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達麗
(龍巖市交通規劃所)
在我國事業單位的發展進程當中,對于項目資金的規劃、使用以及管理都較為嚴格。對于交通事業單位而言,其財政資金主要用于公路的建設、管理以及養護等。在當前事業單位的改革進程中,國家明確的提出對于項目資金管理工作的優化,提升交通事業單位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強化事業單位內部預算績效管理以及考核。當前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以及項目開展過程中,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推進方面依舊存在許多不足,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推進,對于事業單位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預算績效管理作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以事業單位戰略發展目標為導向,更好的實現資源的合理規劃分配。交通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嚴格遵守國家政策法規的引導,符合當前社會發展需求,提升預算管理實施的科學性以及有效性。目前,交通事業單位財政預算資金主要用于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及公交車運營補助等,涉及資金量大,且大都為重點民生項目,開展績效工作對預算管理工作尤為重要,將預算績效評價結果充分利用反饋至下一階段的預算管理工作當中,及時發現預算管理工作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同時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有序推進還有利于單位內部廉政建設工作的開展,通過預算績效考評結果實現對財政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管理,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改進和提高工作的措施,從而有效的保障交通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安全[1]。
當前,部分事業單位內部缺乏完善的立項程序以及決策機制,在進行立項申報之前未對當前市場經濟環境進行深入的調研,使得事業單位在進行立項時較為隨意,內部審批機制以及監督管理流程形同虛設。部分事業單位內部并未樹立正確的預算績效管理理念,對于預算績效管理與事業單位發展經營的重要性認知不足,事業單位領導層并未做好表率,引導內部職工提升對于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推進的重視程度。預算控制機制較為松弛,財政資金利用率不足。同時,信息化時代的不斷發展,改變了事業單位內部預算管理工作模式,但是當前大部分事業單位內部職工老齡化問題較大,對于信息化手段的利用能力不足,缺乏專業的預算績效管理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事業單位內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有序推進。
績效指標是衡量、檢測和評價財政支出的經濟性、效益性和有效性,揭示財政支出存在問題的量化手段,把“不可衡量的事”變為可衡量的指標。績效評價指標作為衡量績效目標實現程度的考核工具,兩者緊密相關[2]。但是當前部分事業單位內部預算績效指標設置不夠合理,存在定性指標多定量指標少、偏重局部利益、覆蓋面不夠廣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績效評價指標設定的難度,如:農村公路養護項目績效指標之一為保持公路暢通,但設置績效評價指標時對暢通的標準難以衡量,績效評價形同虛設。
當前部分事業單位由于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認知不夠正確,未設置獨立的預算管理機構,僅將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部門作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主導部門,在崗位劃分上也不夠合理,容易出現一人身兼多職的狀況,不僅沒有嚴格使用不相容崗位互相分離的原則,同時也無法有效保障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權威性以及嚴肅性。與此同時,部分事業單位內部財務部門工作人員對于事業單位內部業務工作進程知之甚少,無法有效實現兩部門融合,更好的通過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以達到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最終目的。此外,交通事業單位在對項目經費進行預算以及規劃工作時,并未對預算經費進一步的細化,無法突出項目開展過程中的工作重點,也不利于項目后續推進[3]。
部分事業單位內部未將績效評價結果進行合理的利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與事業單位員工的切實利益缺乏應有的聯動性,將評價結果與預算管理工作開展的聯系程度不足,因此預算績效考評結果對于職工工作質量的激勵作用不夠明顯。同時,事業單位內部未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來進行制約,使得績效評價結果不僅沒有被充分的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之中,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也流于表面,并未發揮實際的價值。
交通事業單位在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機制時,首先應當從思想上轉變意識,樹立正確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意識,事業單位領導層做好榜樣作用,更好的引導職工提升對于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2]。定期開展相關知識教育培訓講座,組織相關人員參與學習,或通過下發文件以及加大宣傳力度的方式,幫助職工更好的認識到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對于交通事業單位經營發展的重要性。完善事業單位內部人才培養機制,幫助職工進一步提升工作能力,更好的適應信息化時代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要求。大力引進高素質人才,鼓勵員工之間多進行經驗的交流與溝通,引入優秀的預算績效管理案例,通過對比幫助職工及時發展自身不足,進行不斷的優化改進,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落實奠定良好的基礎。
交通事業單位在進行預算績效目標設置時,盡量指向明確、合理可行,需從多角度全面系統的分析,更好的解決預算績效管理目標設置不夠合理的狀況。多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對農村公路養護情況、城市客運、出租汽車、汽車租賃、地方民用機場規劃和建設工作等開展問卷調查,提高公眾參與度。結合績效目標,盡可能多設置定量指標,設置評價指標時,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權重,同時擴大指標覆蓋范圍,確保項目預算執行全覆蓋。同時提升績效指標之間聯系性,對單一指標進行充分分析的基礎之上,將不同的指標進行合理且充分的結合,利用完善的信息化系統圖,篩選信息數據,擴大預算績效監控覆蓋度,形成科學合理的預算績效指標體系,為后續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交通事業單位維持健康穩定的發展。
交通事業單位應完善本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機制,設置完善的預算績效編制工作流程,業務科室在編制部門預算時便設置好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實現整體支出績效目標、項目績效目標管理全覆蓋,同時從產出、成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可持續影響等方面設置合理、細化量化、可比可測的績效指標。季度報送績效監控實況,對事業單位項目的實施進度全方位監控,年度編報績效自評表,如實反映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實施過程、績效目標實現結果,對績效目標未達成或目標制定明顯不合理的,要做出說明并提出改進措施。通過科學合理的崗位設置,確保預算編制工作不受外界因素干擾,進一步保障其可行性以及權威性。強化事業單位各部門對于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配合度,落實業財融合模式,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促進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有機融合。及時掌握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推進情況,摒棄傳統模式中不符合事業單位經營發展的理念思維,把預算績效管理理念和要求融入各項業務管理制度中,貫穿預算資金管理全過程[4]。
事業單位深化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監督,完善事業單位內部預算績效管理結果的評價分析,如實向事業單位反映情況。合理利用績效評價結果,不斷完善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機制,實現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時完善內部獎懲機制以及追責制度,要按照“誰支出、誰負責”的原則對于預算績效工作推進不力或績效評價不合格部門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整改和處罰。把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下一階段的預算編制依據,實現事業單位內部資源的優化,及時整改完善現階段事業單位經營管理機制,強化內部廉政建設,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交通事業單位在實際的項目開展過程中涉及資金量較大,并且大多都是關乎民生重點項目。因此,為了有效保障事業單位財政資產的安全完整,實現資金使用效率的提升,更好的服務于人民群眾,務必要提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推進的重視程度,優化事業單位資源配置,實現資源利用率最大化,完善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優化工作模式,合理應用評價結果,完善獎懲機制,切實保障事業單位財政資產安全,提升職工工作積極性,促進事業單位管理水平提升,充分發揮其職能,更好的服務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