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山東汶上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從全國經濟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稅收仍然是國家實現政策目標的有力杠桿,國家通過調節稅收政策,包括調節稅率、稅種、稅收優惠等內容,合理分配資源,來應對多變的經濟發展形勢,使我國經濟平穩有序地發展,快速提升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因此,針對中小企業有效的開展財政稅收工作,可以使中小企業減少發展過程中各種因素的制約,有效提升中小企業自身的綜合實力,使中小企業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對中小企業進行財政稅收制度創新, 具有資金扶持的作用。通常情況下,中小企業的規模一般都不大,且沒有嚴格的管理機制,如果想要使其自身發展能夠日益壯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為了使中小企業不再被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所困擾,中央財政在進行預算的過程中大量的增加了對于中小企業的扶持項目數量,以此來更好的對中小企業加以扶持。除此之外,各級地方政府在財政稅收政策中也制定了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融資擔保基金等方面的政策,以此來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國家以及地方政府的資金扶持,對許多中小企業自身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作用,使其能夠發展的更加壯大[1]。
財政稅收制度對中小企業的政策傾斜主要體現在政府采購活動當中,目前,國家的各種采購計劃,越來越傾向于支持中小企業。政府在制定采購計劃時,專門劃定了一部分份額提供給中小企業[2]。通過政府采購,中小企業能夠在資金上得到較大的提升,加快了企業產品向經濟價值轉變的速度,使企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競爭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政府將中小企業作為優先的采購對象,并且在質量以及服務方面優先對其進行把控指導,使中小企業的利益得到一定的提升。
中小企業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不僅需要依靠國家政府的扶持,還需要進行自主改革創新以及尋找市場發展過程中的有效資源以及合適的機遇。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想要得到來自資金方面的扶持以及稅收方面的優惠,就需要對財政稅收政策進行改革。目前,我國許多中小企業自身的經營運作十分困難,更不用說對自身結構進行整合改革了。通過財政稅收政策改革能夠對中小企業自身的發展角度進行合理的調整,能夠極大的提升它們的發展空間。中小企業也需要加強對自身的改革創新工作,并且對企業的結構加以整合,才能夠對企業的發展進行有效的改善,使企業的技術含量得到極大的提升[3]。
中小企業通過財政稅收制度的改革,能夠對自身的融資擔保體系加以完善。在開展融資的過程中,使來自中小企業的風險得以降低,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成功率進行了有效的提升[4]。我們要積極鼓勵中小企業搭建自身的信用體系,使金融機構在對其風險加以判斷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加全面的了解。其次,還需要開展登記、評估等有關中小企業信用方面的工作,加強信用度,使其能夠更好的開展融資,金融機構對其進行風險評估所獲得的風險概率,能夠得到有效的降低,以此來對該企業進行投資。另外,積極鼓勵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的建立,使其能夠得到更大更好的發展,制定相關的獎勵政策以及稅收政策以及稅收方面的獎勵政策,使擔保機構能夠積極的開展各項貸款擔保政策的新增工作,保障擔保機構充裕的擔保資金。中小企業通過這種方法,在面對需要開展融資才能解決的問題時,能夠獲得來自財政稅收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持,使企業能夠成功的對問題進行突破[5]。
目前,不論是中央還是各級地方政府,都積極的采用了各種形式的財政稅收政策,以此來對中小企業加以扶持,導致出現了混亂的管理局面,沒有形成有效的系統,對中小企業中比較突出的代表,或是取得顯著發展的企業作為各種專項資金以及基金主要扶持的對象,導致扶持無法具備系統性以及統一性。也沒有對專門用于對扶持行為加以約束的政策性條例加以建立,同時,也無法在法律上對其進行有效的保障,尤其是各級地方政府,更是采用了各種形式的財政稅收制度,以此來對中小企業加以扶持,沒有開展統一的規劃,使其在扶持力度,資金支持,稅收優惠等方面無法得到統一。資源以及優惠通過這種缺乏系統性、不規范的扶持,會出現分布不均勻的現象,導致大部分財政稅收制度的扶持分配給了自身具有一定發展優勢或者是具備了全新生產技術的中小企業,導致政策以及政府方面的扶持,無法分配到那些發展比較落后,并且迫切需要國家支持的中小企業中。
財政稅收制度通過建立專項基金以及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加以扶持的過程中,缺乏多樣化的方式。目前,市場環境以及社會環境對中小企業的發展造成了多方面的影響。例如用硬性行業標準對中小企業進行約束等,面對這些較為復雜的問題,想要使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僅僅通過這種來自資金或是稅收優惠方面的單一的扶持方式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
在制定財政稅收制度的過程中,需要對相關的扶持政策加以完善。對扶持的力度、規模等各個方面內容進行詳細的了解,并且明確的在法律條款上進行規定,對用于扶持中小企業的財政資金的用途加以規定,對稅收優惠政策的優惠區間加以設置,避免各級地方政府采取短期扶持行為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扶持,在制度上對中小企業的穩定良好的發展加以保障,使中小企業經濟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
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還是其自身。中小企業財政稅收制度在開展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將其自主創新作為扶持的重點內容,對企業用于開展自主創新過程中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予以支持;在企業開展創新改革工作的過程中,加大對其扶持和優惠的力度;使企業能夠積極的開展各種創新改革,在創業投資方面要對做好鼓勵和引導的工作;同時在資金、技術以及人才方面確保能夠滿足中小企業在開展創新發展過程中的需求,使中小企業能夠通過自身的自主創新獲得更好的發展,通過財政稅收制度的改革,能夠獲得更加顯著的效益。使中小企業能夠向著更高技術、高價值的方向發展,使中小企業即使處于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依然能夠保持自身的優勢,以此來改變經濟增長的方式以及提升經濟增長的速度[6]。
在政府財政資金投放中小企業的實施過程中,應注意各個經營領域的中小企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針對不同中小企業的不同發展問題做出調整。不能只扶持具有一定發展優勢或者是具備了全新生產技術的中小企業,對發展水平較落后的中小企業也需要提高扶持力度, 改變傳統的扶持模式, 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扶持制度,推動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
對中小企業的扶持資金必須要保證落實,在實施過程中,各地方不應以各種理由削減財政投放資金的額度,各地方政府應當積極響應財政稅收制度,積極支持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將投放資金及時足額交付,將政府財政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落到實處,承擔起政府應負的責任。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濟結構中,中小企業處于重要的地位,涉及到了各個行業領域的經濟市場,對不同的經濟市場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7],能夠有效的提升社會的經濟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保障社會的穩定發展。所以,需要構建完善的稅收制度,通過開展財政稅收制度的創新工作對中小企業進行扶持,使其發展能夠更加便捷,獲得充分的發展空間,并推動中小企業運行,推動市場結構優化發展。