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文紅
(柳州市中醫醫院)
一直以來,大多數單位都依賴核算型會計,核算型會計在企事業單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隨著我國的經濟規模持續擴大,我國的國力逐漸增強,伴隨著信息化時代不斷發展,不僅給會計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而且為會計行業發展提出了許多難題。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需要財務人員參與到經濟決策中,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核算會計的工作模式已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會計行業必須要實現從核算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變。只有這樣,才能與企業經濟發展規模相匹配。自2014年以來財政部、工信部連續5年頻發重磅文件,力推管理會計,將管理會計體系建設作為要點工作來抓,集中力量加快培養管理會計隊伍建設步伐。2016年,在財政部印發的《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更是提出,財務會計轉型是未來會計改革和發展的重要舉措,這標志著企事業單位的會計轉型拉開了帷幕。
傳統的核算會計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報賬、記賬、財務審核、編制財務報表及簡單的數據對比和財務報告書寫,工作重點側重于對單位經濟業務活動結果的表述,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記錄所發生的經濟業務,為管理者提供數據信息。
核算會計這種基于事后核算和反映的工作方式隨著企業的經濟發展及管理需求已逐漸顯現出他的缺陷。第一,核算會計側重于數據的匯總、整理、計算,缺少對數據的剖析,透過數據查探經濟業務實質。第二,核算會計缺少管理的主動意識,缺乏對數據結果的規劃和控制,由于缺少對企業發展規劃的參與,對企業未來經濟運行缺少前瞻性和預期性,無法向管理者提供有效的經濟預測。第三,缺乏工作的主動性,不能深入切實了解單位的真實的經營狀況,使出具的財務報告與真實情況有出入。第四,不擅于運用現代化信息工具,安于現狀,使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第五,由于核算會計是對經濟業務事后的反映,對經濟業務全過程缺少有效監督和控制。
管理會計是會計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是服務于單位內部管理需要,通過運用相關信息,以企業現在和未來資金運動為對象,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為企業內部管理者提供經營管理決策的經濟管理活動。
隨著企業經濟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方式發生了轉變,管理會計在核算會計的基礎上發揮著更多的職能,要求也更高,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優勢得到進一步突顯:
(1)管理會計是建立在核算會計基礎之上,對會計信息進行加工和利用,在充分考慮各種可能的前提下,實現對未來經濟的預測。
(2)管理會計通過對已發生的經濟業務通過不同的方法和工具分析過去,對未來經濟活動進行計劃,通過各類綜合的會計信息落實管理目標。
(3)管理會計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一部分,通過管理的視角,運用多元化的信息手段,為企業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有效的會計信息。
(4)管理會計側重于對經濟業務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控制,對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和調整,確保經濟活動按計劃進行,并對計劃的執行進行質量反饋。
(5)管理會計的方式較靈活,可以根據管理的需要,內外環境的變化及時做出調整,在動態調整中尋求平衡點,同時,融合各學科的內容,為企業內部提供管理信息。
(1)提高風險管控能力。由于管理會計通過對經濟業務的事前監督、事中控制、事后評價全過程的管控,編制可行性預測方案,使企業可以有效的進行風險防范,保持經濟運行的穩定,促進單位自身的健康持續發展。
(2)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管理。管理會計的重點在于管理,隨著單位不斷發展的管理需要,財務人員除了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能,還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充分掌握多學科、多領域的科學知識,具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溝通協調能力。通過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加強財務相關人員的決策輔助與約束控制作用,培養戰略思維,注意發掘財務信息的內在價值,提倡并鼓勵財務相關人員參加單位具體戰略計劃的制訂,根據單位內外部的長期經營環境和經營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探索單位財務信息,全方位的把握單位可能面臨的問題與存在的明顯優勢,劣勢,機遇、困難和挑戰,為單位的戰略目標和長期計劃的制定提供完整而有力度的參考,助推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3)提高財務會計工作效率。隨著會計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信息工具為會計核算提供了便利,也要求財務人員必須學會使用更多的核算工具來提高工作效率。例如:使用財務機器人(RPA),可以高效的處理重復性的核算業務;運用大數據分析,獲取有價值的會計信息,使財務人員可以從繁雜的核算會計中脫離,集中精力從事非常規業務,發揮管理會計的職能。
(4)提高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強化財務的內部控制,完善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加強會計人員財務管理與會計監督的思想建設,建立預算管理體系,預算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的手段之一,通過對未來經營活動的預測,制定合理、科學的預測方案,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5)提升綜合業績評價。管理會計改變了核算會計從狹隘的財務效益向全方位的綜合效益進行評價,從利潤核算的重點轉變為實現企業價值增值,因此,在業績評價中,管理會計可以從企業戰略發展為看點,全面分析財務和非財務信息。
(1)轉變財務管理理念。在轉型過程中改變最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繼續培養管理會計在單位中的應用意識。其次,糾正只注重財務報告,而不是對數據進行詳細分析;只注重事后,很少關注事前的財務規劃和控制的思想觀念。正確引導單位的管理者積極地開展價值創造管理活動。
(2)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具有扎實的財務專業知識和管理意識是管理會計發揮能效的前提。新形勢下,管理會計需要復合管理人才,這些復合管理人才必須不斷深化單位業務管理的能力與其他管理能力。由此可見,單位若要推進財務轉型速度必然要重視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斷擴充財務相關人員的知識儲備量,提高財務人員對財務信息進行整合的能力;加強財務人員的溝通協調能力;及時、準確地向財務人員傳遞單位的戰略目標和新的發展計劃,拓寬財務人員的視野,使財務人員能站在企業發展角度進行財務預算和管理。
(3)加快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目前,我國大多數事業單位已經逐步建立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但現有的日常財務管理等模塊還不夠完善,為加快單位財務管理的步伐,在進一步完善信息系統的基礎上,應更多的開展利用現代化信息工具,確保所有財務人員可以動態的應用最前沿的信息核心技術,充分發揮信息的作用。信息技術在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在提高財務工作效率同時,使財務人員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會計信息分析,把管理會計發揮的作用建立起來。
(4)完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核算會計在向管理會計轉型的過程中,應建立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通過完善的監督體系,加強會計工作規范行為,可以充分發揮財務管理職能,增強財務管理水平。
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化,醫院管理模式已由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轉向全方位的績效管理,為實現醫院效率的提高和質量提升,促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政策的落地見效,使我們廣大的醫療行業財務人員面臨著更多的挑戰。核算型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成了必然趨勢。核算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只有不斷加強對核算會計管理意識的培養,完善財務管理評價體系,將財務管理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中,真正實現管理會計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