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鑫軍
(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對于大型企業來講,人員構成復雜,員工數量眾多,做好人力資源管理,這是非常關鍵且復雜的一項工程。隨著市場競爭的逐漸激烈,人力資源對于企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有效的管理,能夠增強企業人員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其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發揮出更大效用。對于員工而言,工資收入是影響其工作動力的主要因素,收入高低和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存在直接關聯。而從企業角度來說,員工個人貢獻,和企業經濟效益直接相關。因此,將個人貢獻和工資收入聯系起來,構建起績效考核分配模式,基于員工的個人貢獻來分配工資收入,這樣充分體現了“多勞多得”的核心內涵,對于企業發展而言也具備積極作用,能夠從中排除人浮于事、渾水摸魚等不良情況。作為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而言,就需要對績效考核分配形成深入認識,探討其內在含義與實施策略,通過有效手段,構建起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分配體系,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帶來新的氣象。
績效考核,是企業績效管理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一般來說是考核主體依據一定的目標和標準,通過有效的方式,對員工的工作情況進行整體性評價,了解員工的工作貢獻以及自身職責履行情況,同時將評估結果反饋給員工。而績效考核分配,就是基于績效考核所構建起來的一種動態化工資分配機制。從目前實際來說,對于績效考核分配機制,在不同企業中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有的是以個人為對象實施績效考核分配,有的是以科室部門整體為對象實施績效考核。比如某大型煤電企業,績效考核分配模式,就是以科室為單位進行,對每個科室進行總體績效考核,核算科室績效工資總額。之后在科室內部,對每個人員進行績效考核,確定個人實際績效工資,就等于科室總薪資除以科室員工績效總分,再乘以個人考核得分。這樣的一種績效考核分配模式,既強調了團隊性,也體現了個人競爭,員工在提高個人考核得分的同時,要注意通過合作,提高科室總體績效。這種績效考核分配方式,在大型企業中運用較多。而對于一些小型企業來講,績效考核分配模式,往往是以個人作為對象,也就是針對不同崗位,設定基礎工資,而針對提成、獎金以及補貼,則通過績效考核的方式來實現分配,由此從工資上體現出員工的個人貢獻。
績效考核分配,這是新時期的一種全新模式,對于企業而言,績效考核分配模式,能夠對企業發展產生多方面的積極價值,這需要形成清楚認識。第一,能夠讓工資分配和員工貢獻保持一致,增加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績效考核分配,是以員工的實際表現和工作貢獻為基礎,來實施工資分配。員工的表現越好、貢獻越高,績效分配自然越多。自己的付出獲得了相應的工資回報,這樣能夠讓員工認識到自身的價值貢獻,從而產生更加積極的工作動力。第二,可以降低企業人力資源成本,推動企業經濟發展。從傳統工資分配模式來講,崗位固定工資,會導致部分員工渾水摸魚,在工作中偷懶耍滑,沒有做出貢獻,卻拿著相應的工資,這就造成了這部分成本浪費。通過績效考核分配,員工如果偷懶耍滑,那么績效工資就會很低,不會出現虛高部分,降低了成本。同時,讓努力工作的員工獲得更高收入,可以使其工作積極性得到增加,為企業做出更大貢獻。第三,減少收入分配不公。在傳統工資模式下,同崗位員工存在干多干少工資都一樣的問題,這就導致工作干得多的員工內心產生不平衡,進而滋生負面情緒。而干得少的員工,會進一步增加其怠惰懶惰情緒。通過績效考核分配,徹底改變工資分配不公平的現象,這樣能夠讓干實事的員工獲得更高工資,得到心理滿足。同時也能通過考核,淘汰那些偷懶耍滑不干實事的人員。
績效考核分配,對于企業人資管理和經濟發展,都能起到積極作用。然而從目前實際來講,不少企業績效考核管理的實施,效果并不是很好,受眾多因素的影響,導致績效考核分配未能取得預期效果。
績效考核分配,是以績效考核為基礎。而績效考核的實現,需要在具體的目標和指標下進行。尤其是考核指標,這是判斷員工績效水平高低的關鍵因素。要想績效考核取得理想效果,績效考核指標的設計,就要科學,具有針對性和差異性,能夠和企業實際與崗位實際形成對應。然而,從當前企業績效考核的實施來講,存在考核指標設計不合理的問題。在一些企業當中,設計的績效考核指標單調局限,沒有體現出崗位差異,針對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的員工,設計的績效考核指標雷同相似,這樣就會導致績效考核失去客觀性,并不能真實、客觀評價不同崗位員工的工作表現,進而引起部分員工對績效分配產生不滿。
績效考核分配是一種良好的分配模式,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很多大型企業,都是從傳統工資模式開始轉變,嘗試績效考核分配。但是,在實踐執行中,卻出現了流于表面的現象。比如在一些企業當中,工資分配過于透明化,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沖突和麻煩,科室人員的績效考核沒有嚴格按照制度考核,考核結果無法拉開差距,導致從實際角度來說和傳統的工資分配模式沒區別。另外,也有一些企業對績效考核分配的落實緩慢,制度措施無法落實,工資分配模式長期處于傳統模式當中。
雖然說所有崗位都有其作用,都是為企業做貢獻。但是從實際來說,不同崗位對于企業的價值貢獻是不同的。比如研究人員與清潔工,都在企業中認真工作,但是研究人員的價值貢獻,明顯是遠遠超過清潔工的。績效考核分配,就需要體現出價值貢獻。因為對于員工而言,每個員工都有一定的價值貢獻認知,如果工資分配達不到員工的個人價值貢獻認知,就會導致其產生不滿情緒。當前,部分企業在績效考核分配中,對于崗位價值貢獻的體現不足,比如獎金分配未能向重要崗位傾斜,一線和后勤的獎金分配相當,這自然就容易導致一線員工產生不滿。
對于企業管理而言,人力資源管理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畢竟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必須要做好選人、用人,激發員工的能動性與積極性,這樣才能使其為企業做出更大貢獻。針對目前企業績效考核分配存在的問題,要堅持問題導向,對績效考核管理體系予以優化,使其可以在企業中發揮出更大作用。
要想讓績效考核分配取得理想效果,那么就需要對考核指標進行優化。具體來說,考核指標的設計,應該貼近崗位實際,體現出差異,又不能針對不同崗位設計不同的指標體系,這樣績效考核體系變得非常復雜。因此,可以采取指標系數這一策略,確定一個基準崗位考核指標,將各項指標確定為1。然后將其他崗位和基準崗位進行對比,從工作內容、工作難度、可取代性、價值貢獻等方面綜合評價,確定不同崗位的崗位系數。那么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既可以通過崗位系數乘以基準崗位的指標,就可以得出每個崗位的具體考核指標標準。比如核心研發技術崗位,工作難度和價值貢獻,可能就是基準崗位的2倍、3倍或者更多倍,那么考核指標系數則對應翻倍。而有的崗位可能難度和貢獻只有基準崗位的70%或是80%,那么績效指標則對應縮減。
在優化考核指標的基礎上,還需要關注到績效考核的執行落實,也就是要將績效考核結果落實到位,不能讓某些人員或科室部門渾水摸魚,敷衍了事。因此,首先,在績效考核上,需要實行交叉審核和盲評,不同部門科室之間交叉審核績效,同時采取盲評機制,隱去人員信息,單純依靠工作表現和價值創造來評定績效。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平均主義的情況出現,實事求是進行績效考核評價,確定每個崗位員工的具體表現。在此基礎上,則要進一步落實工資分配,針對提成、獎金、補貼以及福利等,都要按照績效考核結果予以分配,落實到人,避免基層科室部門出現二次平均分配的情況。
在績效考核分配中,需要重點突出價值貢獻。價值貢獻的體現,要以增加重要崗位人員的收入為導向。比如在企業中,基層一線工作人員的工作較為辛苦,也直接創造了經濟價值。對于一線人員,在績效考核分配中,就可以適當提高獎金比例或是提成比例,這樣可以增加一線基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而對于核心專業人才,則可以通過股權分配等措施,將企業利益和核心人才個人利益捆綁起來,形成一個整體,讓員工的價值貢獻在工作中切實體現出來,這樣可以激發核心人才的主人翁意識,強化其創造性。
績效考核分配,是基于績效考核的一種分配模式,實現了員工收入和個人表現掛鉤。推行績效考核分配,這是符合時代發展的一種模式,也是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針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而言,實施績效考核分配,具有顯著價值。這就需要做好考核指標設計,落實績效考核分配,并且從中體現員工的價值貢獻,多措并舉,才能全面提升績效考核分配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