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曉云
(泰安市腫瘤防治院)
伴隨著大數據以及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智慧醫院逐漸成了醫療機構未來發展道路。目前移動支付、移動互聯網以及云計算等技術逐漸開始滲透到自主服務體系當中,逐漸開啟了多元化醫療繳費全新模式。從技術層面看,醫院要重視和銀聯支付系統、HIS收費系統以及社保系統的數據聯通、接入安全,繳費協同處理等多個方面。從財務層面看,新時期醫院收入核算以及銀收稽核所面臨著和傳統模式完全不同的態勢,要求醫院信息系統、財務核算系統以及支付系統之間互通有無,不斷創新財務管理模式,以此面對多樣化支付模式。
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背景下,我國進一步強化了醫院管理體制改革,重點加強對醫療費用支付形式的改革力度。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傳統單一化的支付形式無法滿足醫療費用支付的需求,并且對醫院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帶來了挑戰。同時,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的發展也為醫療費用支付形式的靈活性和快速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國醫療支付形式改革的發展進程中,其逐漸從單一化的支付形式轉變為多元化支付模式,比如在體檢的時候,可以依據體檢項目的差異性支付不同項目費用,或者近年來所出現的119種病種付費以及大額單病種等,都體現出了多樣化的支付形式,從而為降低患者經濟負擔,在此背景下,醫院對于醫療質量的監控逐漸成了醫院各項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主要是因為醫療機構內部的醫療質量和醫院等級存在著緊密的聯系,這就需要醫院要強化對就醫環境、醫療費用以及醫療服務信息等方面綜合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推動醫院各項工作的有序發展,從而加強對醫療保險費用支付模式的創新。
多樣化的支付模式對醫院醫療效率產生了持續性的影響,伴隨著醫院管理力度的持續提升,多樣性的支付模式所進行的改革也和醫院醫療效率之間存在著較高關聯性,只有充分提升醫療效率,才可以保證醫院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這就需要醫院不斷提升自身財務管理水平,從而在根本上提升醫院服務水平與質量。
我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重點在于改革醫療保險費用支付形式,完善醫保支付方式。當前,醫療保險費用有著眾多支付形式,主要包含了醫保預付試點、依據服務項目付費、按照患者病種付費、按照時間和床位付費、限額預算付費、總額預算付費等醫療保險支付形式。第三方治療保險支付結算中心機構能夠為患者支付部分或者是全部的醫療費用,提升醫院總收入中醫保費用的占有率。第三方醫療保險付費形式還可以起到扼制醫院費用增長的功效,增加醫院所承擔的經濟風險。醫保支付形式的轉變,顯著提升醫療機構服務水平,規范了醫院管理的水平,為患者就醫與治病提供了保障與優質化的服務。
不同支付模式對醫院的費用控制、財務管理和服務質量影響程度是不同的。總額預算付費形式可以對醫院管理工作進行規范,費用可以得到顯著控制,降低財務管理的成本,提升患者就醫的水平,防止資源浪費,提升醫院服務水平,確保醫院服務質量。此外,醫保經辦機構難以實現對新技術項目的全面推廣,使得醫院還要承擔各種不確定效益風險。定額與限額預算方式將會增大醫院統籌資金支出壓力,加大財務管理風險。雖然定額支付方式對醫院主動控制意識會產生一定的限制租用,可是其可以提升醫院醫療質量與水平,使得醫院的收費更加的合理與公正。定額預算方式是將項目收費作為基礎,在實際執行進程中容易產生預算與成本相偏離的問題,加大了醫院管理難度,同時也會對醫院收入產生影響。按照服務項目付費形式的基本前提是醫院服務項目的價格要公正而又合理,這才能夠使醫院和醫療機構最大化的滿足醫療服務的實際需求,有效平衡醫院醫療資源消耗以及服務項目收費間的聯系,方便醫院進行收支管理,同時也有助于推廣新技術服務項目,可是會造成醫療醫患關系緊張,如果醫院存在較多的服務項目,醫保經辦機構所進行的審核工作將極為繁重,并提高醫院和醫療機構管理成本。此外,醫療保險預付費用管理模式也能夠降低醫保定點醫院以及經辦機構監督管理檢驗的成本,確保醫療費用效果得到控制,加強醫療服務的自主性以及專業性,可是 同時也會對醫療機構以及醫院的服務積極性、主動性產生影響,反而不利于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
醫院財務管理人員要注重對財務管理觀念的轉變,逐漸從過去粗放型的財務管理觀念轉變為集約化、精細化的管理觀念。醫院管理層要給予財務管理工作更多的人力與物力支持,加強財務管理各項工作的監管力度。不斷完善財務監管體系,提升財務成本核算、預算管理、成本控制以及財務分析等財務管理整個流程的精細化水平。將財務預算管理作為核心,醫院所有的收支都并入到預算管理中。將成本核算作為基礎,做好醫療項目成本、科室成本、病種成本等相關核算工作。將成本控制作為根本目標,綜合考慮資源與資金等方面的內容,對財務管理當中的缺陷與不足要進行及時調整。在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各項工作中構建制約關系,通過彼此控制、監督,提升醫院的管理效率,不斷推動醫保支付形式改革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在醫保支付方式多樣化發展的背景下,各個醫院要按照醫保支付方式的管理需求與分類,加強對政府政策的引導與宣傳,保障患者合法權益,從醫療行為規范以及治療保障等方面加強對醫療保費的管理。在該過程中,醫院要推行醫保患者分級診療機制,通過規范化與合理化使用醫保基金,建設大病醫院治療,小病社區診治的診療模式,配合醫保管理就醫療數據整合與上報機制。此外,醫院管理人員還需要充分調動醫務工作者積極性,在提升醫院人員護理水平以及技術水平的前提下,通過績效考核形式嚴格控制用藥和材料的使用情況,防止產生大檢查與大處方等相關不良現象,提倡臨床路徑管理形式,實現對病種檢查項目、付費住院天數等多種費用的規范化管理,對醫院費用進行合理化控制。
此外,公立醫院發展進程中,醫保基金通常是其經濟重要來源,而只有在充分強化醫院醫保資金管控力度,構建資金管理體系的基礎上,才可以為醫院健康發展提供有效的資金保障與支持,為提升醫院資金管理效率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首先,醫院需要加強對患者和醫保欠費的掌控,防止其影響醫院當期收支結余,加強醫院壞賬損失的產生以及應用風險。其次,全面管理醫保業務預算,積極預算醫院以后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數量和來源,嚴格審核并且規范醫院預算以外的實際資金需求。
首先,引導支付流程。隨著多樣性支付模式的發展,收費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引導。引導患者出示二維碼,待患者掃描以后,輸入支付密碼,完成整個交費流程,這種便捷化、規范化的收費模式,有助于提升收費效率,降低財務風險,有效杜絕收費未到賬的問題,保證費用能夠實時到賬。
其次,強化對賬分析。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很多公立醫院除了現金付款的模式以外,收付款主要通過信息系統完成,因此,只有在事后對賬的過程中才可以發現問題。在此背景下,醫院要注重提升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降低對賬風險的產生。信息科、財務科以及第三方公司共同完成電子支付漏洞的排查,對后臺的賬目進行核查,及時上報異常情況。
最后,規范退費管理。保證所有退費均能夠按照原渠道退回,對于現金支付的退費形式主要是現金形式,微信支付的則將退款打入微信賬戶,支付寶支付的則打入支付寶賬戶,退費的過程中需要由相關管理部門主管人員的簽字確認,操作人員按照繳費憑證,對原始記錄進行嚴格審查,保證審批手續更加規范。
不同支付模式對于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會產生不同影響,為了確保支付模式的實施效果,醫院需要在支付政策的引導下,提升費用控制管理意識,強化醫院采購以及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構建質量保證機制,在醫院財務管理進程中,強化和醫保經辦機構之間的合作和交流,有助于保證醫院、患者以及醫保經辦機構三方的共同利益,使得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更加的合理,推動醫院可以持續、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