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馨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互聯網技術,智能技術的發展,智能+大健康已經成為新時代發展的新趨勢。人民的健康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國家建設人民幸福的社會主義強國所關注的重要問題。如何讓人民健康幸福,重點就在一個“防”字上面。我國從20世紀初開始關注健康管理,尚處于初期階段。為進一步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國家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相關文件中,針對關鍵核心的問題:疾病預防和監控促進,提出了開展15個重大專項行動,將原有的以治病為中心調整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努力讓人民群眾可以少生病、不生病。疫情的發生讓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發生了巨大改變,疫情過后,人們對健康的認知意識大幅度提升,重新定義更智能、健康的生活,建立更加完善的重大疫情預警機制成為重心。當下推行智能健康管理服務,可以有效的從源頭,從預防入手,滿足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需要,也為我國整個健康服務行業發展帶來新思考。
作為老工業城市的株洲,其居民健康問題也成了亟待解決的重點。早在2017年株洲市中心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就根據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一年69902人的體檢數據分析得到,血脂異常、脂肪肝、高血壓排名前三。其中血脂異常作為株洲市民的頭號異常指標,常位居檢出疾病的第一位,脂肪肝人數為12159人,高血壓為有8076人。醫學研究證明,主要影響健康的因素有生活方式、生活行為、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其占比分別為60%、60%、15%和17%。為了進一步加大對健康管理的關注和投入,株洲市政府早在2017年就聯合株洲市委下發了《株洲市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加快推進健康株洲建設實施方案》,在政策上給予支持。但面對迅速發展的高質量高服務的健康管理需求,往往力不從心。醫療資源分配的不均勻,城鄉醫療服務水平不平衡等各類問題都在推動著醫療服務走向更智能、更信息化的發展;人們對醫療保健的需求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個人健康意識變為了主動的,常態的預防保健。
社區智能健康管理簡單來說,就是在社區里,采用智能化的科技手段,實現對社區內居民的健康管理服務。這里的健康管理服務,也就是對社區所屬居民的身體狀況、疾病狀況做好數據采集分析,然后針對不同的情況給予居民維護健康,提供有效的保健指導和專業的醫療服務,并還能更加采集的數據,對一些傳染病、慢性病實現提前的預警。這一切都是的前提,首先就是以社區為基礎,靈活的運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開展大健康服務。
社區作為實施智慧城市大健康服務的主戰場、主平臺,光是提供基本的疾病醫療服務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大眾對健康的需求,大眾也更希望有針對性的,有個性特色的高級的服務。在這個需求下,社區不但要對社區居民健康狀態進行長時間監護管理,進行疾病的預分析診斷,為居民提供更深層次的健康管理服務,還能探索新的智能化的健康管理服務新模式。株洲市近年來推出的社區“家庭醫生”、社區醫療等服務,也加大了社區醫院的投入,對于居民健康問題的解決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仍然不能滿足社區居民日漸增長的心理健康、身體健康、調理養生等多方面的需求。尤其是面臨當前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如何在社區,立足于社區現有的醫療服務機構,依據本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和特點,架構社區智慧型的健康服務平臺,將健康管理服務從醫院逐步轉向家庭、轉向社區,建構以社區醫療服務機構主導、家庭自我管控為輔助的“防與治”結合的新模式,打破原有醫院為中心的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讓居民看病、治病、療養、養生等需求變得輕松簡單,是一個值得思考重要問題。
為了實現有效的社區智能健康管理服務,開啟健康領域新時代,為居民提供更為人性化的健康服務,株洲社區可以采用新的智能管理模式。
首先可以對現行社區智能健康管理服務模式進行改革,融合社區醫院,實現醫養結合的生活服務指導,有效的利用社區的醫療衛生資源,提供在線治療、養生等多種服務;結合社區線上智能健康管家AI,為居民提供線上健康干預、線上健康咨詢、營養配餐、回訪跟蹤健康情況、建立健康檔案、跟蹤健康指導、孕期咨詢、減脂計劃、心理咨詢、身體素質、健康預防知識課程、運動素質、定制化私教、腰背疼痛的治療與預防、加班倒班的健康管理、生活工作平衡策略、優化身體狀態、體檢報告解讀、住院前住院后指導等多種服務。并且有效實現社區健康信息智能采集、健康數據分析評估、健康干預計劃制定實施、動態跟蹤反饋等一系列大數據監控,為株洲構建智能城市添加有效的助力,還能進一步完善社區實體健康管理服務,構建實現+虛擬的雙重社區健康管理服務體系,搭建企業服務合作平臺,實現政府、企業、社區的多元化智能健康管理積累經驗,總結提煉,形成具有株洲地區特色的社區智能健康管理服務的方案。
然后可以進一步完善健全社區智能健康管家AI功能,通過數據采集和資源收集,讓智能健康管家AI能夠統籌各類健康服務資源,實現有效分配,將健康服務實現足不出戶,即可在社區達成全方位的服務。依托平臺不但可以實現社區居民身體數據的采集,監控、反饋、服務、回訪提醒等等一站式的服務,還能讓社區掌握本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提供貼心的增值服務,改變以為的看病難、保健難的問題,有效解決健康問題,享受醫療服務,讓生活變得“一鍵可達”。
最后,加大社區線上智能健康管理服務平臺和社區實體健康服務中心的建設力度,實現線上、線下兩手抓,虛實結合,層層把關。為社區居民提供線上、線下雙重的智能化服務,也為一對一個性化健康服務的實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健康服務需求,讓健康服務更有針對性,社區服務居民更有針對性。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入相關的合作企業,開展相關的健康服務,不但能有效的提高居民健康服務的成效,讓居民獲得更好的服務,還能減輕社區、政府的壓力,提供了就業率,也為社會提供了多個工作服務崗位,環節了就業壓力。
(1)依托株洲社區健康管理服務,采用全新的視角,對現有的社區健康管理服務進行了模式改革,使社區居民健康服務更直接、更便利、更有針對性,讓獲得的健康服務更加有針對性,更加的個性化、多元化。
(2)為健康管理服務提供了數據支持,為進一步進行社會服務改革提供了依據。也為后續整個智慧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借鑒和數據支持。
(3)如今株洲市民人口老齡化、慢性病高發、醫療負擔持續加劇,居民健康需求問題凸顯,現行的居民健康管理模式解決問題的收效不高,無法滿足居民日益增長健康服務需求,對現有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進行改革,在株洲社區推行智能健康管理服務將有利于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的建設,所以課題研究具有很強的可實施性。
面對當前人們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需要,以株洲社區實施智能化健康管理服務為例,對分析社區智能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切實解決居民健康監控管理服務等問題,創新智能服務方式,賦能社區管理數字化,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未來如何進一步打破社區與社區的壁壘,實現大區域的城市健康智能管理服務,將會是我們下一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