所,是民族振興的希望所在。但是,科研需要經費,人才培養需要資金,高校的日常運作離不開貨幣資金,可以說,高校的財務部門是高校運營和發展的命脈,財務風險問題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高校就不可能進入到正常的運營軌道。大量的資金注入到高校中,必然會伴隨一系列財務風險問題,如果高校沒有完善的財務內控體系,就有可能出現貪污腐敗等問題,嚴重影響高校的發展。因此,在高校當中,有效的財務內控與風險防范之間關系緊密,共同為高校的發展保駕護航。
在我國的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當中,財務內控意義重大,它是提升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徑,是確保財務管理不出現重大問題的關鍵。風險防范制度則是為了將高校內的財務風險降到最低,為高校的財務工作正常進行提供保障。二者同時為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服務,因此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首先,在高校內,學校財務決策很多時候是以財務部門提供的數據為依據,如果財務部門缺乏風險防范意識,就會導致財務數據出現問題,直接影響學校的決策,讓學校的利益受到損害。因此完善的財務內控機制可以說是財務風險防范的屏障,直接將很多財務風險問題控制在萌芽狀態,可以說財務內控是風險防范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改變,高校與社會上的業務往來不斷增加,這就增加了高校財務系統出現風險問題的概率,為了有效的規避各類財務風險,各大高校采取了很多措施,財務內控系統應運而生,成為防范高校財務風險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由此可見,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將財務內控和風險防范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夠降低風險防范的成本,還能指明財務內控的工作方向,可謂一舉二得。
目前,我國高校在建設財務內控制度的過程中,依然有很多問題存在:首先是很多管理者和財務工作人員缺少財務內控及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很多高校管理者會將學校的工作重點放在提升教學質量、開發科研項目、擴大招生范圍等方面,這固然沒有錯,如果將財務管理工作放在一邊,很少過問,這就給財務管理部門造成一種錯覺,認為財務管理工作不受領導重視,無需建設財務內控機制,更無需防范金融風險,只要做好日常的財務工作即可。這種認知上的誤區往往會留下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其次,財務內控體系不夠健全,很多制度只停留在表面,并沒有深入落實。目前有很多高校的內控體系僅限于財會部門內部,尚未形成覆蓋于全校各個部門,因此在執行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財務部門做好的財務預算,在執行的過程中因為缺乏跟蹤和監控,導致實際情況與預算相差甚遠,造成了不必要的財務風險問題。再次,很多高校的財務部門并沒有意識到財務監督工作的重要性,尚未對每筆資金的運作作出全程的跟蹤管理,這就有可能存在高校經費審批的隨意性,審批部門有機會按照自己的喜好審批每一筆經費,而不是按照原則公平、公正的對待資金的使用問題,這對于高校的長遠發展而言十分不利。最后,高校財務內控管理系統的信息化進程仍需不斷完善。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高校的財會系統也進入了數據化管理時代,但是,計算機系統的軟硬件系統都需要及時更新才能滿足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要求,在這方面,一些高校顯然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財會部門所使用的信息系統只能滿足日常辦公的需要,很多軟件系統并沒有及時更新換代。
為了滿足社會上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都在不斷擴大規模,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力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因此,高校的經濟業務開始出現多元化發展的勢頭,高校內的資金渠道越來越廣,資金規模不斷加大,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形成完善的內控機制,就有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財務風險問題,讓高校的財務系統陷入危機當中,影響到高校正常的運作,由此可見,財務內控和風險防范對于高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實施財務內控及風險防范能夠起到預警作用,將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問題消滅在萌芽的狀態。在高校當中,很多財務風險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經過日積月累才逐漸形成的,如果能夠養成良好的財務管理習慣,很多財務風險問題就不會發生。比如貪污腐敗問題,如果高校內設有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所有財務業務都嚴格按照規范流程要求進行,科學設置崗位,做到相互監督和控制,就不會給腐敗人員留有可乘之機,那么財務風險問題就不會發生。其次,財務內控和風險防范體系的建設是高校財務規章制度健全的表現,也標志著高校的管理水平和綜合治理能力的提升。對高校而言,不僅要有優秀的科研團隊和知名的學科,還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為保障,財務內控制定的完善恰好是制度完善的一種表現。最后,財務內控系統的不斷完善,能有效的監督管理各個部門的財務工作,提升財務綜合管理水平,促進高校內高質量財務隊伍的建設,防范財務風險的發生,使象牙塔更加純凈。
為確保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高校可以從培養財務工作人員的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入手,組建高素質的財務工作隊伍。一方面,財務部門的領導要根據部門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每個人的工作內容,要求每個人按照工作崗位要求完成本職工作內容,對于責任的劃分要明確具體,不能有分工不明的地方,給工作人員留有推卸責任的機會。另一方面,要經常組織一些專業技能培訓工作,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讓他們了解到財務風險的種類和危害,產生自主防范財務風險問題的意識。同時,還要對工作人員開展必要的素質教育,讓財務工作人員不僅具有專業的職業技能,還有崇高的職業操守,只有財務工作人員具有財務風險防范意識,才能在工作中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在高校的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當中,財務部門的責任重大,因為財務部門承擔著學校的財務工作和責任,因此,財務部門有必要結合高校內的實際情況,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內控制度和財務風險防范體系,并且在學校的監督和管理之下按照要求完成本職工作。在建立財務內控體系的過程中,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為基準,管理制度的內容要細化,根據崗位的工作性質,將不同的責任落實到具體崗位,并且制定考核制度,采取獎懲措施,對作出突出貢獻或者給學校造成損失的不同情況,要進行相應的獎勵或處罰,這樣才能起到激勵和警示的作用,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有效的監督管理能降低高校內發生財務風險的機會,尤其是廉政風險問題,有效的監管能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凈化校園風氣的目的。首先,高校必須認真遵守并嚴格執行財務內控制度,確保財務內控制度能按照要求順利實施,這樣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落實相應制度的過程中,必須秉承著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不能設有特殊群體,實施財務公開的制度,積極配合并虛心接受來自群眾的質疑和監督,這樣才能達到內控的目的,降低財務風險。其次,高校可以建立更加全面的監督體系,以內部審計、監察為主體,經常采取內部調查管理,實施嚴格的財務內控制度。同時還要配合外部相關部門的審查工作,充分運用審計的結果,做到整改和加強內控的有機結合,同時歡迎社會的有效監督,堅決杜絕各種校園貪腐現象的出現,堅決避免學校出現財務風險的問題。
科技代表著最先進的生產力,高校身處信息技術不斷創新的時代,財務內控及風險防范技術就有必要不斷創新發展,比如建立數字化的財務管理和服務平臺,方便全校師生的使用和監督,利用財務系統加強會計核算和管理,更好的與稅務、銀行、業務往來等部門的溝通和聯系,獲得更多的經濟、金融、和財務信息,及時獲取相關信息,掌握相關市場的動向,這也是有效規避財務風險的手段之一。
總之,高校內的財務內控體系需要不斷的得到完善,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效率,財務內控的作用越明顯,發生財務風險問題的機會就越低。就目前情況而言,促進建設高校內的財務內控體系和風險防范體系,需要不斷完善校內的財務內控系統、加強財務系統的風險防控能力、樹立風險防范意識、有效監督管控各部門的財務工作流程、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從財務內控管理的各個方面提升財務部門的管理水平,為高校的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