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其木格
(通遼市人民防空辦公室機關事務服務中心)
當前,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日益成熟,隨著其不斷的創新與應用,大大推動了共享經濟的發展,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為用于閑置資源的社會大眾提供了一個平臺,進行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資源整合與消化企業產能的工作。如今,共享經濟領域不斷的拓寬與諸多領域進行結合,其對于會計工作所產生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顯著,面對這一新的發展形勢,財務會計工作的改革創新迫在眉睫。
第一,對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假設的影響。在傳統的會計工作模式下,對于會計信息的獲取與傳輸受到一定的時間成本局限,容易導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發生。會計分期假設能夠定時定期的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關于企業生產經營與財務狀況的信息報告,而在共享經濟模式下,外部使用者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手段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的從網絡獲取會計信息,有效的降低雙方交易成本。致使持續經營與會計分期假設失去了其原本的經濟基礎與實際存在的意義,長此以往,會計分期假設將會逐漸淡化消失。另外,在依靠互聯網的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中,企業經營活動容易導致經濟與人力資源加速流動,虛擬的平臺在完成任務后可以隨時終止,那么持續經營便沒有了存在的理由。
第二,對權責發生制原則產生的影響。由于共享經濟發展下,會計分期假設的淡化,針對會計分期假設而產生的權責發生制會計原則也不斷受到質疑,從共享經濟下依靠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的經營模式來看,信息使用者更為關注的是現在和未來的信息,關于現金流量的信息對于企業未來的經濟活動有著較大的影響,所以共享經濟下的會計核算采用現金的收支付更為合理。但實際上,由于交易形式的多元化,許多企業經營活動的收入與支出費用之間不存在一個對應的配比關系,因此,企業的權責發生制會計原則遭到了極大的考驗。
第三,對于資產確認產生的影響。共享經濟下的資產確認是一項非常復雜并難以開展的工作,會計準則中指出,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且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資產,并對固定資產企業要進行合理的計提折舊。以共享單車為例,可以發現一輛單車的造價成本不足幾百元,但由于其并沒有配備GPS,導致車輛投放到市場之中會容易損毀以及丟失,基于這些情況下,共享單車的使用時間根本難以支撐到12個月,因此,企業沒有辦法合理判斷共享單車的損毀情況來進行計提或者折舊,這一系列障礙致使共享單車難以作為固定資產入賬。但對于同為共享單車的摩拜單車來說由于其質量好破壞難度大等一系列原因則適合以固定資產入賬,從存貨的角度看,共享單車能否被劃分為存貨也沒有一個合理的判定標準,由此不難看出,單車被劃分為什么樣的資產,只能取決于該資產的具體性質,不能憑公司來進行主觀臆斷。
共享經濟的發展普及,對于傳統的社會經濟及商業模式帶來了嚴重的沖擊,對于會計行業來說,變革與創新也顯得尤為重要。當前社會,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子公司也在日益增多,傳統會計工作無法準確及時的獲取子公司的財務信息,導致會計信息滯后。而共享經濟背景下,會計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通過互聯網就可以獲取各個子公司的財務情況,使得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逐漸得到優化,創新了財務管理思維,提升了工作效率,真正實現了智能化財務會計管理運營的目標。
傳統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職能以核算登記賬目為主,而共享經濟與會計工作的結合對于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工作職能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財務共享會計中心將繁重的記賬核算等業務不斷細化拆分,配合人工智能的處理,解放了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時間,大大提升了會計工作的工作效率,但是由于會計人員在此項工作上不能像在傳統會計工作中那樣吸取到經驗,所以對于其本身的職業發展勢必有著不利的影響。而人工智能對于從業人員工作業務的不斷取代,使大量會計從業人員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由于共享經濟的發展時間較短,相關的法律法規還存在缺陷,新經濟模式下勢必會出現新問題與新情況,會計工作針對其所需要的會計政策與法規都需要作為完善相關法律條例的依據,而對于會計理論的革新也需要相關工作者不斷進行研究分析,探索制定出科學規范的會計工作理論。此外,還應建立健全監管監督制度,完善監督機制,針對共享經濟平臺的監督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安全可靠的監督目標。在共享經濟發展中,政府作為網絡平臺的賦權者與人民群眾利益的維護者,也應當成立專門的監管部門,針對行業準入機制,對不符合條件以及信用度不高的共享經濟型企業嚴格篩選設卡。各個監督監管部門所收集到的大數據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監督監管機構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促進共享經濟的發展進程。
共享經濟的發展對于會計工作的處理準則來說,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傳統的會計處理準則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共享經濟下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的開展,新型會計處理業務甚至不能找到具體的會計處理依據,給財務會計從業人員帶來不小的工作難度。因此,優化與規范會計工作準則已經是大勢所趨不容置疑的,其在制定過程中應綜合考慮現下經濟事項中存在的問題,努力做到涵蓋面廣、細節具體的會計工作參考指南。
共享經濟背景下,企業所需要的財務會計從業人員已經不僅僅是指單一具有優秀會計工作處理能力的人才。隨著企業財務共享服務與行業共享會計師的出現,會計崗位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打破了傳統的專業技能局限,需要既具備專業能力又懂得業務的復合型管理人才,從事基礎會計工作的人員應該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將專業知識與思維決策相結合,努力提升綜合能力與戰略眼光,將個人思維轉變為企業思維,將個人工作與企業發展聯系到一起。此外,還要注重投資、稅收、成本預算等多方面的知識提升,為企業的實際發展提供可行性的戰略決策,實現會計核算工作在經濟共享模式下的轉變。
企業會計服務隨著市場環境的改革也應與時俱進做出優化轉變。首先,應加強會計服務的信息化管理,提供綜合的會計信息,不再局限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果,還要反映出企業的社會環境與商業需求等綜合情況,因此,需要構建一個可以使客戶、供應商和其合作伙伴能實現信息數據上傳與共享的平臺來推進會計服務信息化;其次,會計工作應推行共享服務,基于共享經濟理念來加強公司的內控與提升服務效率,同時創新財務管理思維,貫徹落實財務會計服務工作的轉型。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共享經濟的發展對于會計工作有著多方面的影響,企業和個人都需要不斷的創新發展才能緊跟時代潮流不被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所淘汰,其才能夠在共享經濟模式下適應并輔助企業的發展。因此,順應發展需求,積極的應對大數據時代下共享經濟發展對于會計工作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才能真正實現自身的創新與變革,絕處逢生,在新時代下找到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