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 鵬 唐 瑞
(江蘇省洪澤湖水利工程管理處)
政府新會計制度要求各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當中,采用雙基礎、雙報告的方式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權責發生制進行財務會計核算,利用收付實現制進行預算會計核算,從而有效的發揮二者的功能和作用,促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保持“適度分離”“相互銜接”的狀態。要求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在期末的時候同時編制和出具財務報告和決算報告。這對于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重視分析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在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強化對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促使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各財務要素、會計要素更加的協調,促使財務管理工作開展中的報告體系更加的完整,準確的反映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財務信息、預算執行情況及相關的信息。
政府新會計制度的實施,對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具體如下:
統一了會計核算的方法,要求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在管理的過程當中,如果沒有特殊的規定,則需要通過采用雙基礎、雙報告的方式進行會計核算。促使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會計核算工作的開展更加的規范化,有助于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提高財務管理的質量效果,更適合當前發展的需要。同時,也增加了會計核算的難度,要求其提高會計核算的水平。
增加了會計核算的要素,對會計核算工作的要素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提出了預算會計要素,如預算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結余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日常工作的開展需要強化對財務要素、預算要素的管理,促使財務要素、會計要素更加的協調,強化管理的效果。 、
細化了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資產項目,要求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重視做好固定資產等管理工作,強化資產管理的效果。
要求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準確的、充分的把握、分析會計科目設置情況,確保在業務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能夠采用統一化的方法進行處理,規避會計科目使用中的差異和分歧。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財務工作在執行政府新會計制度的時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財務工作開展的效率和效果。例如:第一,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際執行對于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財務人員、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業務處理要求。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很多的基層的會計人員自身的專業性不足,會計人員在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較低;會計人員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的不合理,無法適應新制度變化的需求,在執行和實施政府會計制度的時候有一定的難度。為確保政府新會計制度的有效執行與實施,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也在不斷的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財務人員、會計人員的整體能力和綜合素質,加大這方面培訓工作的開展,但是組織的培訓一般側重于理論方面,在實際操作、實務操作方面比較缺乏,培訓工作的針對性不強,且培訓的時候對于政府新會計制度相關的準則等,把握和分析不準確、不全面,影響和阻礙了新會計制度的有效執行和實施。第二,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在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過程中要求單位采用雙基礎、雙報告的形式,會計核算工作比較復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使會計核算的難度更大,要求水利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事業經費和水利工程建設資金在一個賬套核算,要求相關的人員不斷的提高會計核算信息的質量,從而滿足當前水利工程行業多元化的信息發展需求。
與傳統的政府會計制度相比,新政府會計制度在會計科目的設置方面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如果對這些內容把控和理解不到位、不準確,則容易導致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中的問題出現,對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造成影響。
新會計制度的實施對于會計科目的設置和使用缺乏統一的、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導致部分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在實際實施政府會計制度的過程當中,對于會計科目的設置和使用缺乏準確的理解、把控不到位。一般情況下,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在遇到不明確的會計科目的時候,會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在商討之后確定如何使用,其使用的準確性、統一性很難保證。導致在業務處理的過程當中采用的處理方法不統一,在會計科目的使用過程當中存在差異和分歧。
財務會計科目與預算會計科目的核算要求、級次、明細、核算項目不一致,當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在管理的過程當中,業務活動的開展需要同時生成預算會計分錄,則不能直接準確生成,需要經過人工調整才能準確核算,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成本,也容易因人為因素的影響導致錯誤。
政府新會計制度下,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在管理的過程中,預算會計的資金結存類科目余額、財務會計的貨幣資金類賬戶余額,二者沒有勾稽。而且會計科目余額表的內容比較簡單,只是簡單的記錄了借貸的金額,缺乏記賬憑證編號、入賬日期、摘要等相關方面的內容,造成管理的過程當中對賬困難,且不容易及時的發現賬目中存在的問題,影響了資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為確保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規范性和有效性,需要重視不斷的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水平,重視強化相關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專業知識的培養。一方面,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需要針對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和執行的相關要求,強化對會計人員的培訓。通過采用“理論+實踐”的培訓方式。在理論培訓的過程中重點培訓新會計制度的規范、準則、要求等,強化實施中的重點和難點的系統化講解。強調會計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提高會計人員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使政府會計制度在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規范化執行和有效落實。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需要重視歸納和總結會計人員在執行政府會計制度中的問題和錯誤,針對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展開培訓,找到問題更有效的解決策略,確保政府會計制度的規范化執行。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需要重視做好會計科目設置方面的管理工作,要根據政府新會計制度的相關要求、準則和規范作為會計科目設置的重要依據,促使政府會計制度的有效落實。例如: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需要結合政府新會計制度,針對資產類設立“公共基礎設施”科目,做好需公共基礎設施范圍、確認原則等相關方面的內容解讀工作;
在設置財務、預算會計科目時,要強調二者的對應關系,要確保科目余額表內容的完整性。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的規避期末對賬困難的問題,還有助于提高會計核算的工作效率,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方便財務報告和預算報告的完成。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在管理的過程當中,需要科學合理的使用財務軟件,自動查詢、統計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之間的差異,確保雙核算功能的有效發揮。
促使新舊會計科目及賬務的有效銜接,確保會計制度的執行更加的規范。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需要依據政府會計制度的相關要求、規范和準則,結合自身業務活動開展的特點和業務處理的需要,不斷的完善和優化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制度。在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中,針對有差異的經濟業務,需要進行定期記錄與分析,確保各個階段的會計工作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從而提高財務工作的整體質量。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內部經濟責任制,促使制度的有效執行和落實,全面的、準確的反映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做好相關的檢查和監督工作。
為確保政府會計制度在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有效執行,需要水利工程單位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科學合理的設置固定資產管理機構,強化各部門之間的交流和協作,促使單位的財務部門、保管部門、使用部門的管理,共同做好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完善監督體系,強化對固定資產使用等的監督和管控,確保單位內部的不相容崗位分離,強化各崗位之間的互相監督,進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內部資產管理效率和質量。定期的對單位內部的賬目和明細賬進行核對,確保賬面真實可靠。針對水利工程不同類型的固定資產,設置不同的折舊年限。強化信息化建設,提高相關的信息資料的共享利用程度,加強財務系統與資產管理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流、數據傳遞,確保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有較大影響,為確保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做好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工作,減少執行過程中的問題,需要強化單位內部的會計人員的培訓,做好會計科目設置的管理工作,完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制度等。促使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的水平不斷的提高,促政府會計制度的有效執行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