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婷婷
(北京雙高志信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當前,我國對于電能的使用規模與數量不可預計,這也促使我國對于發電技術必須要作出一定的創新,而光伏發電隨著時代要求的增加應運而生,是確保電能輸送能夠更加高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國對于光伏發電項目也提出了高度的關注,并且為其帶來更大的扶持。但是,如果沒有合理運用扶持資金,將極有可能發生投資風險的問題,嚴重制約光伏發電項目的高效開展。由此可見,分析光伏發電項目中存在的投資風險,并且對造價控制工作作出改善與創新,是確保光伏發電項目、光伏企業能夠長遠、穩健發展的核心因素。
就目前而言,光伏發電項目具備無污染的優勢,同水力與火力發電相比,存在明顯的差異。當前該技術已經得到了我國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能夠有效的將建設成本降低,并且將平價上網的目的實現,能夠為光伏發電項目的大力發展帶來良好的外部環境。必須要不斷提升技術的實力,將投資成本降低,將造價控制水平提升,才能夠將這一市場機遇牢牢抓住。
在太陽能發電最初發展之時,其上網電價主要是政府相關部門將項目的造價水平作為依據,從而為其帶來一些利潤空間方面的批復。但是,由于當前太陽能發電設施不斷增大容量,從而造成其上網電價從最初的政府相關部門批復方式逐漸轉變為標桿上網電價時期。對兩種形式展開對比后發現,由于太陽能光伏發電正在不斷的擴大規模,并且光伏發電的項目造價正在不斷的降低,從而造成上網電價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在今后的日子里,依然可能面臨下調的問題。
由于受到本身發電不夠穩定的問題影響,對于光伏發電系統而言,其調頻與調峰的能力較為匱乏,從而嚴重影響到整體電力系統的負荷,帶來一些的沖擊對于電網來講,其吸納光伏發電的性能會有所降低,而且會造成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出現棄光的問題,難以收獲預期的經濟效益。除了光伏發電項目自身存在的技術因素以外,還有幾個方面會對光伏發電上網造成一定的影響:首先,是由于電網的建設較為落后,無法將光伏發電的迅猛發展得以承受;其次,是在建設電站之時,缺乏合理的規劃,對于新建的光伏發電電站而言,絕大部分在西部地區建立,但是其經濟不夠發達,且電力負荷需求不多[1]。而對于一些電力負荷有較大需求的地區來講,雖然電網建設較為完善,但是其投資卻不多;最后,在建設光伏發電之時,對于相應的標準規范較為匱乏,進而造成電網需求同電能輸出質量之間存在較大的分別,極容易發生棄光等問題。
針對于離網光伏電站來講,所采取的蓄電池必須要在每5年或7年的時間里展開更換,從而確保系統能夠在穩定、安全的環境下運行。根據以往的測算數據,離網光伏電站在每年對蓄電池展開更換之時,會造成大量資金的投入,通常投入的成本要占據運維費用的一半。可以說,對電站運營產生直接影響的便是運維成本,會造成電站面臨巨大的財務負擔問題。
如果只是依賴政府相關部門的扶持,或者僅是靠光伏企業自身,是無法實現長遠發展的。但是,現在光伏企業大多數都是依賴于上網電價的補貼方法,沒有辦法將分布式光伏發電面臨的投資風險降低,致使企業與業主之間在投資的問題方面停滯不前。為了能夠改變這一現狀,必須要促使個人同企業之間能夠達成利益共存的局面,同時向個人或是企業帶來多種融資渠道,從而將初裝投資的門檻大幅度降低。
總體來講,針對于個人而言,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將其降低成為短期成本;針對于企業而言,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確保其具備長期回報。之所以運用此方式,主要是由于個人同企業相比,對于短期投資的回報有所重視,因此需要對短期成本進行降低,例如:可以對獨棟發電的個人作出考慮,從而確保其能夠享受到零利息貸款,或者是通過將房產稅降低的方式,實現變向補貼。針對于其他住房來講,可以由物業公司同政府相關部門展開聯合投資,并且在規定時限中所收獲的投資收益由物業所屬,之后所收獲的利益由政府所屬,如此,便可以將當下屋頂糾紛等問題作出有效的解決[2]。針對于企業來講,如若企業自身具備充足的資金,可以采取自我投資的方法。
運用光伏發電,能夠實現節能、環保的目的,但是因為集中式光伏需要大面積的占地、發電時間存在限制,可以將其發展為農光互補、風光互補、屋頂發電、漁光互補等多種模式,從而促使光伏發電能夠充分在日常生活中得以運用,并且結合其他生產,達到互補優劣的目的,從而將光伏發電項目的最大化效益得以實現。
當前,新技術、新材料正在大力研發與推廣,而對于光伏發電當中的電池原材料成本問題同樣也受到了廣泛的重視。目前,晶體硅無論是在經濟方面還是性能方面,都已經成為了光伏發電最為適宜的原材料。因此,想要大幅度的將光伏發電成本降低,就需要對晶體硅生產技術展開改善,從而將其生產的使用效率大幅度的提升,促使晶體硅的生產成本收獲高效的管控。通過對以往的相關文件展開分析后發現,晶體硅能夠大幅度提高生產的能力,并且確保光伏發電的成本能夠降低大約20%[3]。另外,在光伏發電領域當中,運用單晶體硅的時間比較長,其技術相對來講也比較成熟,但是同樣在做出改變,這便促使單晶體硅身為發電的原材料,能夠不斷提高生產的質量。但是,由于單晶體硅電池存在較為復雜的生產技術,因此在制造成本方面的控制難度較大。因此,為了能夠將光伏發電的成本減少,必須要對其生產技術作出改善,從而將生產的規模擴大。
在實際展開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工作期間,必須要對全過程當中的工程進展以及成本差異作出實時的分析與監測,能夠對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作出及時發現,并且通過一系列的解決對策來將影響降低。另外,需要對工作人員展開更為科學、合理的配置。對于機械設施而言,需要展開維護與保養工作,從而將維修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在采購材料以及設施期間,如果市場中的價格發生波動,則必須要作出更為細致、認真的記錄,并且對材料、設施的采購成本及時作出調節。在對項目建設完成后的交付前夕,應該嚴謹的審核整體項目過程的造價,并且嚴格驗收工程的質量,對合同條款的履行狀況作出充分的了解,從而將交付之后可能面臨的風險作出規避。
針對于整體的光伏發電項目而言,在前期的決策工作是非常關鍵的,因此,在開展決策環節前夕,必須要細致、透徹的探查施工現場,并且由第三方專業機構將具備嚴謹性的可操作性報告進行確立,并且對整體項目的投資工作展開估算。從決策時期起便嚴格管控造價。對于光伏發電項目的設計方案來講,要在施工期間進行最為嚴格也最為直接的指導,如果沒有全面設計方案,將會導致方案存在與實際狀況不符的現象,會嚴重影響到整體項目造價控制的效果。因此,在對其展開設計期間,必須要做到精益求精,針對于項目當中涉及的數據與信息必須要全面、詳細的搜集與整合,并且將最全新的項目設計標準作為依據,從而展開更加精密的設計工作。對設計方案作出強化,將發電量大幅度提升,從而確保發電效益能夠大幅度的增加。
上述的分析來看,我國目前為了光伏發電項目的發展,投入了大量的扶持政策與建設資金,但是,制約光伏發電項目能夠高效執行的核心因素便是投資風險問題,如果沒有及時的作出管控與改善,將會對光伏發電項目自然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本文針對光伏發電投資風險的發生原因作出了細致的分析,從而提出了改善造價控制工作的一些參考意見,促使我國相關從業人員在今后開展工作期間,能夠有所參考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