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雅琪
(西北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庚子年新冠疫情明顯地沖擊中國經濟生活,尤其是對我國中小企業產生了重大損害。部分行業出現短期斷崖式下滑,最為突出的是客運,餐飲、旅游、家政服務、門店式金融,外貿型企業等服務業。有專家預測與2019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速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的增速會有明顯下滑,全年目標可能會往下調5.5%[1]。有些行業受到的沖擊較小,還有一些行業此時更應該盡可能發揮全部產能,如醫療資源的生產行業等。
從總的發展趨勢來看,疫情影響是階段性的,戰勝疫情是必然的、可期的。關鍵在于中小企業盡可能減少克服疫情過程中的代價,盡可能使企業相對順利地得到恢復和發展。不斷密切跟蹤疫情控制過程,總結疫情控制的經驗教訓,企業應做好一定準備,根據企業自身生產經營特點,提早做好應對行政管理預案。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十六字方針中的科學防治,既包括科學防控,還包括科學救治[2]。它彰顯了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密切聯系群眾,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抗擊疫情群策群力、群治群防,抓重點,抓全面與抓保障相結合。面對疫情突發嚴重事態,中小企業行政管理部門需要分利用好制度優勢和政府各項政策,激發企業與市場潛力和對企業的協調效能。企業行政管理人員應及時克服困難,嚴格盤點跟蹤確認企業員工動向,報告健康狀況和決策推遲復工日期相結合,利用手機軌跡、電子綠碼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對企業員工在家休假,員工駐廠信息,健康信息和政府各級機構和社區管理共享相結合。對有企業異常情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在各級政府、企業主管部門、社會團體協會的協調下,企業的黨支部發揮黨員先進性、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堅持企業預警預測和分析,完善健全應急管理工作,依法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形成企業行政管理應急協調能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已耳熟能詳。全國上下切實落實中央指示的“依法、科學、有序防控”原則,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眼見中國抗疫取得成效,大多省份從把重大事件響應級別調低,全國企業陸續推進復工復產,而此時國外疫情暴發卻正當峰值,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我國防范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
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疫情和經濟形勢,企業單位和個人都要堅持做好較長時間應對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理性防控。應服從政府與社區統一指揮管理,結合企業實際,形成企業防控工作手冊。在繼續做好科學防控的同時,有序推動恢復正常生產。推進企業全面復產復工的措施可以采取分批有序復工復產,鼓勵居家辦公,“隔離不隔情,隔離不隔愛”。安排專人或團隊管理隔離觀察人員,解決企業員工生活后顧之憂。在解決企業內防控物資如口罩消毒水及生活必需品的物質保障方面后,員工的心理引導,信心恢復的心理需求也需要關注。
面對重大公共衛生危機事件的應急管理是項系統工程,企業除了遵循政府指導平時的體溫監測、預警與報告體系之外,災害響應對策支持系統也亟須建立。包括企業員工生命安全防護、疫情波及人員生活救助等內容都是企業行政管理工作需要努力的重要方向[3]。
企業行政管理工作包括行政事務、辦公事務管理等,涵蓋人力資源管理、文化活動、后勤服務、安全保障管理等內容。工作的最終目標是使部門間形成密切配合關系,使公司成為一個高速并且穩定運轉的整體。用合理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公司目標發展任務。面對這次新冠疫情戰役,作為企業行政管理人員需要提前遵循防控原則,做好應對措施,加快推進企業常態經濟恢復。
成立防控小組:召開安全生產領導班子會議,成立疫情防控小組,制定一套復工復產方案和應急處置方案。每天溝通疫情防控信息、異常匯報以及對策等。做到統一思想、統一領導、指揮、執行。對于員工健康,員工回流管控,消毒清潔管理,疫情宣導教育,防護用品籌備,現場巡查監控,現場安全,體溫檢測隔離等工作,在把握了解政府政策制度的基礎上運行。同時防控制度還包括執行巡查及監督,保障高效在線辦公,生產營運如客戶產品供應保障,對外信息把握和國際信息收集等。
防疫、防控管理:在詳細可執行的疫情管理制度下,明確管理分工,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影響。在保證全體員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前提下,盡最大努力保障客戶的產品供應、業務開展,同時確保企業的正常運營。遵循做最壞打算、最充分方案、最長期奮戰的方針。疫情期間做好防控管理、業務開展、線上辦公和客戶信心建立。做好疫情防疫、防控管理制度或相關規定辦法、指南、流程、表單、表據等。對復工前準備做出明確規定,包括各疫情防控小組,消毒組,防護物資籌備組,在線辦公保障組,業務正產運營等部門權責分工,正式復工操作流程,監督機制,福利等。
辦公效率保證:制定在線辦公管理制度,加強溝通頻率,保持信息通暢統一。建立日會、日報體制。培訓在線辦公指南,以目標為導向,做好過程管理。
完善制度:完善全面的指南、專項事項跟蹤,確保管理制度能高效、安全執行。在規定辦法、指南流程、表單記錄上面:比如口罩使用管理規定,員工的體溫健康檢測實時動態表,分批返崗員工任務安排表及后勤明細跟蹤等,都是很容易被忽視卻又十分重要的環節。
共同戰斗:利用視頻或小范圍分批召開一次員工大會和安全生產培訓。企業要一直堅信自己的團隊能培養一支能持續打勝仗的隊伍,一定有價值觀的堅守。即使在疫情等困難來臨時,管理團隊也能臨危不亂、快速應對。
理解政策:2020年2月6日,廣東省發布《關于應對新冠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20條》,突出主動服務,精準支持,聚焦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現實困難,關鍵環節,從保障用工,減輕負擔,優化服務等方面[4]。疫情期間,企業行政人員應充分把握最新暖企政策,在穩崗補貼,社保優惠,減稅降負等,為企業提供可持續發展帶來動力。
特殊疫情期,行政管理者作為員工的聯系者,成為守護社會安定、促進家庭和諧、保障員工健康的重要力量之一。既是學習研究者,又是領導協調者。企業行政工作事無巨細,既要向全體員工轉發疫情情況和防疫相關知識,宣傳動員響應國家和政府的號召,又要識大體、顧大局,從容面對不慌亂、步調一致不添亂。鼓勵員工不出門、不串門、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講衛生,守望相助、無私援助。目前境外疫情持續,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政府在加大復工復產政策落實力度,加強對中小微企業扶持,有序推動復工復市,促進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形成供需良性互動。而作為企業行政人員要增強緊迫感,相關工作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優化完善疫情防控舉措,千方百計創造有利于復工復產的條件,面面俱到,保障先行。把疫情對業務的影響盡可能降低。
從全國數不勝數的白衣天使和志愿者的無畏付出,到企業眾志成城的員工,面對困難的默契,相互鼓勵,企業行政管理者義不容辭,以有效的疫情防控迎接對企業行政管理能力的挑戰。從這場疫情看出,當國家機器啟動后,運行速度、整體統籌、協調能力都是非常值得驕傲的。領導者的魄力,能夠當機立斷,關鍵時刻有能挑大梁的人才儲備,全體員工能夠同心同德,同心協力一起努力渡過暫時的難關的心態,基層行政管理人員細致全方位的工作。這是中國政府出色的管理能力,同樣也是值得中小企業行政管理借鑒和學習的地方。
通過前階段的疫情防控經驗,我們應吸取教訓,補足短板,以對疫情有效防控來全面提升管理能力,以期能夠應對未來可能面臨的各種意想不到的風險和挑戰。當前,企業上下防控和生產都不誤,群策群力,以更清晰的社會責任,更堅定的管理信念,更投入的工作狀態,踐行企業管理工作的專業性。疫情就像是暫停鍵,讓企業和個人都停下來思考過往,從管理缺失到個人內心私利。如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讓企業上下滿意,并把這共克時艱的精神回歸到之后的工作,企業部門之間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會更強,企業行政管理的執行力一定會大大提高。疫情防控曙光在前,相信企業的生產,個人的生活不遠便能全面恢復,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