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德山
高職院校的教學督導工作以"督教、督學、督管"為主要工作內容,通過對教學全過程的督促、檢查,使影響教學質量的問題能得到及時發現、糾正和解決;教學督導針對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學風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教師的教學研究與學習之風和學生的學習之風。教師的教學研究與學習之風不足主要體現:各教學單位沒有單獨的教學研究與學習計劃,沒有活動載體,基本是靠教師的自發行為,忙于事物性工作的多,講完課完成教學任務就算大功告成,靜下心來鉆研教學與學習的少。學生的學風問題主要體現:高職學生的學習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習風氣不夠濃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差,課堂教學秩序混亂。表現為缺勤、遲到、隨意進出課堂現象嚴重,教學紀律松弛,學習效果不佳,學習成績不理想。
師資隊伍建設,青年教師培訓不足。這批隊伍都較年輕,很有工作熱情,但缺乏教學經驗。缺乏課堂教學的訓練,對課堂教學不熟悉,特別是對課堂教學所需要的口頭語言、書面語言、肢體語言不熟悉,心理上也不適應,不能很好的適應課堂教學,更不能駕馭課堂。對教學內容缺乏全面的了解。對教學內容不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都沒有完全弄清,課堂教學只能讀書,教學準備不充分,講課沒有重點,很死板。有的新老師課堂表現緊張、拘謹、不自然,不靈活,眼睛盯著書本和屏幕,不敢看學生,聲音小,好像在自言自語,課堂氣氛沉悶。有的新教師專業理論功底不扎實,特別是專業性較強、要求較高的一些課程,力不從心,有的40 分鐘時間把握不準,要么時間剩余,要么內容未講完,有的有知識卻倒不出來,講的累,學生聽的也累。師資隊伍建設,青年教師的培訓,成為高職院校的重要任務。
有些教師對教案、講稿與講義的區別與聯系搞不清楚,有的教師只有教案、沒有講稿;有的把課件、電子講稿當作教案;有的將電子講稿當作課件;更有甚者什么也沒有,上課就一本教材照本宣科。多媒體課件濫用存在問題,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在高校課堂上的日益普及和應用,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很多老師精心制作的課件形象生動,深受學生歡迎。有些教師的課件存在問題:課件內容選擇不當,設計喧賓奪主,用多媒體教學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模式,課件囊括整個教學過程。
有些學院教學改革和內涵建設步伐慢,教學基礎建設薄弱,督導評價辦法落后,質量監控體系不健全,不能以系統的教學管理模式和科學的質量監控機制為學生、教師提供優質服務。教學管理人員管理水平不夠,教學文件陳舊:如人才培養方案或教學計劃,課程標準或課程教學大綱,授課計劃,實驗計劃,實習計劃,頂崗實習計劃,教學大綱格式、體例、內容和要求各教學單位自成體系,甚至一個系部內的也各種各樣。教學的統分工作不到位。教學規章制度嚴重滯后、不足和缺失,如教學事故的認定與處理辦法、實驗動物管理辦法等。教務處、系部領導、輔導員很少下到教學一線聽課及時掌握了解調研教學情況。課堂教學秩序混亂。曠課、缺勤、遲到、隨意進出課堂現象嚴重,計劃管理方面差距較大,特別是實踐教學方面的管理計劃性不夠,教育見習、實驗、實習、實訓、模擬等環節沒有安排進入校歷,安排隨意性較大,缺乏計劃性,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較差。
開展教師教學研討活動,對教學計劃,教學課件,教學效果進行評比,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采取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軟硬兼施"的方針。軟的是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硬起來:動員各系黨總支、支部、學工部(處)、團委等學生工作系統以整頓教學秩序、嚴明教學紀律為重點開展整頓學風活動,一是明確各系部學生工作責任第一人;二是明確輔導員、班主任下班級跟班整頓;三是整頓班級干部。雖然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萬能的,但要做到到位不缺位不失位;硬的是教學管理系統執行鐵的教學紀律,治亂用"重典",從源頭抓起,變"嚴進寬出"為"嚴進嚴出",扎緊出口。
對青年教師實行導師制,制定相關的獎罰政策,充分發揮副教授以上教師的傳、幫、帶的作用,變"自然成長"為"定向成長"。學院要加大師資隊伍建設的力度,各學院通過建立教師團隊優化合作機制,建成老中青結合的教師隊伍,通過打造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優秀教學團隊,師資隊伍結構得到優化,從課堂聽課、學生座談會反映、學院匯報情況看,專職老師承擔的教學任務異常繁重,工作壓力非常大,教學效果都比較好。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改革與研究,豐富了教學經驗,提高了教學效果。對新教師的督導,是學院督導工作的重點。重視他們的職業生涯發展,著眼于他們的盡快成長,以謙虛、平和的態度和他們平等交流,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供幫助服務,盡量做到嚴督善導。
多媒體集文字、圖像、視頻、動畫、音頻于一體,具備很大的綜合功能,克服了傳統教學抽象枯燥、理解困難的弊端,遠比黑板加粉筆更能吸引學生,方式生動形象,使學生學得快、學得懂、學得透。但經過一段實踐之后,在某些公辦高校已不倡導全用課件教學,要因課程而定,因課程不同章節而定,要求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的教師,不僅要寫講稿,而且上課要帶講稿,做到黑板顯示與屏幕顯示優勢互補,既鼓勵教師自己制作高質量、高水平的課件,又強調教師重視板書的作用,以便讓學生關注重點,牢記重要內容,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
高職院校要形成較為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對各教學環節的監控措施不斷加以完善,對各種教學工作行使督查、調研、評價、指導、咨詢職能,定期組織校、院兩級督導進行交流總結活動,編發督導簡報和消息,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典型引路,大練內功,選擇各種典型定期舉辦"示范課"、"公開課"活動,開展"優秀教案講稿展"等活動,學習校內外先進教學經驗和做法,加快學院教學改革和內涵建設步伐,加強教學基礎建設,盡快修、制訂教學文件和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為依法治校、治學提供依據,加強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加強各級教學管理,突出督導和評價的激勵性、促進性和發展性。建立健全學院教學督導兩級網絡,采取聽課、師生座談、學生評教打分、課堂滿意率問卷及到課率檢查、開學準備工作與期中檢查、抽查試卷、了解教師指導畢業設計(論文)與批閱情況,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等方式,進行教學質量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